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50 Views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维.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病谱分析. 急诊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呼吸 / 创伤 ( 外科 ) 疾病分列急诊死亡病因的第二和第三位 1. 绝大多数死于感染. 呼吸. 创伤 ( 外科 ). 循环. 消化. 中毒. 猝死. 自杀. 死因不祥及其他. 一项回顾性分析 2003 年 1 月 1 日 -2006 年 12 月 30 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其中包括 29637 例急诊病例及 507 例急诊死亡病例. 唐锐先等。中国急救医学。 2007 年第 10 期第 901 页 -904 页。. 创伤引起死亡与感染相关. 死亡原因:
E N D
急诊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呼吸/创伤(外科)疾病分列急诊死亡病因的第二和第三位1 绝大多数死于感染 呼吸 创伤(外科) 循环 消化 中毒 猝死 自杀 死因不祥及其他 一项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其中包括29637例急诊病例及507例急诊死亡病例 • 唐锐先等。中国急救医学。2007年第10期第901页-904页。
创伤引起死亡与感染相关 死亡原因: 1.重要脏器损伤 2.失血性休克 3.感染及相关并发症 • 抢救观念: • 白金十分钟 • 黄金一小时 • 有效液体复苏
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调查显示:急诊感染或合并急性感染占急诊就诊病因的第一位1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调查显示:急诊感染或合并急性感染占急诊就诊病因的第一位1 急诊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 肺部感染 • CAP/HAP/吸入性肺炎/AECOPD •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75%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急诊科进行初始诊断和治疗2 •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腹腔中空脏器穿孔/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 • 脓肿形成/腹膜炎(原发性/继发性)3 • 郭树彬,张波,陈旭岩,王炜芳,尹明等。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第1512页-1515页 • 薛晓艳。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第1118页-1121页。 • Solomkin JS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37:997-1005.
感染给急诊带来的挑战 30%以感染相关性 疾病入院 80%使用抗生素 15%的病人出现 循环不稳定 休克 重要脏器受累 70%急诊停留15天以上的病人需要加用抗生素
新发感染性疾病威胁着人类健康 至今,感染性疾病仍是全球人类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 Harrison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th Edition.
为什么要重视急诊科感染的诊治 感染病人构成最最复杂 CAI的重症感染和高危人群几乎首诊急诊科 真正意义上的严重感染患者(跨系统、跨科,伴有MODS),无论CAI /HAI,常滞留急诊科 • 可能死亡分级 • 心源性猝死和窒息——数秒或分 • 大出血——数分或小时 • 严重感染——小时或数天 • 肿瘤——数月或年 • 免疫病——数年或数十年 死亡年龄-65=生产力丢失
什么导致重度感染有人的死亡 重要脏器功能被破坏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过度炎症反应造成机体功能障碍 SIRS 休克 ARDS MODS
急诊科医师面对的难点 面对大量社区获得性感染: 如何分层——识别高危人群 面对大量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AI: 如何识别严重感染 如何推断病原体和耐药菌的可能性 如何合理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 预防用药的指征和方法 治疗用药的选择
接触感染(Approach infection) 微生物学诊断 时间短,缺乏细菌学和药敏资料 厌氧菌等特殊致病菌的检测困难 留送标本不当和解读报告困难 认识误区: 重症感染 vs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vs 耐药菌感染 疾病诊断不清或延迟
抗感染治疗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不该用时乱用 预防用药的混乱 非典型菌、病毒及混合感染时滥用抗生素 静脉用药比例过高或从不序贯口服 复杂问题简单化,忽视方案个体化 该用时不用 面对危重病人的严重感染犹豫不决、延迟治疗普遍,或升阶梯、或盲目频繁更换治疗方案
导致严重后果的基础 细菌的破坏作用 一个大肠杆菌 8小时后,1个细胞可繁殖到200万上 10小时后可超过10亿 24小时后,细菌繁殖的数量可庞大到难以计数据和程度 外毒素:细菌分泌到菌体外 内毒素:细菌细胞壁中
急诊临床策略 细菌的量是致伤能力的基础 直接破坏力强 杀灭后释放的内毒素多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破敌人
观念上的争议 与未来的不可知性...
