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许睦旬. 道法自然 ------ 老子. 人类的主要特点是能制造工具。 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变革自然,才有了名符其实的生产劳动。 人类的主要活动:采取,加工,控制,保障。 现代装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铁器的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进入封建社会. 人类进步的四个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 电子管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化社会. 网络技术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ange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许睦旬

  2. 道法自然 ------ 老子

  3. 人类的主要特点是能制造工具。 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变革自然,才有了名符其实的生产劳动。 人类的主要活动:采取,加工,控制,保障。 现代装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4. 铁器的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进入封建社会 人类进步的四个时代 •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 • 电子管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化社会 • 网络技术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5. 制造业:按国民经济统计标准,从工业中去 掉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 应,即是制造业。工业有39大类, 制造业有30大类。一般有消费品制 造和资本品制造业之分。制造业:按国民经济统计标准,从工业中去 掉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 应,即是制造业。工业有39大类, 制造业有30大类。一般有消费品制 造和资本品制造业之分。 装备制造业:是指资本品的制造业,是为国 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投资类产品 企业的总称。有8大类(含兵器, 目前统计年鉴一般反映的7大类, 不含兵器)。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6. 装备制造业具体为: 1. 金属制品业 主要有结构件、工具、集装箱、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焊条等。 2.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主要有锅炉及原动机、内燃机、机床、起重运输、泵、阀、风机、轴承、液压件、铸件、锻件等。 3.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主要有矿山、冶金、电工、电子、轻纺、石化、森工、工程机械等。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7. 装备制造业具体为: 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主要有汽车、机车、船舶、航空、 航天设备。 5.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主要有电机、输变电设备、工业电炉。 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电子器件。 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光学仪器、计时仪器、分析仪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医药仪器、仪表、 电子器具、计量器具等。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中,第一项就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多次就装备制造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曾培炎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有关工作。去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8号文件精神,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各地、各企业调研装备制造业发展改革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 张国宝:

  9.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工业化阶段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扶持。 中国在近代史上屡遭屈辱,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以外,大刀长矛敌不过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鸦片战争后一批有识之士提出要师夷之长以制夷,什么是夷人之长呢?就是洋人工于技巧,会造机器枪械,但这被当时的一些中国人所鄙视,认为是奇技淫巧。洋务运动的代表产物,李鸿章上奏折设立了江南制造局,左宗棠上奏折设立了船政局和马尾船厂,张之洞设立了汉阳兵工厂,就是发展现代制造业。 张国宝: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老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一五”时期集中力量建设了以156个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工业体系,其中装备制造业68项,一重、哈电、西电就是当时建设起来的,其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在更大区域布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壮大,我国建立起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世界上只有美、日、德、俄等少数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国继劳动力优势之后的又一国际比较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老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一五”时期集中力量建设了以156个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工业体系,其中装备制造业68项,一重、哈电、西电就是当时建设起来的,其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在更大区域布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壮大,我国建立起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世界上只有美、日、德、俄等少数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国继劳动力优势之后的又一国际比较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国际上对我国和印度的发展势头一致看好,一些学者特别是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从长远看,印度在软件开发、语言、社会制度等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但我个人认为,与中国相比,印度至少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因此发展受到的制约较多。例如近年印度的电力需求也增长较快,但他们的发电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包括从中国进口,而我国的发电设备主要是国内生产。印度的这一差距是短期内难以赶上的。 张国宝:

  11. 在世界制造业位置    目前我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列美国、日本、德国之后。    拖拉机、小型柴油机、集装箱、农用车、摩托车、程控交换机、DVD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12. 主要问题 1、虽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 2、人均劳动生产率低,是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德国的1/20。 3、制造业结构偏轻,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仅为36.4%,而美国是41.9%,日本43.6%,德国46.4%。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13. 主要问题 4、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远低于美国49%,日本38%,德国48.5%。 5、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各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机械51.86%,电子54.45%。 6、由于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组织不利,有些行业(重、电、核、化)等已经形成严重的进口依赖局面。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况

