1 / 52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王伟东. 基础知识填空:.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 ( 1 ) 形状:两极 ,赤道 的不规则球体。 ( 2 ) 大小: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约 千米。. 稍扁. 略鼓. 6 371. 4 万. 2 .地球仪. ( 1 )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变短. 赤道. 平行. 南、北两极点. 赤道. 相等. 东西. 南北. 正北. 正东. (2) 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本初子午线. 赤道. 东经. 西经. 南纬. 北纬. 大. 大. 小. 小. 赤道. 30°W.

aqu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王伟东

  2. 基础知识填空: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1)形状: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稍扁 略鼓 6 371 4万 2.地球仪

  3.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变短 赤道 平行 南、北两极点 赤道 相等 东西 南北 正北 正东

  4. (2)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本初子午线 赤道 东经 西经 南纬 北纬 大 大 小 小

  5. 赤道 30°W 30°N 东 南

  6.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 (2)表示形式:,,。 (3)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 小

  7. 3.图例和注记

  8.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相对高度 图中1 500 m、500 m为甲、乙两点,起点为海平面;1 000 m为甲、乙两点。 海拔 相对高度

  9.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海拔 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即等高线。图中A处表示山峰,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 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其海拔范围为~ m。请在B处或C处画出可能发育的小河的流向。 山脊 陡崖 山谷 陡坡 缓坡 500 鞍部 600

  10. (2)结合上图可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特征有:(2)结合上图可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特征有: 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 ②同一幅地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差值都是的。 ③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不中断(图幅内),也不相交(除陡崖外)。 ④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凸出处为;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凸处为。 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相等 相等 山谷 山脊 缓 陡

  11. 3.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可以直观地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势的和坡度的。 陡缓 起伏

  12. 考点点拨: 考点1: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各点间的相对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如右图,A、B同在北半球,同为东经度,A在B的西北方向。

  13.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点在A点的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14. 2.计算两地间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15. (3)若A、C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①可以先假设A、C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②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3)若A、C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①可以先假设A、C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②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3.比较“范围”大小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纬度数大致相同时如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16. 4.确定两点间“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右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 (3)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17. 对点练习 1.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5)题。 (1)图中M点在O点的________方向,N点在O点的________方向。 (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东方 C.在M点的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18. (3)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0千米  B.3 32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4)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1)正北 东北 (2)B(3)C(4)B(5)丙>乙>甲

  19. 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1.进行相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陡崖的高度 ①陡崖的绝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 (n-1)d≤ΔH<(n+1)d

  20. ②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的。)

  21. ③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的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判断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在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中,坡度大小的比较规律是: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22. 3.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23. 4.帮助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4.帮助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1)选点 ①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地区或选在开阔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择在河流出山口处。 ②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港湾,避开含沙量较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24. (2)选线 ①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避开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等。如下图所示: 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Ⅰ和Ⅱ相比较后可知:线路Ⅱ更合适,虽然比线路Ⅰ长,但沿线坡度小,施工容易,投资更少。 ②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25.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上图中A处平坦开阔且有河流,可发展作物种植;B和C都位于山地,但B处坡度小于C处,则B处可发展用材林,而C处需种植生态林。 ②工业区、居民区的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26. 对点练习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在山顶甲的________(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米。 (2)C、D两地高程相等,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27.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________处(A或B),原因是__________。(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________处(A或B),原因是__________。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粗线所示,请说明选定此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和F处利用水力发电,请比较两处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8.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直接判断出B处在山顶甲的东方;D点海拔为100米,G点在100~15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为0~50米。第(2)题,从两地到山顶的距离长短及坡度陡缓两方面分析。第(3)题,港口的选址要求:港阔水深,且为避风的天然港湾;油港还应接近油矿区。第(4)题,读图知,输油管线大部分与等高线平行,便于施工;而且从油矿区到油港,油可顺势自流。第(5)题,主要从水量大小、离油港的远近(架线的长短)、到油港的坡度大小等方面分析利弊。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直接判断出B处在山顶甲的东方;D点海拔为100米,G点在100~15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大约为0~50米。第(2)题,从两地到山顶的距离长短及坡度陡缓两方面分析。第(3)题,港口的选址要求:港阔水深,且为避风的天然港湾;油港还应接近油矿区。第(4)题,读图知,输油管线大部分与等高线平行,便于施工;而且从油矿区到油港,油可顺势自流。第(5)题,主要从水量大小、离油港的远近(架线的长短)、到油港的坡度大小等方面分析利弊。

