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04 Views
總體經濟學 報告 《 財 金新聞 整理 》. 班級:財金二丙 組別:第 14 組 組長:陳宜均 組員 :張 維 宸、徐震杰、鄧 因 育. 英鎊重貶 0.6% !穆 迪拔除英國「 Aaa 」 最高 評級 鉅亨 網新聞中心 ( 來源:精實新聞 ) 2013-02-23 09:47:48. 英國債務負擔節節高升,財政狀況在 2016 年以前恐怕難以轉佳。 英國反對黨工黨 ( Labour Party) 對財長 George Osborne 的財政撙節政策大舉反對旗幟
E N D
總體經濟學報告《財金新聞整理》 班級:財金二丙 組別:第14組組長:陳宜均 組員:張維宸、徐震杰、鄧因育
英鎊重貶0.6%!穆迪拔除英國「Aaa」最高評級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精實新聞)2013-02-23 09:47:48 • 英國債務負擔節節高升,財政狀況在2016年以前恐怕難以轉佳。 • 英國反對黨工黨(Labour Party)對財長George Osborne的財政撙節政策大舉反對旗幟 • 2014年英國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將由2012年的90%、2013年的95.4%進一步上升至98%。
RQFII新規將實施 取消投資比例限制 資金勢湧A股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3-02-25 10:50:42 • 取消對債券、股票的投資比例限制 • 可以增加資金供給,海外低利率市場環境下的大量資金可以借助這些渠道進入 A 股市場,緩解 IPO 及大小非減持壓力 • 有利於 A 股估值向國際水平靠攏。
《預算案》曾俊華:香港去年整體經濟增長1.4% 通脹4.1%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最新財政預算案表示: • 1.去年整體經濟以低於趨勢速度增長,全年只增長1.4%,遠低於過去十年4.5%的平均數。 • 2.香港貨物出口在年內放緩,全年實質僅有1.3%的輕微增長。服務輸出被外圍形勢拖累。 • 3.內部經濟環節在去年保持平穩發展;通脹方面,去年年全年平均為4.1%。
《亞洲經濟》澳洲末季營建完工價值按季意外轉跌《亞洲經濟》澳洲末季營建完工價值按季意外轉跌 • 1.澳洲統計局公布,經季調後,澳洲去年第四季營建完工價值518.54億澳元,按季轉跌0.1%,遠低於市場預期按季升1.5%及去年第三季升1.9%。 • 2.按年升幅擴至11.9%,遠超去年第三季按年升7.4%。 • 3.期內,住宅完工價值116.12億澳元,按季升1.7%,按年升0.8%。
景氣燈號連5顆黃藍燈 經濟好轉速度恐減緩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3-03-01 13:25:42 • 經建會公布1月景氣對策信號亮出第5顆「黃藍燈」,下修2012年12月景氣對策信號值。經研院3/1指出,儘管不含趨勢的同時指標略見回升徵兆,且領先指標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連6月上升,暗示未來景氣可望好轉。 • 據公布的景氣概況,1月領先指標綜合指數較上月上升1.3%至137.3,連續第17個月增加,且增速自8月起逐步加快;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為9.7%,連續第16個月為正,且增速連續第6個月趨勢加速,較上月增加1.4個百分點,此數據顯示未來成長動能呈逐步增強。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301/KH6M5MGXEPJ7E.shtml?c=tw_stock
台股欲挺進8000以上 3月業績為觀察指標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綜合報導 發表日期:20130301 • 台股由於1月下旬以來短線漲多,加上美國自動減赤、中國房市調控等,使短線持續在8000點上下震盪,後續若要站穩8000點關卡以上,需有強勁的基本面做支撐,觀察指標為上市櫃公司三月業績表現。整體來看,今年台股基本面仍將優於去年,若指數遇較大回檔,可加碼佈局。 • 台股後市受三大市場(美、歐、陸)總經情勢牽動,美股方面:近期的雜音主要來自Fed的貨幣寬鬆政策(QE)是否提早於年底結束,及自動減赤何時啟動,唯企業財報超過6成優於預期,成美股成支撐,預期後市指數將緩步向上。 http://fund.cnyes.com/news.aspx?choose=newscontent&sn=20130301140410593684810
美產油量日逾700萬桶 創20年新高 頁岩氣革命料持續數十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01 15:00:09 • 頁岩氣令美國能源業重新定位,導致發電用燃煤消耗量急速下降,同時促使美企大幅投資出口天然氣。 • 美國進口油量降低,部分人希望美國能自給自足。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301/KH6M58MHOZ2YZ.shtml?c=headline_sitehead
青年高學歷族群 失業惡化 元月達4.41%、13.22% 雙雙超過均值 • 過去10年來,國內青年失業率均高在10%以上,幾乎是平均失業率的兩倍,說明青年失業問題由來已久。 • 現在的產業分得越來越細,產業生命週期也越來越短,沒有企業能擔保,自家行業永不過時。 • 高學歷、高失業同步發生,一方面有一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卻有企業天天在求才,由此也凸顯國內產學與學用之間,的確存在落差。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301/KH6M56N6XJ616.shtml?c=tw_ma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