  14. 美国在经历了生产衰退、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末明确提出:“振兴美国经济的出路在于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以及“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的竞争” 。 2001年中国工程院也组织了25名院士和40多位专家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作用、地位及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了《后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电机和动力源,是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是提高人均收入的财源,国防安全的保障,发展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15. 早在1982年10月,国务院就成立了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万里任组长,方毅、吕东、张震寰任副组长。早在1982年10月,国务院就成立了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万里任组长,方毅、吕东、张震寰任副组长。 次年,国务院做出《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指出:“对这一工作稍有忽视,必将贻误大事。”要求“力争在前十年内把这些最核心的关键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 11年后,1994年国家计委、原机械工业部发布《机械工业振兴纲要》。 又过了12年,2006年6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转瞬间1/4世纪过去了,其间对汽车、计算机、集成电路、软件等行业亦发布过许多类似文件。而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现状如何?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16. 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品,从使用的角度看有3个去向:其一,成为最终消费品;其二,成为进一步生产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其三,成为固定资产中的设备工具,即经济学家们常说的“资本货物”。 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品,从使用的角度看有3个去向:其一,成为最终消费品;其二,成为进一步生产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其三,成为固定资产中的设备工具,即经济学家们常说的“资本货物”。  投入产出表清晰地显示了各行业产品的去向,我国已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利用它,可从两个角度来观察“装备制造业”。  其一,制造业各行业产出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数据显示:制造业中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有8个行业,其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最高。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17. 其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来自制造业的部分。其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来自制造业的部分。 由此我们看到,提供装备的首先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上3项就占到了设备工具购置的88.6%。 其他各行业也多少与“装备制造业”有关,例如集装箱就属于“金属制品业”。而仪器仪表虽然量值不高,却对装备的水平影响巨大。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18.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0%,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以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发展状况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19. 总量规模不断提升 ,对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2006年 ,我国装备制造业共实现利润 4896. 35亿元 ,与 1997年相比增长了 10. 28倍 ,年均增长 26. 24%;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 70913. 45亿元 ,与 1997年相比增长 6. 87倍 ,年均增长 21. 25%。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的大幅增长为该行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下图 反映了我国 2006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以及各行业利润和总产值的分布情况。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0. 案例和启示: 在机械工业的龙头老大——汽车制造业中,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合资。上海则直接是通用、大众的根据地。东风汽车公司则分别与日产、本田、雷诺、雪铁龙、起亚合资,整个集团的资产都放进了与跨国汽车公司合资的“篮子”里,等于把自己的研发体系也全盘托付给了跨国汽车巨头看管。至于三巨头以下,中国重汽联手沃尔沃、陕汽联手曼、重庆重汽联手依维柯、福田欧曼联手奔驰、华凌联手三菱、江淮联手现代……无法细数。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1. 案例和启示: 出口掌握在谁的手中? 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企业构成如下图。外商投资企业占出口总值的74.2%。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所占比重达73.7%;国有企业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合计仅占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25.8%。外商投资企业居主导地位,独资化态势明显。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基本出口模式为“加工贸易+外商投资”,出口利益大部分被外商投资企业获得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2. 案例和启示: 这就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的所有权状况。这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战略的必然结果。这个战略带来的一个成果是巨额的外贸顺差,它既让许多国人感到自豪,又让外国人感到恐惧,更使他们有理由对中国的金融政策指手画脚。然而看一下《中国统计年鉴2006》提供的外贸顺差的构成(见图),就会发现,真正应该感到恐惧的是中国人自己。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3. 案例和启示: 中国的外贸顺差完全是加工贸易造成的,如果没有加工贸易,我们的外贸基本上是逆差。而加工贸易的主体控制在外资手里,这意味着由外贸顺差积累起来的大笔资金,其主人是国际资本。  用我们拥挤的国土、脆弱的生态环境、几近耗竭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力,为国际资本组装廉价产品,保障国际资本的利润,同时还给国际资本送上干预我国经济政策的口实和金融手段——这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战略的成果。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学家、法学家们在那里高倡产权理论,百姓们则在那里憧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4. 案例和启示: 思考: 1983年,国务院在《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中要求:“力争在前十年内把这些最核心的关键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回顾这20多年的历程,我们能得到哪些教益? 首先,装备需求是一个呈指数增长的巨大市场,这样的市场足以培育出一个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然而现实是:市场的主体控制在外资手里,装备制造业所有权的主体也控制在外资手里。20多年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引资偏好、“与国际接轨”的立法取向,将自己的装备制造业置于罕见的艰难处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振兴装备工业”,实际上能“振兴”谁?为装备工业制定的优惠政策,到底谁在受惠?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5. 案例和启示: 2005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山东丛林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个案例实在值得人们深思。 山东丛林集团是山东省龙口市的一家民营企业,从事建筑用铝型材加工。由于巨大的市场订单,它需要装备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当初,丛林集团打算与德国霍高文公司合作,那是世界最大的铝型材加工企业。然而德方开出的条件让丛林集团无法接受:  其一,德方控股51%,拥有合资企业的管理权,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由德方担任; 其二,德方拥有境外汇款权,不经董事会研究即可向境外汇款; 其三,重大事项由德方指定的6名科技人员研究决定,不必经董事会研究; 其四,必须使用德方商标。  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是因为德方心里有底:“万吨挤压机的技术只有德国人掌握,其他任何外国人都搞不了,中国人更搞不了!”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6. 出乎德国人意料之外的是,丛林集团转而向国内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形成了一个合作项目:丛林集团投资,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上海重型机器厂生产。当它们最终将万吨挤压机研发出来后,不但德国人不相信,连国内同行专家都认为不可能。他们的观点是: 出乎德国人意料之外的是,丛林集团转而向国内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形成了一个合作项目:丛林集团投资,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上海重型机器厂生产。当它们最终将万吨挤压机研发出来后,不但德国人不相信,连国内同行专家都认为不可能。他们的观点是:  “不要上了,万吨挤压机中国人做不了!”  “万吨挤压机,中国人就是做出来也不能用!” 而事实是:2002年12月8日,万吨挤压生产的首批铝材正式报关出口,并很快运抵丹麦玛斯基公司,成交额为600万美元。  2002年9月18日,在德国埃克森铝业展览会上,原德国霍高文公司谈判代表向丛林集团表示钦佩,同时表达了再次合作的愿望。  德国MIW金属工业制品有限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与丛林集团合资成立了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特大型工业铝型材为主营,专门从事地铁、轻轨车体及其部件、系统组件和功能模块等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全球铝业霸主——美国铝业公司则派员与丛林方面洽谈,欲联手吞并德国克鲁斯在中国的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称霸中国市场。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7. 启示: 这个案例给人的第一个启示是: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有骨气。“文革”结束后,在批判“唯意志论”的浪潮中,我们许多人的自信、自尊、自强精神荡然无存。连表面活性剂这样我们并不落后的领域,都被国际资本打得稀里哗啦。而人家的武器,不过是商业伎俩而已,毫无技术可言。丛林如果在德国人的傲慢面前直不起腰,就只能让对方在中国控股一个合资公司,从而垄断特大型工业铝型材制造设备的供应。 这个案例给人的第二个启示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核心的要素既不是外资的技术,也不是政府的优惠,而是丛林手中“巨大的市场订单”。没有这订单丛林将既无动力又无胆气投入新装备的开发。那些成天盯着外国人的腰包或政府的“有形之手”的人们,能否从中学到点什么? 这个案例给人的第三个启示是:需求方、设计方、生产方的合作。这种开发模式,值得认真品味。需求方出资金,设计方出技术,生产方负责实施,这本来是再自然不过的分工与合作。为何在我国竟成为不可多见的案例?我们有无数的专家热衷于翻译外国人的项目管理专著,为何不深入分析这类案例和它的反例。中国装备工业振兴之路,或许就在这无数的案例背后。 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28.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信息化带动、提升装备制造业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加快服务业发展 8、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10、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29.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根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 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路径

