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k likes | 1.85k Views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供給與需求」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2-1 需求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需求法則 2-4 供給與供給法則 2-5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2-6 需求彈性 2-7 供給彈性 2-8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2-9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本章綱要. 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3. 供給與供給法則。 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5. 需求彈性。 6. 供給彈性。 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8.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供給與需求」 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E N D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 「供給與需求」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 2-1 需求 •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 2-3需求法則 • 2-4供給與供給法則 • 2-5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 2-6需求彈性 • 2-7供給彈性 • 2-8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 2-9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本章綱要 • 1. 需求與需求法則。 • 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 3. 供給與供給法則。 • 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 5. 需求彈性。 • 6. 供給彈性。 • 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 8.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供給與需求」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 全球最大棉花生產國──中國,受天災重創棉花產量與品質,不斷提高進口棉花需求,造成全球棉花供應吃緊,進一步推升國際棉價。棉花價格居高不下,部分是因為經濟衰退期間成衣需求滑落,製造商減產,導致農夫改種黃豆等其他作物。 • 看到這則報導時,會直覺地想在未漲價前先購入棉質服飾或決定以其它材質產品代替,若更進一步思考棉花產量驟減對擁有種植棉花技術的農夫、原料商、成衣製造商、成衣批發商⋯⋯等將產生何種影響,就必須對經濟學有基礎的瞭解才能採取正確的分析並做出決策。
100萬 2-1 需求 • 主觀上願意買,同時客觀上也買得起才構成經濟學中的「需求」,否則只有願意買,只是對產品產生慾望(wants)而已。
小玉、大雄及栗子每天的零用金分別為300元、150元及100元,三明治套餐一份150元,三人對三明治套餐的喜好皆與漫畫中相同,則誰對三明治套餐產生需求?小玉、大雄及栗子每天的零用金分別為300元、150元及100元,三明治套餐一份150元,三人對三明治套餐的喜好皆與漫畫中相同,則誰對三明治套餐產生需求?
2-1-1 需求的意義 • 需求(demand)係指某一段期間內,於其它條件不變下(other things be equal),消費者對於某一種商品,面對其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 簡單來說就是描述某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間的關係,此一價格是消費者心中願付的最高價格。
需求的表達方式 • 需求表 • 需求曲線 • 需求函數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某一商品在各種不同價格下所對應之需求量的各種組合以表格呈現稱之。
需求曲線(demand curve):以圖形描繪消費者對某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間的關係。
需求函數(demand function):以數學函數型式表示消費者對某一商品之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稱該函數為需求函數。 • 一般以線性函數Qxd= a-bPx表示x商品的需求函數。其中,a>0、b>0,而-b<0表示需求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變動。 • 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函數Qxd=55-0.5Px
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函數Qxd=55-0.5Px,-1/b=-2,可知需求曲線的斜率即為-1/b。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函數Qxd=55-0.5Px,-1/b=-2,可知需求曲線的斜率即為-1/b。