不治疗——坐以待毙 • 不充分治疗——坐失战机
急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原则 ---开始就要正确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 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 典型菌、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细菌,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其它 • 掌握致病菌的耐药状况 •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临床征象 发热 皮疹 白细胞变化 其他变化 胸痛 腹痛 病人是否“感染” • 哪儿感染了 • 红肿热痛 • 呼吸道症状 • 腹部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 • 其他
什么引起的感染 • 细菌 • 需氧G+球菌 • 需氧G-杆菌 • 厌氧菌 • 病毒 • 真菌 • 支原体 • 立克次体 • 衣原体 • 原虫 • 临床特点 • 脓点儿 • 出血点 • 休克 • 部位 • 呼吸道 • 消化道 • 泌尿系 • 皮肤
哪个部位或器官的感染 • 中枢神经系统 • 呼吸系统 • 消化系统 • 泌尿系统 • 软组织 • 循环系统 • 上呼吸道感染 • 肺炎 • 社区活动性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 • AECOPD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 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 典型菌、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细菌,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其它 • 掌握致病菌的耐药状况 •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多个国家和地区CAP的病因学调查结果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 张劲农主编,循证呼吸病治疗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非典型病原体占有重要地位 全球非典型病原菌发生率总体为22%1 欧洲:21% 美国: 22% 加拿大:22% 亚洲:23.5%2 非洲:20% 拉丁美洲:21% (N=4337) • Forest W.A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5:1086-1093. • Ngeow YF et al. Inter J Infect Dis. 2005;9:144-153.
肺炎链球菌 14.2% 34.2%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31.2% 其他 6.4% 14.0% AECOPD与早发性HAP流行病学 流感嗜血杆菌是AECOPD最常见的病原菌1 早发性HAP的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Obaji Sethi. Drugs and Aging. 2001;18:1-11
急诊“社区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是啥玩意引起的感染哪? 细菌 病毒 支原体 无论是哪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应当选择广谱、涵盖非特异性病原体的治疗方案
腹腔内感染 • 常见于 • 急性阑尾炎 • 急性胆囊炎 • 急性胰腺炎 • 空腔脏器穿孔感染 • 泌尿系统感染 • 妇科感染 • 常见细菌 • 大肠杆菌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流行病学 702例腹腔内感染患者不同细菌的发病率1 也应当选择广谱抗菌药物 • Solomkin JS et al: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n: Schwartz SI, Shires GT, Spencer FC, et al: Principles of Surger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99:1541-42.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哪个感染更重些?? • 体温39℃ 白细胞 15000/mm3 • 皮肤脓肿 • 急性肠炎 • 急性肺炎 • 急性胰腺炎 • 急性脑膜脑炎 • 免疫力低下
Pneumonia Severity Index(1) Step 1: Stratify to Risk Class I vs. Risk Classes II-V Presence of: • Over 50 years of age Yes/No • Altered mental status Yes/No • Pulse ≥125/minute Yes/No • Respiratory rate >30/minute Yes/No •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90 mm Hg Yes/No • Temperature <35°C or ≥40°C Yes/No History of: • Neoplastic disease Yes/No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Yes/No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Yes/No • Renal disease Yes/No • Liver disease Yes/NoIf any "Yes", then proceed to Step 2If all "No" then assign to Risk Class IStep 2:
Pneumonia Severity Index(2) • Physical Exam Findings • Altered mental status +20 • Pulse ≥125/minute +20 • Respiratory rate >30/minute +20 •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90 mmHg +15 • Temperature <35°C or ≥40°C +10 • Lab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 • Arterial pH <7.35 +30 • Blood urea nitrogen ≥30 mg/dl (9 mmol/liter) +20 • Sodium <130 mmol/liter +20 • Glucose ≥250 mg/dl (14 mmol/liter) +10 • Hematocrit <30% +10 •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2 <60mmHg +10 • Pleural effusion +10 • ∑ <70 = Risk Class II • ∑ 71-90 = Risk Class III • ∑ 91-130 = Risk Class IV • ∑ >130 = Risk Class V Stratify to Risk Class II vs III vs IV vs V • Demographics Points Assigned • If Male +Age (yr) • If Female +Age (yr) – 10 • Nursing home resident +10 • Comorbidity • Neoplastic disease +30 • Liver disease +20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10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10 • Renal disease +10
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和CRB-65病情评分临床指标分值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和CRB-65病情评分临床指标分值 • 意识障碍 1 • 血尿素氮>7mmol/L(19mg/L) 1 • 呼吸频率≥30次/分 1 • 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1 • 年龄≥65岁 1 总评分分值CURB-65评分 死亡率(%) *建议 • 0 00.6 低危,院外治疗 • 1 2.7 • 2 6.8 短期住院,或密切观察下院外治疗 • 3 14 • 4或5 27.8 重症肺炎,住院或ICU治疗
评分标准给我们的帮助 • 联合使用PSI与CUBR-65评价标准的优势 • 社区医院或门急诊医生可采用CUBR-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CAP患者病情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考PSI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Fine MJ et al. N Engl J Med. 1997;336:243-250. Neill AM et al. Thorax. 1996;51:1010-1016. Lim WS et al. Thorax. 2003;58:377-382.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 诊断与排除诊断 第二步 推断可能的病原菌 第三步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第四步 初始经验治疗 第五步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初始经验治疗的考虑 • 怀疑感染存在时,立即应用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 • 选择的抗生素要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 • 广谱抗生素使用在前 • 立即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及时调整为目标治疗 • 有重症可能性时,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9;115:462-474.
