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95 Views
智慧中國人的語錄 論語. 序曲. 一、金 玉良言 孔子的智慧語錄輯結成 《 論語 》 ,成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箴言 ,而古今中外亦有許多名言佳句皆 可成為我們立身處世之標竿。下列文句可作為同學參考,同學可多參考名人傳記或其他資料,找出更多的名言佳句。. 序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 2) 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 孫文 (3)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 黃庭堅 (4)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劉備
E N D
序曲 一、金玉良言 孔子的智慧語錄輯結成《論語 》,成為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箴言 ,而古今中外亦有許多名言佳句皆 可成為我們立身處世之標竿。下列文句可作為同學參考,同學可多參考名人傳記或其他資料,找出更多的名言佳句。
序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 無論哪一件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3)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語乏味。—黃庭堅 (4)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序曲 (6) 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胡適 (7)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8) 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法國大仲馬 (9)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英國培根 (10) 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美國愛因斯坦
序曲 二、臺灣社會福利知多少 福利是指由某些人,特別是政府對 經濟有困難者提供幫助,以確保其生活 素質、生存及發展機會等,使其有利於社會整體發展。 現代社會福利通常包括免費教育、 醫療救助、住屋保障、社會保險等。你知道現今臺灣有哪些好的社會福利?而有素養的國民該如何善用或提升社會的整體福利?
作者 介紹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孔子先世為宋國貴族,父親叔 梁紇是魯國的勇士,被封於陬邑, 孔子出生後,父親就去世了。孔子 在貧窮的環境下長大,曾自言: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 生活的魯國,保存很多周代傳統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激發了孔子保存古代禮制的志向。
作者 介紹 二、「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理想堅持 孔子曾任魯國司寇,但政治理想無法 宣揚,之後開始周遊列國,宣揚政治抱 負。孔子與其弟子曾經絕糧於陳、蔡,甚 至被圍困,但仍未改其淑世的初衷。晚年 重返魯國,刪述六經並撰寫《春秋》;廣 收弟子,實施「因材施教」、「有教無 類」的教育理念,首開私人講學之風。
作者 介紹 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至聖先師」百代流芳 孔子仕途雖失意,但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從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儒家便成為中國的正統學術,若想飛黃騰達,或想實現政治抱負,非要讀儒家之書不可。林語堂說:「中國人身上流著兩種血液,一是儒家,一是道家;得意時做儒家,失意時做道家。」一語道盡孔子的偉大。
作者 介紹 四、以「仁」存心,世界大同 孔子思想以「仁」為中心,主張克己復禮,學思並重,深深影響後代的讀書人,並以此推展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而期許世界大同更成為中國讀書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標。
作者 介紹 五、桃李滿天下,四科十哲弟子 孔子周遊列國倡導仁政未成後,回鄉教育學子,其中卓然有成者共有十人,稱作「四科十哲」。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別。 十哲根據《論語‧先進篇》一章中十大弟子而得名:「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幽蘭操〉王菲主唱 《孔子:決戰春秋》電影主題曲MV
題解 介紹 一、語錄體的經典 孔子逝世後,門人將其生前 言論編錄為《論語》,此書成為儒家重要的學說,也是中國人的必讀經典。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此書的價值更日益增進。
題解 介紹 二、精彩篇章舉隅 《論語》一書博大精深,本文收錄幾則重要篇章,讓同學了解孔子其人及其書的精要。 《論語·衛靈公》 朱熹《四書集注》
課文 學習 一、孔子人格精神 在本課的章節中可窺知「孔子 人格精神」之一、二,請同學討論 以下篇章所表現出的意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表現出孔子關懷社會的仁愛 胸懷。
課文 學習 2、子曰:「…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 —孔子的安貧樂道。 3、子曰:「…其為人也,發憤 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 將至云爾! 」 —孔子自述為人性情。
課文 學習 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對學習及教育的自我 期許。 5、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孔子對敗壞道德者的批評。
課文 學習 二、何謂「狂者」與「狷者」 「狂者進取」,狂者進取於善 道,是過於激進的人;「狷者有所不為」,狷者守節無為,則是過於保守的人。 這兩種人的行為皆不符合儒家的中庸哲學,但狂者有進取心,狷者不會做不善之事,所以都還是可取的人才。
課文 討論 一、人生不NG,努力當及時 孔子以「志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等自述其進德修業的生命歷程,請同學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讓此生無悔精彩?
課文 討論 二、「無伐善,無施勞」的道德修養 顏回是《論語》中「四科十哲」之 一,名列德行科之首。顏回對自己的期許 是「無伐善,無施勞」,同時又能「不遷 怒,不貳過」。不喜歡自誇,又沒有當官 的顏回在當時並沒有顯赫的名聲,但他的 德行修養遠遠超過其他弟子。孔子曾經 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日月 至焉而已矣。」現代學子該如何在多元競爭的環境下展現自我卻又不驕矜自滿呢?
課後 學習 一、閱讀《為自己出征》 青春年少應該是充滿生命熱力的,正如隨時隨地準備上馬比武、拯救受難公主的武士。 你、我、他,在繁忙人世、日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中,為保護自己,穿上了層層包裹的沉重盔甲。孔子在他的年代中穿上他的盔甲,明知不可為仍堅持其淑世的理想,為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永恆不朽的印記。
課後 學習 但書中的武士沒有如此幸運,有 一天,武士發現盔甲竟然再也脫不下 來了。為了認識真正的自我,為了學 習如何愛自己,也學會如何愛別人, 他帶著吱軋作響的盔甲,穿過三座古 堡,克服面對獨處時的恐懼,接受真 正的自己…。 人生應該是充滿自主性的,想想 看你將如何決定自己的人生?請讀完 這本書後以「為自己出征」為題,創 作一篇作文來表述自己的心志。
課後 學習 二、中國經典通通樂 讀書要求貫通切忌囫圇吞棗,以下聯考試 題是否難不倒你?開始測試一下吧!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本質上屬於修己治人的德治主義 。首先,儒家認為(A)____,一個團隊的好壞,取決於領導者的品德操守,領導者若能以身作則,團隊素質自然會因此而提昇。所以儒家在管理方式上主張(B)_____,從根本上建立是非善惡的觀念,如此自能匯聚每一份追求卓越的力量。至於領導者應如何對待被領導者,就儒家而言,這無非是「人應如何對待人」的問題。除了消極方面要做到(C)____,更要有一種(D)____積極而開闊的胸襟。綜合而言,正是孟子所說的「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
課後 學習 參考答案: (一) (A)「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B)「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87年學測】
課後 學習 (二)現代社會講求高EQ,然而和諧的人際關係 ,必須以「無怨」為基礎。針對如何減低人我之間的怨,《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例如埋怨、生氣往往來自他人輕忽我們的才能、誤解我們的理想,所以孔子便以(A)_____勸勉我們在此情況下要處之泰然。而當別人對我們產生怨尤,我們便該反省自己是不是錯了什麼?(B)____就是提醒我們:凡事貪好處、佔便宜,必定惹人討厭。相反的,如果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自然到哪裡都不會得罪人,正是孔子說的(C)____。至於若遭別人欺負,該以什麼態度回應呢?孔子認為應該(D)____才能維持人與人之間公平、合理的相處之道。
課後 學習 參考答案: (二)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B)「放於利而行,多怨」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D)「以直報怨」 【91年學測】 新興高中 陳慈炘老師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