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逍遥游

逍遥游. 庄子. 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1 、庄子 ( 公元前约 369 一前约 286 年) 名周,战国宋人。. 2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 “ 老庄 ” 。. 3 、庄子对待 生活的态度 是: 一切顺其自然 , “ 安时而处顺 ”“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清静无为 ” 。政治上 主张 “ 无为而治 ” 。. 4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 寓言 和 比喻 ,文笔汪洋恣肆,具有 浪漫主义 的艺术风格。 《 庄子 》 今存 33 篇。. 北 冥 ( ) 鲲 鹏( )

ani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逍遥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逍遥游 庄子

  2. 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1、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名周,战国宋人。 2、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 3、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4、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

  3. 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 抟( tuán ) 迁徙( xǐ ) 坳堂( ào ) 草芥( jiè ) 夭阏( è ) 预习检测: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4. 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 蜩蝉( tiá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 yà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n ) 蓬蒿( hāo ) 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5. 请听课文录音 注意字音与节奏

  6. 解释下列句中的红色字: •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 迁移,迁往 • 而后乃今培风: 凭 •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快速的样子;触,碰

  7.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相比 • 绝云气,负青天: 穿过 •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胜任; 顺合; 满意 • 未数数然: 追求

  8. 默读第一段 ,思考: 空间限制:鹏鸟、尘埃、蜩、学鸠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9. 阅读第二段,思考: 时间限制:彭祖、朝菌、蟪蛄 1、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2、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第一段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 3、作者引用汤询问棘的一段话有何作用? 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鴳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 再次对前文谈到的“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区别进行印证。

  10. 齐读第三段,讨论: 精神限制:四种人、宋荣子、列子 1、这一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 2、作者对这几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3、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什么? • 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 • 宋荣子、列子 (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犹有所待”)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绝对的精神自由。

  11. 艺术特点 • 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 •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12. 课堂练习 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夭阏(è) 蜩(tiáo)鸠 决(xuè)起 B、 舂(chōng)粮 三餐(cān) 数仞(rěn) C、北冥(míng) 抟(tuán)扶摇 坳(āo)堂 D、迁徙(xǐ) 晦(huǐ)朔 泠(líng)然 rèn ào huì

  13. D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 B、此小大之辩也 C、旬有五日而后反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4. 课堂练习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奚以知其然也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一春。 凭(介) 用 在 把

  15. C 5、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南冥者,天池也。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作动,往南飞 A 6、下列各句“为”字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则芥为之舟。 D、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16.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A、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完结 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17. 8、翻译下列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18.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

  19.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7)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位,品行顺合一方百姓、道德符合君主心意、能力足使国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一样。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

  20. 课后练习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21.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肯定也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肯定也就没有绝对的自由!

  22.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肯定也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肯定也就没有绝对的自由! 课件设计及制作:许晓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