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59 Views
第二章 燃料与燃烧计算. 目的:了解燃料特性,掌握燃烧计算 要求: 1.掌握燃料的元素成分的分析及其表达 (四种基的定义及换算) 2.了解燃料的分类及特点 3.掌握燃料的燃烧特性 4.熟练掌握燃料燃烧所需提供的空气量、燃 烧生成的烟气量和空气及烟气的焓的计算 重点:燃料的燃烧计算. 第二讲: 煤的分析、表达及特性.
E N D
第二章 燃料与燃烧计算 • 目的:了解燃料特性,掌握燃烧计算 • 要求:1.掌握燃料的元素成分的分析及其表达 (四种基的定义及换算) 2.了解燃料的分类及特点 3.掌握燃料的燃烧特性 4.熟练掌握燃料燃烧所需提供的空气量、燃 烧生成的烟气量和空气及烟气的焓的计算 • 重点:燃料的燃烧计算
第二讲:煤的分析、表达及特性 要求:1. 掌握燃料的元素成分分析及其表达 (四种基的定义及换算) 2.了解煤的燃烧特性 重点:各种基的概念及换算 燃料的高、低位发热量概念的区别及其换算
引出问题:为什么学第二章(燃料的 燃烧计算)? • G.L的作用之一:燃料化学能——热能 • 燃烧过程——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 分析如何反应 ? • 评价锅炉的好坏炉子的好坏燃料的优劣 • ①可燃物有哪些,有多少? • ②易燃物有哪些,有多少? • ③其他成分有哪些,有多少?
一、燃料元素分析: • 燃料成分:C H O N S A M • C——主要可燃元素,32866kJ/㎏碳 占50-95%(煤)。含碳量越高,Q发热值越大,着火、燃烧均困难。C与H、O、N、S呈结合物存在。 • H——重要可燃元素,120370 kJ/㎏氢,占2~6%(固体燃料) ,10~14%(液体燃料)。且易着火,但易析出碳黑。 • O与N——不可燃成分。(习惯上包含在可燃成分之内)
一、元素分析: • S——有害元素,9050 kJ/㎏硫,产生腐蚀 ,占可燃成分的0.1~8.0%(固体)0.5~3.0%(液体);煤中分有机硫、无机硫;其中无机硫分硫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与硫铁矿硫合称可燃硫; • A——不可燃矿物质,10~50%(固体),随煤的形成、 开采条件而变。(主要杂质) A越大, 着火困难,受热面易积灰;灰熔点低,亦易积灰;易磨损,污染。液体中不超过0.1%;
一、元素分析: • M——主要杂质;含量2~5%—50~60%(固体),1~3%(液体)。 • 分内在水分(Minh)、外在水分(Mf)。 • 外水分:附着、润湿在表面及大毛细孔中的水分; • 内水分:吸附、凝聚在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分; • 水分含量越大,发热值越低;
二、燃料的表达: • 不同的煤,其元素成分含量不同,由于成分在变,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基”表达, • 基——“质量百分数” 或“体积百分数” • 1.收到基(as received)——标准:进入锅炉房准备燃烧的燃料为基准。 • Car+ Har+Oar+ Nar+ Sar+ Aar+ Mar=100% • 2.空气干燥基(air dry basis)——试验室条件下燃料 • ——全部内水分+部分外水分 • Cad+ Had+Oad+ Nad+ Sad+ Aad+ Mad=100%
二、燃料的表达: • 3.干燥基(dry basis)——为了真实反映煤中灰的含量,表示燃料稳定成分含量——除去全部水分的干燥燃料, • Cd+ Hd+Od+ Nd+ Sd+ Ad=100% • 4.干燥无灰基(dry ash free)——除去全部水分、灰分的燃料——一种稳定的组成成分——煤分类的依据 • Cdaf+ Hdaf+Odaf+ Ndaf+ Sdaf=100% • 5.四种基的关系——表2-1 • 欲求成分=已知成分×换算系数
引出问题? • 燃料是如何燃烧?(燃烧过程) • 发热量为多少?能否测出?求出?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一) • (一).煤的燃烧过程: 煤——焦碳——灰渣 • ① 预热,干燥:升温, 1.5H~2H • ② Vdaf :煤分解——可燃气体 • ③ 焦碳形成:(固定碳C+全部灰分): 挥发物析完后剩下的固体物。 • ④ 形成灰渣:焦碳燃尽后的残余物。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二) • (二)煤的工业分析:——定量分析煤的种种特性的方法。(亦称: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即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质量百分数含量(测:C、 Vdaf 、A、W、Q). • 煤进入G.L中的一种自然的燃烧过程 • 1.预热、干燥:温度>100 ℃ ——水分测定: • 2.挥发分析出:温度>130 ℃ ,析出—— Vdaf测定 • Vdaf主要成分:CH化合物、H2、CO 、H2S等可燃气体 O2、CO2、N2等不可燃气体 • Vdaf是煤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二) • 3.焦炭燃烧:——固定碳与全部灰分之和称为焦炭——煤的重要燃烧特性。 • 焦结性——即焦炭的焦结性状;如呈:粉末状,或硬块状等——C的计算 • 4.灰分的形成: ——A分测定 • 灰熔点:——灰分的熔融性。(用角锥法测)
煤的工业分析总结: • 测:C、V、A、M、Q • (1)水分测定: • (2)A分测定: • (3)V分测定: • (4)C的计算 • 煤的工业分析----------简单易行,较实用。 • 元素分析----------难度大,不易做准。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三) • (三).燃料的发热量 ---固体与液体燃料: • (1)发热量定义:单位质量(单位容积)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 kJ/㎏ • (2)分类:高位发热量:含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全 部 水蒸气凝结为水) • 低位发热量:不含水蒸气汽化潜热(以此为准) (3)换算: 同基之间:Qnet,ar=Qgr,ar-2512(9Har/100+Mar/100) = Qgr,ar-226Har-25Mar kJ/kg 2512——水的汽化潜热量kJ/㎏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三) (3)换算: 各基之间:高位:----------表2-1 低位:----------表2-2 (4) 发热值的测定----------氧弹测热器: 利用水温变化 → 求热量。 (5)计算:①门捷列夫经验公式: ②煤科院:
三、燃料的燃烧特性(之三) • (三).燃料的发热量 ---气体燃料: (1)发热量定义:单位容积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 kJ/m3, Q = Q1r1+Q2r2+……+QnrnkJ/m3 (2)计算:Qnet,ar=0.01[Qh2sH2S+QCOCO+Qh2H2)+∑(QcmhnCmHn)] (3)换算: Qnet,ar=Qgr,ar-19.59(H2g+∑nCmHng/2+H2Sg)(干燃气) Qnet,ar=Qgr,ar-19.59(H2ar+∑nCmHnar/2+H2Sar+H2Oar)(湿燃气)
作业: • 1题 • 2题 • 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