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76

PISA 素養評量設計與 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學評量的省思與革新

PISA 素養評量設計與 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學評量的省思與革新. 洪碧霞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2013.02.25. 綱要. 前言: PISA 評量對臺灣中小學教育的意涵 PISA 閱讀素養評量架構與樣本試題 從 PISA 閱讀素養評分規準省思評量標的 上海觀課 結語:臺灣教學評量調整方向. PISA 評量規模. 2000 43 個國家/地區參加 2003 41 個國家/地區參加 2006 57 個國家/地區參加 2009 65 個國家/地區參加 2012 67 個國家/地區參加. 每個國家正式施測的學生人數約 4,500~10,000 之間。.

ans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PISA 素養評量設計與 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學評量的省思與革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ISA素養評量設計與 臺灣國民中小學教學評量的省思與革新 洪碧霞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2013.02.25

  2. 綱要 • 前言:PISA評量對臺灣中小學教育的意涵 • PISA閱讀素養評量架構與樣本試題 • 從PISA閱讀素養評分規準省思評量標的 • 上海觀課 • 結語:臺灣教學評量調整方向

  3. PISA評量規模 • 200043 個國家/地區參加 • 200341 個國家/地區參加 • 200657 個國家/地區參加 • 200965 個國家/地區參加 • 201267個國家/地區參加 • 每個國家正式施測的學生人數約4,500~10,000 之間。

  4. PISA評量週期 • PISA評量自2000年開始,每三年調查一次。 • PISA評量包括三個方面: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 • 每次調查以一個領域為主進行深度了解,另二個領域為輔。 • 2000 - 閱讀、2003 - 數學、2006 - 科學、2009 - 閱讀、2012 - 數學 。

  5. PISA評量內涵 •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所發展的跨國調查研究。 • 目的:評量十五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以國際比較方式,提供國家整體教育成效評鑑資訊,作為各國制定教育政策的参考。 • 特色:採取素養而非成就取向,以貼近真實的情境,評量學生重要知能的應用與溝通。

  6. PISA 試題類型 • 單選題(Simple multiplechoiceitems) • 是非選擇題(Complex Multiple Choice) • 封閉式建構反應題 (closedconstructedresponseitems) • 通常會先要求讀者從「是」或「否」的立場中圈選答案,再要求讀者提供理由說明所選擇的立場 。 • 開放式建構反應題(openended responseitems)。 • 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支持理由和證據。讀者需依據文本內容或既有知識與經驗提出批判或說明。

  7. 歷次 PISA 數學調查結果

  8. 歷次 PISA 科學調查結果

  9. 歷次 PISA 閱讀調查結果

  10. PISA2009結果報告對臺灣教育的衝擊臺灣學生閱讀素養表現PISA2009結果報告對臺灣教育的衝擊臺灣學生閱讀素養表現

  11. 數學:測驗分數(1/2) • 下圖是兩組學生參加科學測驗的結果,這兩組學生分別稱為A組和B組。 • A組的平均分數是62.0分,B組的平均分數是64.5分。當學生得分為50分或以上時他們便通過這個測驗。

  12. 數學:測驗分數(2/2)

  13. 問題1:測驗分數 • 由上圖,老師認為B組學生比A組學生的表現較佳。 • 但A組學生不同意老師的看法。他們試著說服老師B組並不一定比較好。 • 依據上圖,寫出一個A組學生可能使用的數學論點。 • 滿分 代號1︰ 列出一個恰當的論點。恰當的論點須提及合格人數、極端值造成的影響、或最高分的學生人數。 • A組學生的合格人數較B組多。 • 如果你忽略A組成績最差的學生,A組學生比B組學生做得較好。 • A組取得80分或以上的學生人數較B組多。

  14. 水準 5試題說明 • 試題類型:開放式問答 • 知識類別:改變與關係 • 背景:全球 • 試題難易度:620(水準5) • 答對率(國際2003):32.7%

  15. 科學:溫室(1/4) 閱讀文章並回答問題。 溫室效應:事實還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維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是來自太陽。由於太陽非常熾熱,因此將能量輻射到太空中。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會到達地球。 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就像包裹著我們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樣,保護著地球,使她不會像真空的世界那樣,有極端的溫差變化。

  16. 科學:溫室(2/4) 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會透過大氣層進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則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會被大氣層吸收。 由於這個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比沒有大氣層時的溫度為高。大氣層的作用就像溫室一樣,因此有了「溫室效應」一詞。 溫室效應在二十世紀越來越顯著。 事實顯明,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不斷上升。報章雜誌常說,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二十世紀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

  17. 20 • 二氧化碳排放量   • (每年以十億噸計) • 10 • 1860 • 1870 • 1880 • 1890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 • 年份 科學:溫室(3/4) 小德有興趣研究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係。 他在圖書館找到下面兩幅曲線圖。

