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29 Views
做我们自身的实践研究. 2011 年 6 月 15 日南通市通识培训 尤 素 敏 QQ-30501070. 第一板块:为什么要做研究?. 1. 什么是研究?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 5 版,对 “研究” 的解释是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 第一板块:为什么要做研究?. 研究的特征: *研究总是指向某个问题,问题是研究的动因。 *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研究。 可举:成都师范大学陈大伟教授的例子. 2 .研究具有改变的力量 首先,能改变自己。 例举:野兔和猎人 其次,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精心分配材料后排的 2~5.
E N D
做我们自身的实践研究 2011年6月15日南通市通识培训 尤 素 敏 QQ-30501070
第一板块:为什么要做研究? 1.什么是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
第一板块:为什么要做研究? 研究的特征: *研究总是指向某个问题,问题是研究的动因。 *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研究。 可举:成都师范大学陈大伟教授的例子
2.研究具有改变的力量 首先,能改变自己。 例举:野兔和猎人 其次,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完整示范 1 * 2 * * 3 * * * 4 * * * * 5 * * * * *
3.提高职业的幸福指数 古人说: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 乔治•F•奈勒:“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苏霍姆林斯基曾向学校管理者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第二板块:研究什么——研究实践,做我们自身的研究第二板块:研究什么——研究实践,做我们自身的研究 苏格拉底说:“我没有工夫做这种研究,我现在还不能做到认识自己。一个人还不能认识自己,就忙着研究一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东,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笑的。” 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冯卫东主任: 一是“实本”。 二是“需本”。 三是“能本”。
一、发现问题 (一)一线老师发现问题的途径 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的问题 2.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的问题 *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博客中:“你看到有过年的情况,赶紧叫我拍照记下来”。 3.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生成课题 4.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 问题第一来源是教育教学实践。 例:倾听同伴
“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中,关于学前教育的话题: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二)选题要注意的问题 1.面对现实 人为什么要穿衣服? 冯卫东主任倡导:“我们要做自己应做能做和做得好的事,而不必涉及自己其实无能为力的东西,去营构美丽而又虚构的海市蜃楼。” 2.“我心有主” 祖孙俩卖驴的故事 3.“小题大做”
第三板块:怎样做研究——贴地而行,在实践中研究第三板块:怎样做研究——贴地而行,在实践中研究 一、高品质研究的三个特征 1.“真实” 真实的研究来自真问题 真实的研究,可贵的是过程真实 真实的研究,其成果也应该真实 2.“规范” 申报时:申报书、申报活页 审批后:立项通知书 开题时:课题实施方案,具体到参加的人各做什么事,在什么时间段完成。 中期时:中期总结,过程性资料,中期验收公示等 结题时:有过程性资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等 3.“创新” 4.“有效”
二、规划研究行动 想明白了才能做明白 (一)课题的确定 从自己所意识到的没有现成答案的许多真实存在的问题里,选定具体明确、新颖独特、切实可行、具有普遍(或典型)意义的问题,然后确定所选问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措施。这样就成了有预期、有结果的研究项目,问题才被提炼成了课题。
课题的名称 课题题目:是对研究的高度概括,文字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特色鲜明,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如果太多时可使用副标题的形式要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力求表述准确,完整地体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简单明了,即用最简短精炼的词语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表述时:宜用正面陈述,尽可能用学术性词语
欠妥题目举例: “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研究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幼儿‘互评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折纸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例举较规范的题目: 《小班背景下“善小教育”的校本研究》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 《晨间操作活动内容及方式的探索研究》 《小班幼儿园入园适应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幼儿园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二)填写《课题申报书》或制定研究方案 第一部分:略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3.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5.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界定是对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变量、研究目的和方法的大致规定,它指引着将来的课题研究实践。 例一:江苏省十一五课题《小班背景下“善小教育”的校本研究》 背景”、“校本研究”这两个词没有界定,主要界定了“小班”和“善小” 小班:规模小的教学班;**教育局已发文规定本市小班一个班最多有28名学生。 “善小”:先说善,再说小。 “善小”即乐于做每一件小事,学会做每一件小事,善于做好每一件小事,具有良好的”细节力”(细节力:即找出事物关键性细小环节的本领;处理好关键性细小环节,并且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接下来课题组明确提出:本课题是在小学“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少(每班不超过28人)的背景下;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细小的行为着手,培养良好的“细节力”,乐于做每一件小事,学会做每一件小事……
