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网络营销实务

网络营销实务. 情境二 物流管理. 概 要. 知识要求 能根据市场分析,确定网店销售产品大 类 了解 本地实体市场货源寻找的途径及 方式 了解 网上货源寻找途径及方式 能力 要求 通过实训 , 能完成供货商数据建设,确定意向性供货 商 能 完成本地实体市场中供货商的洽谈工作,并签订供货草案. 物流简介. 物流 的定义 最早 Distribution (分配)出现在 U.S. ,指物资的时空转移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网络营销实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营销实务 情境二 物流管理

  2. 概 要 • 知识要求 • 能根据市场分析,确定网店销售产品大类 • 了解本地实体市场货源寻找的途径及方式 • 了解网上货源寻找途径及方式 • 能力要求 • 通过实训,能完成供货商数据建设,确定意向性供货商 • 能完成本地实体市场中供货商的洽谈工作,并签订供货草案

  3. 物流简介 物流的定义 • 最早Distribution(分配)出现在U.S.,指物资的时空转移; • “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称为“流通技术”,而美国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P.D.),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 •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指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为了改善战争中的物资供应状况,研究和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加以实践和应用。战后,“后勤”的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界,后来又有商业后勤和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指“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 • 定义:物流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4. 物流的流程(构成)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供应商 原材料储存 生产过程 成品储存 顾客 在产品储存 回收、废弃物流 (1)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等; (2)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控制、在制品仓储与管理等; (3)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 (4)回收、废弃物流:包括废旧物资、边角余料等回收利用。

  5. 物流管理发展概况 1、储运时代:保管和运输; 2、配送时代:顾客需求变化(多品种、小批量),配送费用增高,高价值产品增多; 3、综合物流时代:专业物流,运输经理规划采购、配送,运输效率提高的同时运费降低; 4、供应链时代(20C80-20C90):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如:JIT(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准确的商品) 附:世界三大物流商:DHL, Fedex, UPS 国内主流物流商:EMS、申通、圆通、中通等 成都(四川地区):互惠、红旗、蚂蚁等

  6. 物流活动要素 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等。 1、运输:输送和配送 (1)差别:输送是一次向单一目的地长距离运输大量货物;配送是一次向多个目的地短距离运输少量货物; (2)运输方式:铁运、航空运输、水运、公路运输

  7. 2、储存: (1)基本库存: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的基本需求(始终会不断补货维持正常库存水平) (2)安全库存:为满足不确定因素到时的需求,如:运输延误或缺损、销售良好、临时需要等。 (3)经济订购点:订货费用与订货保管费总和最小时的订购点。 C 保管费 A 订货费 经济订购批量

  8. 3、包装 (1)功能: ①保护商品功能:避免挤压、受潮、腐蚀、摩擦、变质等; ②提高物流效率:包装明确标示产品名称、厂家、重量、联系方式、质量保证、储存需求、期限等。(包装尽可能与运输工具容积相结合,实行集合包装) ③传递信息功能:品名、制造商及地址、商品代码和装卸要求等,如:“小心轻放”“此面朝上”等。 补充知识:物流条码,GPS(全球定位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9. 条码技术 一、条码技术的概念 1、条形码:条形码简称条码,是由一组黑白相同、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条码隐含着数字信息、字母信息、标志信息、符号信息,主要用以表示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是全世界通过的商品代码的表示方法。 2、条码构成:条码是由一组黑白相同的条纹规则排列构成的。 3、我国通过商品条码: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EAN条码结构。 4、条码识别装置:(1)光笔扫描器;(2)台式扫描器;(3)手持式扫描器;(4)固定式光电及激光快速扫描器

  10. 二、条码技术应用 1、物流条码: 物流过程中用以标识物流物品可以实现机读的一种特殊代码,它也是 由一组黑白相同的条、空组成的图形,利用识读设备可以实现自动识别、 自动数据采集、自动分拣、仓库保管、货物跟踪等。 2、类型: • (1)消费单元条码:商品条码,EAN-13为标准版。由13位数字购成:前缀码,由三个数字构成,代表“国家代码”,如:中国为“690-693”;制造厂商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由我国自己分配编码;商品代码,由4位数字组成,标示具体商品,由厂商确定,可标示一万种商品;检验码,由1位数字构成,用以校验前面各码的正误。(图下) 附:几个主要贸易国家的EAN13码 • 00—13美国和加拿大30—37法国400—440德国45、49日本690—693中国460—469俄罗斯联邦471中国台湾729以色列489中国香港50英国880韩国93澳大利亚888新加坡94新西兰

  11. (2)储运单元条码:标示非零售商品在搬运、保存、运输过程中,包装单元采用ITF-14条码。由矩形保护柜、否则空白区、条码字符,右侧空白区组成。(图下)(2)储运单元条码:标示非零售商品在搬运、保存、运输过程中,包装单元采用ITF-14条码。由矩形保护柜、否则空白区、条码字符,右侧空白区组成。(图下)

  12. (3)货运单元条码:采用EAN/UCC-128条码标准。由双字符起始符号、数据符、检验符、中止符及左右侧空白区构成。主要用于运输、仓储等物流签上。(全球通用条形码)(图示下)(3)货运单元条码:采用EAN/UCC-128条码标准。由双字符起始符号、数据符、检验符、中止符及左右侧空白区构成。主要用于运输、仓储等物流签上。(全球通用条形码)(图示下)

  13. GPS技术 1、GPS: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2、GPS系统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地工作 (2)定位精度高 (3)功能多,应用广

  14. 3、GPS系统的工作原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以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计算基础是三角计算法则。3、GPS系统的工作原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以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计算基础是三角计算法则。 B A C

  15. 4、网络GPS对物流业所起的作用: (1)实时监控功能 (2)双向通信功能 (3)动态调度功能 (4)数据存储、分析功能 (5)服务质量跟踪 e.g.:沃尔玛

  16. GIS技术 1、GIS:GIS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GIS在物流中的应用 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 一套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E.g.:互惠物流

  17. (2)材料:考虑重量、费用、保护程度,可选择纸、木材、塑料、金属等。其中最多的是纸质的,其次为木材和塑料。(2)材料:考虑重量、费用、保护程度,可选择纸、木材、塑料、金属等。其中最多的是纸质的,其次为木材和塑料。 (3)包装模数:标准确定,有利于组合,尤其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集装箱 4、搬运:人工和机械,机械可以实现自动化,充分利用仓库容量。 5、流通加工:分选、精制、分装。 6、信息:获取必需的信息,分析并决策

  18. 知识小结 • 物流 • 物流的要素 • 物流环节及控制 • 物流技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