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61 Views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到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 随之,网络文化也给传统的教育 , 尤其是家庭教育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 网络时代. 与家庭教育. 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 刘学金.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特征。青少年是网络世界的主体,网络塑造青少年,青少年推动网络。
E N D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 随之,网络文化也给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
网络时代 与家庭教育 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 刘学金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特征。青少年是网络世界的主体,网络塑造青少年,青少年推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特征。青少年是网络世界的主体,网络塑造青少年,青少年推动网络。 让青少年赢在网络时代,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愿望,是时代进步和少年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让青少年赢在网络时代,就要让他们尽早接触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克服沉溺网络。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 郝向宏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 二、“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三、“让我欢喜让我忧” 四、“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气死我了 7456 886 687 286 拜拜了 对不起 脑子转速慢
基本笑脸 : - ) : - D 8 - ) : - ( 大笑 眼镜族笑脸 苦笑
晕 偶 顶 靠 衰 稀饭 酱紫 看不懂 我 支持 表示不满 倒霉 喜欢 这样子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奇不有了。作为一种新文化,它呈现出了不断丰富的内容,而且还将飞速发展进而充实完善。谁若不学习就将成为新的文盲,不仅听不懂孩子(他人)的对话,还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奇不有了。作为一种新文化,它呈现出了不断丰富的内容,而且还将飞速发展进而充实完善。谁若不学习就将成为新的文盲,不仅听不懂孩子(他人)的对话,还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
在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 ,上网学生数超过3000万,中小学生的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 ,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目前我国网民中,大中小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36.2% 。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将信息技术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在课程资源中,明确提出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而这一必修课的四个指定领域里,就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新课程改革还在学习方式上提出,要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虚拟角色、逃避现实 开阔视野、学习知识 沟通情感、宣泄情绪
开阔视野、学习知识 快捷、方便、双向、开放是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培养上网的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权意识等;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 在学习知识方面,网络时代极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沟通情感、宣泄情绪 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 孩子们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是自由天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虚拟角色、逃避现实 不存在上下级,长晚辈那样的垂直型关系,交往变得更加平面化,属典型的横式交往。 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或弱化了。