2-1-2 需求的種類 • 依使用情況區分 • 競爭需求: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同時消費的情況下,商品間會有競爭關係,只能擇一消費,故又稱獨立需求。例如,午餐是選擇三明治套餐或可頌套餐,由於只吃得下一份套餐,兩種套餐對消費者而言為競爭需求。 • 聯合需求:消費某一商品時會搭配其他商品同時消費,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消費者必須同時消費3D 電視及3D 眼鏡,才能欣賞3D影片。消費者對3D 眼鏡及3D 電視的需求就是聯合需求,又稱為補充需求。
2-1-2 需求的種類 • 依組成單位區分 • 個別需求 :指家計單位或個人的需求,一般以qd表示。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即為個別需求。 • 市場需求:指市場中所有個別需求的水平加總,一般以Qd表示。亦即某一商品在各種價格下,市場中所有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例如,三明治套餐市場只有大雄和栗子兩位消費者,則三明治套餐的市場需求即是大雄與栗子兩人的個別需求總合。
2-1-2 需求的種類 • 依目的區分 • 直接需求:因最終消費所產生的需求,亦即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又稱最終需求。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對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皆屬直接需求。 • 間接需求:生產者從事商品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最終需求,進而對生產要素產生需求,又稱引申需求或衍生性需求(derived demand)。例如,麵包店對麵粉、糖與奶油的需求。
銷售 2-1-2 需求的種類 •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屬於哪一種需求,端視其目的而定,例如:購買草莓直接食用,則對草莓的需求為直接需求;若是製成草莓果醬銷售,則對草莓的需求就是間接需求。
2-1-2 需求的種類 • 依有效與否區分 • 有效需求:同時滿足願意購買且能夠購買時的需求。文中所指的需求皆為有效需求。 • 無效需求:願意購買卻買不起,則為無效需求。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係指某一段期間內,在其它條件不變下,消費者對於某一種商品,面對其特定價格時,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需求指的是消費者對於某一種商品在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2-2 需求量變動 • 假設其它條件不變下,商品本身價格變動,引起購買量的變動稱為需求量變動。圖2-6中沿著需求曲線D0,從a點移動到b點,簡單的說就是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
2-2-3 需求變動 • 商品本身價格不變,因其他條件變動,造成整條需求曲線的移動。 • 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右移,稱為需求增加。 • 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左移,稱為需求減少。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 • 消費者的所得 • 其他商品價格 • 偏好的變動 • 預期因素的變動 • 市場消費者人數的變動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消費者的所得 • 消費者所得增加,需求不一定會增加,須視商品對所得的反應而定。 • 正常財(normal goods)所得與商品需求呈正向關係。 • 中性財(neutral goods)不論所得如何變動,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都不變。 • 劣等財(inferior goods)所得與商品需求呈反向關係。
正常財(normal goods)-所得增加,需求曲線右移-所得減少,需求曲線移移 大雄零用錢從每月1,000 元增加到2,000 元時,大雄會增加三明治套餐的需求。那麼,三明治套餐對大雄而言就是正常財。 如圖2-8 中D0 → D1。
中性財(neutral goods)-所得增加,需求不變-所得減少,需求不變 不管栗子每個月的零用錢是多少,她每天要喝一杯30 元的美式咖啡。美式咖啡對栗子而言,就是中性財。 栗子對美式咖啡的需求不受所得變動影響。 如圖2-8 中D0。
劣等財(inferior goods)-所得增加,需求減少-所得減少,需求增加 大雄零用錢從每月1,000 元增加到2,000 元時,他會減少購買原子筆。那麼原子筆對大雄而言,就是劣等財。如圖2-9 中D0 → D2。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其他商品價格 • 其他商品價格發生變動時,商品間的替代強度不同則需求變動的方向也不同。 • 替代品(substitutes )一種商品價格上漲(下跌 )會導致另一種商品需求增加 (減少),就稱這兩種商品為替代品。 • 互補品(complements) 一種商品價格上漲 (下跌)會導致另一種商品需求減少(增加),就稱這兩種商品為互補品。
半價 • 替代品(substitutes ) 優酪乳半價促銷,導致消費者對牛奶的需求減少(圖2-9, D0 → D2),我們稱優酪乳與牛奶為替代品。