  29. 答案: (1)东方 0~50 (2)C处有利条件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 该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铺设工程简单方便;油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

  30. 考点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如下图所示:

  31. 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画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1点~15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32.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1′点~15′点)连接起来,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连接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33. 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 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是: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4. 对点练习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 比例尺1∶10 000 000,欲绘制甲乙 连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__。 (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若剖面图纵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__。 (3)绘制甲—乙剖面图,大约需描画______个点,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__。 (4)结合(1)、(2)题要求,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35.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解答该题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确定水平比例尺。图中甲、乙连线的实际距离可利用比例尺求出200千米,剖面基线为5厘米,剖面图水平比例尺应为1∶4 000 000。第二步,确定垂直比例尺。绘制剖面图对图中最高和最低点必须定位准确。读图可知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海拔最高的靠近乙的山峰,海拔为1 200~1 500米之间,最低处即中间河谷处,海拔约0~3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900~1 500米。结合剖面图纵轴长可确定出垂直比例尺应为1∶37 500。第三步,描步连线。绘制剖面图的控制点一般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读图可知,甲、乙连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共14个,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便得出剖面图。另外,图中A处为河流,在绘制剖面图时必须注意。

  36. 答案: (1)1∶4 000 000(2)1 5001∶37 500 (3)14 河流 (4)

  37. 热点荟萃 热点1:根据经纬度计算距离 (2010·全国文综Ⅱ)图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提示:sin 45°≈0.71)() A.1 300 kmB.1 800 km C.1 000 km D.2 100 km

  38. [尝试解答]B [思路导引]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的技能。 解法一:图中天然气管道在45°N纬线上大约占22个经度。45°N纬线上每相差1个经度距离约为111千米×cos 45°≈80千米,(cos 45°=sin 45°),故图中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80千米×22≈1 800千米。 解法二:根据纬度相隔1°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用完整的草稿纸边量得天然气管道的长度,约等于纬度相隔16°的经线段长度,即111千米×16=1 776千米。

  39. 热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0·江东地理)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40. (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尝试解答](1)B(2)D [思路导引] 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水(脊)线的含义。脊线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由此可判断两河的分水(脊)线是KMOP线。第(2)题,KST线路较长,尤其在靠近山顶K处的KS段,其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为平缓。

  41. 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 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的选择要在坡度较缓地区,注意避开山脊而沿等高线延伸,同时尽量少占农田,减少弯曲程度,避开过河,减小工程量,安全(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 巩固练习 练习点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1.(2011·泰安模拟)下面经纬网中,纬线AB是DE实际长度的() A.一半   B.等长 C.1.5倍 D.2倍 解析: 不同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南北纬60°纬线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因此北纬60°纬线上AB两点经度相差180°和赤道上经度相差90°的距离相等。 答案: B

  43. 练习点2:比例尺的大小 2.(2011·天津模拟)某考古工作队在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 B.1∶100 000 C.1∶5 000 D.1∶500 000 解析: 比例尺的公式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题中“最适宜随身携带”决定了该图比例尺的大小,把5千米和选项中4个比例尺分别代入比例尺公式,求出地图的长分别为50米、5厘米、1米、1厘米,显然C选项合适。 答案: C

  44. 练习点3: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3.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不同,坡度相同,则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解析: 四幅图图幅相同,坡度相同,等高距越小,比例尺越大。 答案:A

  45. (2010·浙江文综)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4~5题。(2010·浙江文综)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4~5题。

  46. 4.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4.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B.乙、甲;② C.甲、乙;②D.乙、甲;① 解析: 由M→N和P→Q经过的地形海拔变化,不难选出M→N对应甲,P→Q对应乙;②水库较①水库距自来水厂更近,工程建设费用低,②水库到自来水厂地势越来越低,能实现自流引水,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C

  47. 5.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5.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③④B.④⑤ C.⑤⑥D.③⑥ 解析: ③地位于台地上,地势较高,光照条件更好,适合建玻璃温室大棚;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城镇河流的下游,图中⑥地符合。 答案: D

  48. (2010·天津文综)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2010·天津文综)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49. 6.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6.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 要突出地形起伏,应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加大垂直比例尺或保持垂直比例尺不变缩小水平比例尺。图幅变化不影响地形起伏变化。 答案: B

  50. 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