例二: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幼儿园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例二: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幼儿园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1)分 享: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思想、经验等。分享是一种交往方式,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教育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在本课题中还包含“权益共享、责任分担、自我丰富”的意思。 (2)学会分享:学会欣赏他人与欣赏自己,能在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成果、思想等传送给他人,同时能够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积极接纳别人的一切可取之处。主要表现在师生愿意从心底接纳别人,愿意敞开心灵之窗,送出迎进,和谐地共生共进。 (3)幼儿园主动发展:在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基于幼儿园自身的传统和实际,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设计、自主决策,不断激发幼儿园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实教育内涵,形成鲜明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从而打造幼儿园发展品牌与办学特色。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大量的文献检索之后,了解分析有关内容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同类课题有哪些,别人的研究侧重在哪些方面,人家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哪些是我们要突破和创新的,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用大量的理论或数据来说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是什么?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是什么? 附上主要的参考文献。
在表述研究价值的时候,主要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在表述研究价值的时候,主要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 例一:《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教育的研究》 在幼儿班的多年教学中,经常碰到有孩子把积木塞进鼻孔,或手拿剪刀、竹竿在活动室里追逐打闹;或爬高爬低,乱挤乱撞,造成呼吸障碍、刺伤、摔伤等事故。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中也经常报道幼儿被拐、溺水、发生交通事故等严重事件,而且许多事例触目惊心。我们对幼儿班2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期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繁时期。 据资料反映,国外对幼儿此方面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强于国内孩子。另外,家长希望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较为全面指导人数达100%,这说明家长对幼儿园寄予极高的期望。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幼儿园纲要对此方面要求不够强调,同时也没有这方面的完整教材。因此,我们把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3.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重点 (1)研究目标 (以户外活动课题为例)1.形成自我保护教育序列,提供一系列的自我保护教育活动设计。 2.通过教育,使幼儿掌握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3.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形成规律进行揭示和探讨。“ 上面对”研究目标“的陈述,要有层次感。 (2)研究内容例: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内容研究: 一是交通安全;二是生活安全;三是活动安全;四是防火安全;五是防止意外伤害等。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主要说明:站在什么角度或依据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方法,研究什么问题,基本步骤是什么 这里要将研究分成几个明显的研究阶段。包括序时进度,在什么时间段,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等。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一是案例、故事分析法;二是游戏模拟法;三是对比法;四是反语激将法;五是家庭作业法。" 关于方法,要写清楚某个方法在本研究中如何运用。
5.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写出以下几个方面: (1)纵向比:与过去同类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2)横向比:与目前同类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3)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有何特色 (4)预期研究成果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 (5)研究所用理论基础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 (6)研究方法和技术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
三、脚踏实地做研究 1.行动研究 • 为行动而研究: • 对行动进行研究 • 在行动中研究 • 主要由行动者研究 • 比如:一课三研“分糖果”
2.叙事研究3.案例研究 • 好的教育案例的标准 • 1.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应讲述一个故事 • 2.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 • 3.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具有真实性 • 4.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移情作用 • 5.包括从案例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 • 6.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对此的评价。 • 7.要有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 8.叙述要具体、特殊,不是抽象、概括的说明 • 9.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 10 .教育案例具有有效性 • 11.教育案例具有典型性 • 12 .教育案例具有创新性
参考用书: 1.《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 陈大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2.冯卫东:“教科规划课题选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年第4期 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喜欢你正在做的事! 研究你正在做的事! 做好目前能做的事! ——与各位老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