“网”之利 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源, 是孩子学会沟通的一种平台, 是孩子获得娱乐的一条渠道, 是孩子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途径。 网络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感等。
吴莹莹。北师大心理学院大四学生,2006年 ,21岁的她被美国一家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聘为亚洲副总裁,她曾获得过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
吴思齐。16岁,田家炳高级中学学生,2008年1月当选“微软MVP”,为微软目前最年轻的“最有价值专家” 。高一期末考试三门挂“红灯” ,准备放弃高考投身IT行业。
宋司宇。原人大附小(现人大附中)学生,年轻的CIO,中国E童网的创始人。从小喜欢玩电脑,8岁开始做程序,做数据库。理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宋司宇。原人大附小(现人大附中)学生,年轻的CIO,中国E童网的创始人。从小喜欢玩电脑,8岁开始做程序,做数据库。理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凯斯.佩里斯, 加拿大网络神童 。3岁开始玩电脑 ,9岁上因特网,10岁拥有自己的公司,现任知名网页设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目前已拥有25个以上重要的北美客户。
“网”之弊 个案1:某市一所重点中学初三年级某班中有21名男生,其中有20名男生几乎每天放学一出课堂就背着书包集体到街头网吧去大显身手。《拳王》《生化危机》等充满血腥气息的电脑游戏令他们神魂颠倒、如痴如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校长只得派出教师在课余假日去附近街头网吧“站岗”巡查。
个案2:上海市区陆某等4名少年,迷恋上网,15天吃住在网吧,花费数千元,归家时身上仅剩5毛钱。个案2:上海市区陆某等4名少年,迷恋上网,15天吃住在网吧,花费数千元,归家时身上仅剩5毛钱。
个案3: 一名山东烟台的15岁小女孩,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自称家住苏州的网上男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聊天 ,从网友升级至网恋,双方约定相见在苏州。一天,女孩趁家长上班之际,瞒着父母拿走银行存折,提取万元现金,携带巨款离家出走,踏上南下的列车去幽会心中的“白马王子”。幸亏被上海铁路民警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意外。
个案4:2007年7月14日,初二辍学网瘾少年张XX在南山区龙珠大道刀砍陌生路人,还对警察说:“我有网络成瘾综合症,玩了6年的网络游戏《传奇》,可我现在想死,我就是想砍死他,然后被枪毙”。
青少年上网状况不容乐观 1、时间上的失控。 2、道德上的失控。 3、情感上的失控。 4、性格上的失控。 5、学习风格上的失控。
网络引发新的亲子问题 第一,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沟通障碍。 第二,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拉大。 第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力被削弱。
1、反思自我,不做“三无”家长 无技型 无法型 无知型
个案1小张是初二年级的一名优等生,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近万元为他买了一台电脑,并接上了宽带,本意是“望子成龙”。小张放学一回到家就关起门来打电脑,父母见了心中挺高兴。可是期中考试,小张竟然有3门功课不及格,父母非常诧异。一次老师来访,打开房门一看,房间里的一幕让大家傻了眼——电脑显示屏上“星球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个案1小张是初二年级的一名优等生,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近万元为他买了一台电脑,并接上了宽带,本意是“望子成龙”。小张放学一回到家就关起门来打电脑,父母见了心中挺高兴。可是期中考试,小张竟然有3门功课不及格,父母非常诧异。一次老师来访,打开房门一看,房间里的一幕让大家傻了眼——电脑显示屏上“星球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无知型——处于中年时期的家长,大多数人在他们完成学业的阶段内,对电脑、网络还很陌生,有的根本没有接触过,既不会到互联网上去浏览信息,也不想在互联网上获取资料。孩子打电脑、玩游戏时,家长只能成为旁观者,缺乏与孩子交流的兴趣点,失去了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无知型——处于中年时期的家长,大多数人在他们完成学业的阶段内,对电脑、网络还很陌生,有的根本没有接触过,既不会到互联网上去浏览信息,也不想在互联网上获取资料。孩子打电脑、玩游戏时,家长只能成为旁观者,缺乏与孩子交流的兴趣点,失去了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