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相关策略 • 危重——起始充分治疗 • 起始——1H之内 • 扼杀在摇篮中 • 充分——正确、足量 • 范围广:涵盖可能的各种微生物 • 药量够:任何时刻药物都在有效浓度之上 • 足时间:直至杀死最后一个细菌 • 轻中度——初始序贯治疗 • 及时——4小时之内 • 安全——不良反应小 • 广谱——覆盖可能的病原体 • 适量——使用应该使用的剂量和时间
早期使用抗生素对预后的影响 • 对18,209例胸片确诊为肺炎的年龄>65岁的医保患者进行一项国际性、随机抽样的回顾性研究 • 预后取决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 住院死亡率 • 30天死亡率 • 住院中位数超过5天的患者比率% • 30天再次住院率 Houck PM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4; 164:637-44
早期使用抗生素对预后的影响 Houck PM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4; 164:637-44
相对危险度 多变量分析筛选出的与病死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有效的初始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Leroy O. Intensive Care Med 1995; 21:24-31
不恰当的初始治疗增加了死亡率* 恰当的初始治疗 Alvarez-Lerma, 1996 Luna, 1997 不恰当的初始治疗 Rello, 1997 Kollef, 1998 * 指感染相关的死亡率 Ibrahim, 2000 Harbarth, 2003 Valles, 2003 0% 20% 40% 60% 80% 100% Mortality* Alvarez-Lerma F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1996;22:387-394 Rello J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156:196-200; Harbarth S et al. Am J Med 2003;115:529-535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8;113:412-420; Ibrahim EH at al. Chest 2000;118:146-155 Luna CM et al. Chest 1997;111:676-685; Valles J et al. Chest 2003;123:1615-1624
何谓“有效及不恰当”——依据指南 治疗失败率 死亡率 p=0.03 p=0.008 指南:新技术、新设备与医生经验融合的结晶 Menendez R et al. AJRCCM 2005; 757-62
遵循指南 指南的建议 • 可能的病原 • 可能的部位 • 组织浓度 • 充分掌握抗菌药物特性 • 抗菌谱、体外活性、组织穿透性 • β-内酰胺药物的选择/必须联合大环内酯? • 氟喹诺酮类? • 抗菌药物用法和剂量 • 评估抗菌药物安全性 • 其它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机制与抗菌谱 “√”对多数菌敏感;“O”对多数菌临床无效或不敏感;“※”尚无资料。
致病菌耐药性的评估 • 耐药性数据来源于流行病学资料 • 关注细菌耐药性变迁的趋势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仍然呈增加趋势,并与β内酰胺类存在交叉耐药 • 我国大环内酯对肺炎链球菌耐药性超过70% • 我国已有耐大环内酯肺炎支原体临床株报道,并呈高度耐药趋势(2009)1 • Yang Liu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May 2009, p. 2160–2162
肺炎支原体耐药现象严重,呈蔓延趋势 1968年报道首次分离出耐大环内酯肺炎支原体 1999年日本首次发现耐红霉素肺炎支原体 2002-2006年日本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1968 1999 2000 2002 2003 2005 2006 2007 日本2000-2003年分离的76离肺炎支原体中13株为耐药株 2005年中国首次发现耐红霉素肺炎支原体 2007年法国出现肺炎支原体耐药株 尚无文献报道对四环素和喹诺酮耐药的肺炎支原体临床株
国外指南的推荐 *既往3月使用过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