互補品(complements) 大雄喝咖啡一定要加牛奶,當咖啡價格上漲,大雄會減少牛奶的需求(圖2-9, D0 → D2),則稱咖啡與牛奶為互補品。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偏好的變動 • 偏好(preference)指消費者對商品的喜好程度。 偏好增加表示消費者更喜歡該商品,並造成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右移(圖2-8)。影響消費者偏好的因素有流行文化、廣告行銷與風俗習慣……等。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預期因素的變動 • 預期價格當某一商品的預期價格上漲 ,相對於未來的價格,現在的商品價格相對便宜,消費者會增加現在商品的需求 。 • 預期所得消費者預期所得增加(減少),那麼會覺得自己變得更富有(更窮)。消費者覺得變得更有錢時,是否就會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費,須視商品對所得變動的反應而定。
預期價格上漲 中油宣佈今天凌晨零點起調漲無鉛汽油油價,消費者會趕在油價調漲前至加油站加油,那麼無鉛汽油的需求就會增加(無鉛汽油的需求曲線右移)。
預期所得增加 就正常財而言,預期所得增加,消費者會增加此一正常財的需求,使需求曲線右移。 例如,大雄視三明治套餐為正常財,當大雄的父親預告下月起零用金由1,000 元增加為2,000 元,大雄預期未來變得更有錢,現在就會增加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圖2-8)。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市場消費者人數的變動 • 消費者人數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費者人數增加,使商品的市場需求增加,市場需求曲線右移。 原本不愛吃三明治的小玉也加入三明治套餐的消費,三明治套餐的市場需求曲線右移(圖2-8)。
2-3 需求法則 • 其它條件不變下,商品的價格上漲(下跌)其需求量減少(增加);即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關係稱為需求法則(the law of demand)。 現實經濟活動中,並非所有的商品皆符合需求法則,如炫燿財、季芬財等就是需求法則的例外。 分析一商品價格變動,引發的「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可以清楚地瞭解需求量如何變動,也同時說明需求法則是否成立。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 一商品價格改變,會同時產生「替代效果」及「所得效果」,加總這兩效果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就是需求曲線上所表示的商品價格上漲(下跌)引起的需求量減少(增加)的數量。 商品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替代效果+所得效果
替代效果 • 純粹因為X商品價格改變,使X商品之需求量與其它商品發生抵換的關係,稱X商品價格下跌(上漲)的替代效果。
所得效果 • 貨幣所得不變,X商品價格下跌(上漲)使消費者的實質所得增加(減少),而改變對X商品的需求量者,稱為所得效果。
9.(B)10.(D) • ( ) 9. 佳怡換新工作,且薪水比原來薪水高,原先薪水她買了3公斤肉及12顆蘋果;在其它條件不變下,新的薪水她買了2公斤肉及15顆蘋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肉是正常財,蘋果是劣等財 • (B) 肉是劣等財,蘋果是正常財 • (C) 肉及蘋果均是正常財 • (D) 肉及蘋果均是劣等財 【2-3-1,94四技二專】 • ( ) 10. 李媽媽發現菜市場雞肉促銷使她的實質購買力增加,而增加雞肉需求量稱為 (A)跨期效果 (B) 所得效果 (C) 偏好效果 (D) 替代效果 【2-3-1】
劣等財不一定違反需求法則 • 根據所得效果,劣等財變便宜,消費者的實質所得會增加,消費者會減少劣等財的需求量。 • 劣等財價格下跌,最後若使劣等財需求量增加(亦即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時),則劣等財符合需求法則。 • 但若劣等財價格下跌,其需求量減少(亦即替代效果<所得效果時),則劣等財違反需求法則,季芬財即為一最佳例證。
違反需求法則的例子 • 商品價格與需求量同向變動,即需求曲線呈正斜率時,稱該商品違反需求法則。 • 季芬財(Giffen goods) :商品價格上漲其需求量增加。 • 炫耀財(conspicuous goods) :商品價格上漲更加突顯炫耀效果,需求量反而增加,又稱韋伯倫財(Veblen goods) 。
2-4 供給與供給法則 • 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提供者,才是經濟體系中的供給者。
供給的定義 • 供給(supply)係指某一段期間內,於其它條件不變(other things be equal)下,生產者對於某一種商品,面對其各種不同價格時,願意且能夠供應的數量。簡單來說就是描述某一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間的關係,此一價格是生產者能接受的最低價格。
供給的表達方式 • 供給表 • 供給曲線 • 供給函數
供給表(supply schedule):描繪商品在各種價格下所對應之供給量的表格,稱為供給表。 • 如表2-5 即為春天速食餐廳本月在各種價格下可以供應市場的三明治套餐數量。
供給曲線(supply curve):描繪供給表中的價量關係之圖形。供給曲線是一條由左下向右上延伸的直線或是曲線。
供給函數(supply function):數學函數型式表示生產者對某一商品之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稱該函數為供給函數。 • 一般以線性供給函數Qxs=c+dPx表示x商品的供給函數,也可以寫成Qxs= f(Px),其中,d>0表示供給價格與供給量呈正向關係。供給曲線的斜率即為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