个案2某中学校园网上BBS开通不久,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校的事件。一天上午,师生们惊讶地发现,有人在BBS上发了大量帖子,谩骂攻击学校,内容粗俗下流,恶俗不堪。这是何人所为?原来是学校的校长平时对儿子管教十分严厉,儿子对此不满,又不敢当面说,于是利用玩电脑的机会,在网上发泄不满。又因家中的电脑与校园网连在一起,这样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个案2某中学校园网上BBS开通不久,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校的事件。一天上午,师生们惊讶地发现,有人在BBS上发了大量帖子,谩骂攻击学校,内容粗俗下流,恶俗不堪。这是何人所为?原来是学校的校长平时对儿子管教十分严厉,儿子对此不满,又不敢当面说,于是利用玩电脑的机会,在网上发泄不满。又因家中的电脑与校园网连在一起,这样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无技型——现代生活中,不少家庭添置了电脑,不少家长的工作也离不开电脑,但这仅仅是工作的需要,他们充其量只会在电脑上打扑克、打麻将,根本不懂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而他们不懂的却恰恰是孩子最热衷的。无技型——现代生活中,不少家庭添置了电脑,不少家长的工作也离不开电脑,但这仅仅是工作的需要,他们充其量只会在电脑上打扑克、打麻将,根本不懂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而他们不懂的却恰恰是孩子最热衷的。
个案3一家报纸披露了被调查的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室的占77%;选择玩游戏的占39%;只有16%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搜索信息。许多家长得知这个消息后谈“网”色变,为了不让子女因沉溺网络中的“花花世界”而玩物丧志、荒废学业,迷失在虚幻的世界里,于是便采取了极端的强硬措施,不许子女上网,甚至不让子女接触电脑。个案3一家报纸披露了被调查的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室的占77%;选择玩游戏的占39%;只有16%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搜索信息。许多家长得知这个消息后谈“网”色变,为了不让子女因沉溺网络中的“花花世界”而玩物丧志、荒废学业,迷失在虚幻的世界里,于是便采取了极端的强硬措施,不许子女上网,甚至不让子女接触电脑。
无法型——家长自己没法管得住孩子,就运用控制的手法,或者不在孩子的房间放置电脑,或者不连接宽带网,企图在时空上把孩子约束住。岂不知,有一些孩子不管家里有没有电脑、不管家里的电脑上不上得了网,还是往网吧里跑。无法型——家长自己没法管得住孩子,就运用控制的手法,或者不在孩子的房间放置电脑,或者不连接宽带网,企图在时空上把孩子约束住。岂不知,有一些孩子不管家里有没有电脑、不管家里的电脑上不上得了网,还是往网吧里跑。
认识误区: 1.有的家长片面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孩子在电脑前表现出的过度热情不敢过多过问,生怕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2.部分家长盲目相信孩子的自制力,低估孩子上网技术,简单地认为网上有“防护墙”,学校有教育就行了,用不着自己多操心。 3.相当部分家长也知道网上内容复杂,沉迷上网影响学习,便采用简单封杀手段,结果迫使孩子走向街头网吧。 4.有的家长想管教但苦于不懂电脑,自认无能为力,导致对待孩子网上行为不闻不问、顺其自然甚至是放任自流。
采取“堵”的硬办法 1、采用“内容过滤器”程序 2、申请“绿色上网”
采取“导”的软办法 5.密切沟通法 1.限制环境法 6.兴趣迁移法 2.控制时空法 7.丰富生活法 3.走近网络法 8.以身作则法 4.正确引导法
限制环境法——现代的孩子需要上网,有条件的家庭应该为孩子购置电脑并联网,让孩子在家中上网相对比较安全。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不买电脑,不联网就可以规避问题,殊不知这样做就有可能把孩子推进网吧。
控制时空法——与孩子共同制订《上网守则》,合理安排学业与网上娱乐的时间。对自律能力较差的孩子,家长要当好第一道“防火墙”,安装必要软件。计算机摆放的地理位置应选择在开放区域(如客厅),能起到无意监督的作用。控制时空法——与孩子共同制订《上网守则》,合理安排学业与网上娱乐的时间。对自律能力较差的孩子,家长要当好第一道“防火墙”,安装必要软件。计算机摆放的地理位置应选择在开放区域(如客厅),能起到无意监督的作用。
走近网络法——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个家长如果不懂网络,最多只能接触1%的人类文明。因而,家长要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技术,在指导和监控孩子上网行为的同时,保持自己在子女面前的尊严,不被时代所抛弃。这样才会使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引导更有针对性。走近网络法——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个家长如果不懂网络,最多只能接触1%的人类文明。因而,家长要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技术,在指导和监控孩子上网行为的同时,保持自己在子女面前的尊严,不被时代所抛弃。这样才会使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引导更有针对性。
正确引导法 1、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监督孩子网上浏览的内容。 方法: ①查看--浏览器栏--历史记录 ②控制面板--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开始菜单 --自定义--高级--列出我最近打开的文档
2、帮助孩子与健康网站交友。 100个优秀的国外儿童网站: http://www.edu.cn/20050302/3129902.shtml 中少在线www.ccppg.com.cn, 中国少年雏鹰网www.chinakids.net.cn, 中国飞龙网www.94888.net
3、引导孩子玩游戏。 49%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电脑游戏;19%的家长虽知道孩子玩电脑游戏,但不知游戏的内容;另有54%的学生对家长隐瞒了自己玩电脑游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