  18. 15.4 • 地球大氣層  • 平均溫度 (C) • 15.0 • 14.6 • 1860 • 1870 • 1880 • 1890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 • 年份 科學:溫室(4/4) • 小德從曲線圖得出結論,認為地球大氣層平均溫度的上升,顯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19. 問題 3:溫室 • 曲線圖中有甚麼資料支持小德的結論? • 滿分代號11:指出(平均)溫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 滿分代號12:指出一般而言,氣溫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正相關。註:這個代號旨在反映學生是否懂得運用以下的專有術語,例如:「正相關」、「形狀相似」及「成正比例」— 雖然,嚴格來說,下列例子並不完全正確,但它反映了學生對題目有足夠的了解,所以可以給予分數。

  20. 水準 3 試題說明 • 試題類型:開放式問答 • 科學能力:運用科學證據 • 知識類別:解釋科學(科學本質) • 應用範圍:環境 背景-全球 • 試題難易度:529(水準3) • 答對率(國際2006):54% (臺灣2006): 69.2%

  21. 閱讀素養評量 • 評量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應用、省思及投入能力。 • 內容涉及閱讀行為的各種情境脈絡與目的,涵蓋各種閱讀素材類型,主要的認知歷程包含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

  22. 不同【閱讀歷程分測驗】的比較

  23. 不同【文本形式分測驗】的比較

  24. 各國不同【閱讀水準人數比例】對照

  25. 不同閱讀水準臺灣學生人數百分比

  26. 學習視野國際化 • 蒐集國際比較的教育成效指標資訊,是為了認識並提升臺灣的教育品質,努力厚植國人的關鍵能力和終身學習意願。 • 知識經濟和地球村已經不只是理念而是具體的現實,重視臺灣和國際社會對人力品質的定義和需求,是我們省思臺灣教育目標的重要課題。 • PISA評量設計能拓展教育社群評量設計的視野,同時激勵第一線的教師深入解讀學生作答反應所潛藏的教學調整意涵。

  27. PISA 結果報告對臺灣教育的衝擊 • 臺灣學生的閱讀和溝通能力宜進一步強化。 • 結果出乎許多國人的意料之外,給臺灣教育社群投下一顆震撼彈。 • 印象中孩子們學校學習常為數、理所苦,因此,補習或家教的重點都放在數學和科學的強化。 • PISA結果描繪出臺灣學生非常特殊的閱讀、數學、科學素養剖面,參照前12名國家學生表現,PISA 2006和2009的結果一致的顯示臺灣學生閱讀素養的相對落後。 • 國人深切期待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領域,皆能具備紮實的基礎,以利終身的學習和適應。

  28. PISA 評量設計特色 • 試題的情境真實鮮活、 • 評量的標的重要明確、 • 計分的規準清晰合理、 • 不同素養水準試題特徵的描述頗具教育參考價值。

  29. PISA評量架構與樣本試題的參考價值 • 解讀PISA設計,可以是很好的教師專業成長活動。 • 認識PISA設計架構中各層面的定義 • 針對PISA所釋出的樣本試題 深度解析試題的情境、 情境與重要能力的連結、 不同得分樣本答案的素養差異意涵。

  30. PISA結果報告表現水準描述的參考價值 • 教師參閱臺灣PISA 2009果報告中不同素養水準試題特徵的描述 • 深入比較相鄰兩水準作業特徵的異同 • 釐清試題設計的難度水準 • 對學生素養的發展的全觀形成更具體的藍圖。

  31. PISA2009 閱讀素養架構

  32. 閱讀素養的意涵 • 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的廣受重視 源於終身學習、知識經濟與及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等理念的普及(OECD, 2007)。 • 閱讀素養是指個體能理解、運用、省思、投入文本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發展個人知識和潛能、有效參與社會的能力(OECD, 2007)。

  33. 閱讀素養的構念 • PISA 閱讀素養評量作業採題組式,每個題組涵蓋 文本(text)、情境(situation)、歷程(aspect)三面向特徵。 • Situation • (不同情境) • (Personal, Public, • Occupational, Educational) • Text • (不同文本) • (Medium,Textformat, • Rhetorical structure) • Aspect • (不同歷程) • -retrieving擷取訊息 • -interpreting解釋文本 • -reflecting反思及評價

  34. 閱讀歷程 (Aspect)

  35. 文本形式 • 連續文本 • 非連續文本 • 敘事文 • 圖表與圖形 • 說明文 • 表格 • 記敘文 • 圖解 • 論述文與說明文 • 地圖 • 指南或忠告 • 表單 • 廣告 閱讀素養評量的文本形式

  36. PISA編碼、計分和成績報告 • 提供各題組編碼原則和明確的學生作答範例樣本。 • 包括二元計分題(0、1計分)和多元計分題(0、1、2、3計分)。 • 提供一組可供對照的閱讀素養表現量尺,區分為低於水準1 、 水準1a /1b、水準2、水準3、水準4、水準5 、水準6 ,並詳細描述各水準學生表現特徵。

