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61 Views
教 师 口 语. 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马晓琴.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训练 一、普通话声母基本训练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如“ tiān( 天 )” 中的“ t” 就是声母。普通话中的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发音不响亮,为了便于教学,在每个声母的本音后面分别配上不同的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所以,学好声母既要注意声母本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又要留心声母本音后所配元音的唇形、舌位。 普通话辅音声母共有 21 个。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E N D
教 师 口 语 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马晓琴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训练 一、普通话声母基本训练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如“tiān(天)”中的“t”就是声母。普通话中的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发音不响亮,为了便于教学,在每个声母的本音后面分别配上不同的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所以,学好声母既要注意声母本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又要留心声母本音后所配元音的唇形、舌位。 普通话辅音声母共有21个。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阻碍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 双唇音 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有b、p、m三个。 2. 唇齿音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f一个。 3. 舌尖前音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z、c、s三个。
4. 舌尖中音 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d、t、n、l四个。 5. 舌尖后音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zh、ch、sh、r四个。 6. 舌面前音 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有j、q、x三个。 7. 舌根音 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又叫做“舌面后音”。有g、k、h三个。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查。 1. 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的声母分为五类。 (1)塞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音。有b、p、d、t、g、k六个。 (2)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有f、h、x、sh、r、s六个。
(3)塞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有j、q、zh、ch、z、c六个。 (4)鼻音 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有m、n两个。 (5)边音 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有l一个。
2. 声带是否振动 • 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普通话的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 • (1)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又叫“不带音”。有b、p、f、d、t、g、k、h、j、q、x、zh、ch、sh、z、c、s十七个。 • (2)浊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又叫“带音”。有m、n、l、r四个。
3. 气流的强弱 • 根据克服阻碍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可以把普通话中的塞音、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 (1)送气音 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有p、t、k、q、ch、c六个。 • (2)不送气音 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有b、d、g、j、zh、z六个。
根据此表,普通话的21个声母按综合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 分为: 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例如“包办”、“辨别”的声母 p 双唇、送气、清、塞音。例如“批评”、“乒乓”的声母。 m 双唇、浊、鼻音。例如“买卖”、“美满”的声母。 f 唇齿、清、擦音。例如“丰富”、“芬芳”的声母。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例如“总则”、“自尊”的声母。 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例如“催促”、“参差”的声母。 s 舌尖前、清、擦音。例如“思索”、“琐碎”的声母。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例如“等待”、“单调”的声母。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例如“淘汰”、“天堂”的声母。 n 舌尖中、浊、鼻音。例如“能耐”、“泥泞”的声母。 l 舌尖中、浊、边音。例如“嘹亮”、“料理”的声母。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例如“正直”、“主张”的声母。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例如“车床”、“橱窗”的声母。 sh 舌尖后、清、擦音。例如“手术”、“山水”的声母。 r 舌尖后、浊、擦音。例如“柔弱”、“荣辱”的声母。
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例如“解决”、“结晶”的声母。 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例如“亲切”、“确切”的声母。 x 舌面、清、擦音。例如“形象”、“凶险”的声母。 g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例如“光顾”、“改观”的声母。 k 舌根、送气、清、塞音。例如“可靠”、“坎坷”的声母。 h 舌根、清、擦音。例如“缓和”、“悔恨”的声母。
二、声母的辨正 (一)声母辨正的一般方法 普通话语音辨正,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方法大致相同。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记少不记多。指的是不易分辨的几个声母中,记住某一声母发音的少数几个字,采用排除法读准其他的字。如在3500个常用字中,边音l字277个,鼻音n字有84个。记住少量的鼻音字,就可以帮助分辨对应的边音字。
2. 声韵配合规律。利用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则,记住哪些声母不能和那些韵母相拼,则对应的字就可以辨别了。 如普通话里常用字中n不与韵母ia、ou、un相拼,对应的字,如“两”、“楼”、“论”等17个常用字,就都读边音,只有“耨”(nòu)除外。 再如ong韵拼s不拼sh,因此,“松、宋、送、颂、诵、讼、耸”等的声母一定是s,不是sh。
3. 偏旁类推。利用形声字的偏旁进行辨别。同偏旁的字声母一 般相同,可以以此辨别。 如“兰”(lán),以此为偏旁的字“烂、拦、栏”均读边音l;“南”(nán),以此为偏旁的字“楠、喃、腩、蝻”均读鼻音n。 再如“召”的声母是翘舌音,用“召”做声母的字,像“照、招、昭、诏、沼、超、绍”等字的声母一般也是翘舌音。
(二)声母辨正举例 1.分辨zh、ch、sh和z、c、s 普通话zh、ch、sh的开口字陕西各地都有读作z、c、s的现象。如: 摘、宅、窄、债、寨、炸、只、闸、志、纸、挣、站、插、掺 柴、衬、愁、产、渗、时、使、山、捎、束、诗、生 这两组声母在发音方法上一一相对,区别在于发音部位的不同。已会发zh、ch、sh的人,要弄清普通话中哪些字渎zh、ch、sh,哪些字读z、c、s,可按声旁类推,声韵配合规律及记少不记多等方法进行训练。不会发zh、ch、sh的人,要找出两套声母发音的差别来注意练习:舌尖前音(平舌音)z、c、s发音时舌尖平伸,顶住或接近上齿背;舌尖后音(翘舌音)zh、ch、sh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
2.分辨n和l n、l相混的现象,陕西各地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部分相混的,如宝鸡和陕南大部分地区,只把普通话n声 母的开合两呼字读成l;有全部相混的,如陕南的汉中、岚皋等地,把所有n声母字都读作l;其余地区只是个别字相混。如: n→l:拿、男、奶、农、暖(lǜan)、耐、能、内、闹、脑、那、挪 汉中等地:泥(li)、牛(li)、女(lǜ) l→n:腊、来、兰、老、龙、路(nou)、履、览、孪、笼、楞 陕北:哪、弄、农 练习:尼龙 脑力 能量 暖流 烂泥 辽宁 老农 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