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第 二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二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课前讨论. 【 教学目的 】 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主要理论内容 , 理解为什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以及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 学习重难点 】 1 、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含? 2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 一 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ang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二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二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 课前讨论

  3. 【教学目的】 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主要理论内容,理解为什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以及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学习重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含?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 第 一 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5.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6. 思想路线,在哲学上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这一关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7.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形成了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自身理论品质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8. (一)萌芽阶段 1.我党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认为那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9. 1929年毛泽东为古田会议写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主观主义问题。1929年毛泽东为古田会议写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主观主义问题。

  10. 反对本本主义 2.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毛泽东: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15-116页。) 原稿

  11. (二)形成阶段 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表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基本形成。

  12. 2、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同时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2、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同时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13. 延安整风中,毛泽东不仅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延安整风中,毛泽东不仅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14. 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界定 《汉书·河间献王传》: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颜师古注:“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 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治学态度。

  15. 《改造我们的学习》

  16. 中央党校 校门及校训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17. 中共七大会场 中共七大,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

  1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19.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毛泽东在晚年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逐渐背离了他亲自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 严重的浮夸风

  21. 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以克服困难,渡过灾荒。

  22. 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 这一时期,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23. 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最重要的原因是背离了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4. (二)邓小平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邓小平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文化大革命”后重新恢复工作的邓小平明确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国展开了实践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25.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6. (1)邓小平对 “两个凡是”的批判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①“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 ②即使是正确的话,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随意照搬,不能不顾条件的变化而搞“两个凡是”; ③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④毛泽东思想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7. (2)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 1978年5月起,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1978年5月10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首先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

  28.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29.  (3)中央工作会议重新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中央工作会议重新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上,初步否定了“两个凡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0. 向前看的东西应该多一些,包括方针、政策、办法。基本思想是要彻底解放思想,首先从教育部开始。向前看的东西应该多一些,包括方针、政策、办法。基本思想是要彻底解放思想,首先从教育部开始。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使用“解放思想”一词。

  31.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的科学涵义

  32. 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邓小平

  33. (4)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概括 1980年,邓小平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十一届五中全会

  34.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内容和意义

  35.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理论联系实际 3 实事求是 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36.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7.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8. 实事求是词源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注解说:“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治学态度。

  39. 实事求是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40. 前提 目的 社会实践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41. 实践论 邓小平在深圳视察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泽东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除了实践,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42.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 实事求是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实事求是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3.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44.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纵向 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于始终 横向 实事求是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

  45.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城市新貌

  4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上海东方明珠

  4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农业税取消后的喜悦

  48.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