  37. PISA閱讀素養精熟水準 (1/3)

  38. PISA閱讀素養精熟水準 (2/3)

  39. PISA閱讀素養精熟水準 (3/3)

  40. 紙筆式樣本試題示例

  41. 閱讀:遠距辦公 • 未來的方式 • 想像一下,「遠距辦公」是件多麼美好的事,在電信的高速公路上班,你所有的工作都是在電腦上或是藉著電話完成!你不再需要讓你的身軀擠塞在擁擠的公車或火車上,也不必浪費好幾個小時在上班的往返路途上。你可以在任何你想工作的地方工作—想想,所有的工作機會也將因此而開啟! 怡君 • 即將形成的災難 • 縮短通勤的時數和減少通勤的體力耗損,很明顯的是一個好主意。但是,這樣的目標應該藉由改善大眾運輸,或確保工作地點是在居家附近來達成。遠距辦公應是改善生活方式的某種構想,但只會導致人們變得越來越專注於自身。難道我們還要更進一步惡化我們的社會歸屬感嗎?志明

  42. 問題1:遠距辦公 「未來的方式」和「即將形成的災難」之間有什麼關係? • A 它們使用不同的論點達到相同的一般結論。 • B 它們以相同的文體書寫,但針對的是完全不同的議題。 • C 它們表達相同的一般看法,但是形成不同的結論。 • D 它們表達在相同的議題上的對立看法。

  43. 水準 3 試題說明 • 文本情境:職業 • 文本形式:多重 • 文本類型:議論文 • 閱讀歷程:統整與解釋 -廣泛理解 • 試題難易度:549(水準3) • 答對率(臺灣):52%

  44. 評量設計與計分規準的省思 臺灣閱讀教與學的調整

  45. 閱讀教與學建議(1/3) • 有策略的閱讀文章,監控問題所需關鍵資訊辨識的注意力。例:「熱氣球」問題 3。 • 留心文意脈絡,掌握文章主旨。 例:「遠距辦公」問題1。 • 釐清關鍵資訊間相互關聯、牴觸或限制的地方,以進行合宜的推論。 • 仔細閱讀問題、覺察評量的核心焦點,統整擷取關鍵訊息。

  46. 熱氣球飛行高度紀錄 • 2005年11月26日,印度飛行員賈伊帕特˙辛哈尼亞打破熱氣球飛行高度紀錄。他是首位駕駛熱氣球高達海拔21,000公尺的人。 • 最高紀錄: • 21,000公尺 • 可打開側邊接縫釋放熱空氣以利降落。 • 氧氣:只有地面所有的百分之4。 • 常見的熱氣球尺寸 • 先前的紀錄: • 19,800公尺。 • 高度: • 49公尺 • 溫度: • 零下95℃ • 熱氣球朝海洋前進。當遭遇到高速氣流時,熱氣球再度被帶回陸地。 • 材質:尼龍 • 空中巨無霸:10,000公尺 • 充氣: • 2.5小時 • 體積:453,000立方公尺(普通熱氣球體積481立方公尺) • 新德里 • 大致的降落區域 • 重量:1,800公斤 • 483公里 • 吊艙:高2.7公尺,寬1.3公尺 • 附有隔離玻璃的密閉壓力艙 • 孟買 • 如同飛機的鋁質構造 • 賈伊帕特˙辛哈尼亞於旅程中穿著太空衣 • 熱氣球

  47. 「熱氣球」問題 3 • 賈伊帕特‧辛哈尼亞採用了其他兩種交通工具的技術。是指哪幾種交通工具? • 1.……………………… 2.……………………… • 滿分:同時提及飛機及太空船 • 1. 航空器。2. 太空飛行器。1. 飛機。2. 太空船。 部分分數:僅提及飛機或太空船。 太空船。太空旅行。太空火箭。火箭。航空器。飛機。空中旅行。噴射機。

  48. 資訊呈現非線性、組織邏輯未明晰、 閱讀歷程:擷取與檢索-擷取訊息 • 難度:滿分595(水準4)難度受到文本特徵的影響,不同類型的圖和說明文字,為非連續文本展現方式,常見於雜誌與現代教科書,但因沒有慣用的順序結構,尋找特定的訊息比較困難。 • 讀者需確認「如同飛機的鋁質構造」和「太空衣」與運輸工具的類別有關。但卻不能僅抄寫文本近似的片段。因此,「太空旅行」可以得分,但「太空衣」不行。 • 文本中一項很重要的競爭訊息更加深了難度:許多學生的答案為「空中巨無霸」。其實是指稱圖中右側的圖像和說明文字,這個答案無法得分,因為插圖中的大型噴射機並未包括在辛哈尼亞熱氣球所用科技的參考材料中。

  49. 閱讀教與學建議(2/3) • 有策略的閱讀文章,監控問題所需關鍵資訊辨識的注意力。例:「熱氣球」問題 3。 • 留心文意脈絡,掌握文章主旨。 例:「遠距辦公」問題 1。 • 釐清關鍵資訊間相互關聯、牴觸或限制的地方,以進行合宜的推論。例:「遠距辦公」問題 1。 • 仔細閱讀問題、覺察評量的核心焦點,省思文本內容訊息。例:「熱氣球」問題 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