  30. 十七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促进

  31.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选择 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品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 促进生产模式转变 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节能、节材、 节水的机械产品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 现代机械制造服务业

  32. 新型工业化是在21世纪初期发展中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过程,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为占主要地位的过程。新型工业化是在21世纪初期发展中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过程,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为占主要地位的过程。 新型工业化具有两方面的特征:①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阶段,具有工业化的典型特征;②是在21世纪的新历史条件下的工业化过程,又具有与传统工业化不同的新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33.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目标体现在经济发展中,要吸取当代最新成果,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达到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的目标。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目标

  34.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在2000~5000美元。 ②产业结构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左右;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50%;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左右。 ③劳动力结构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30%左右; ▲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20%~30%; ▲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为40%~50%。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标准

  35. ④消费结构 ▲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降至30%以下。 ⑤外贸结构 ▲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在20%以下,制成品出口占80%以上。 ⑥技术进步贡献率 ▲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0%~55%,技术进步成为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标准(续)

  36. 2020年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预测 注:①1991~2000年 ②2001~2010年数 ③2011~2020年数

  37.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选择 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品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 促进生产模式转变 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节能、节材、 节水的机械产品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 现代机械制造服务业

  38. 我国多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

  39. 世界资源逐渐枯竭,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地球金属矿产只够100~300年;其中铁只够100~160年,钛、铜、银还不足50年。世界资源逐渐枯竭,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地球金属矿产只够100~300年;其中铁只够100~160年,钛、铜、银还不足50年。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的铁矿总储量为530亿吨,按目前的生产规模只可以供应 20年。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40. 水资源紧缺 2010年 人均水资源量 1976~1934m³ 2030年 人均水资源量 1706~1819m³ 人均水资源量1700 m³ 用水紧张国家

  41. 耕地资源紧张 1996年 2002年 我国耕地面积 19.51亿亩 我国耕地面积 18.89亿亩 2030年 人均1.57亩 我国耕地面积 15~16亿亩 人均1.47亩 人均1亩以下

  42. 2003年我国单位GDP的物耗和能耗都居高位

  43. 每万美元GDP的综合能耗比 = 1.8 2.5 4.9 8.7 倍

  44. 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高于GDP增速

  45. 制造业的能耗和制造业产品能耗合计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钢铁、乙烯、水泥及载货车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出19.5、20、31.3及55.2个百分点;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却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全国SO2排放量的67.6%是由火电站和工业锅炉产生的。制造业的能耗和制造业产品能耗合计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钢铁、乙烯、水泥及载货车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出19.5、20、31.3及55.2个百分点;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却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全国SO2排放量的67.6%是由火电站和工业锅炉产生的。 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

  46. 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来实现产值的高增长,既对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也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来实现产值的高增长,既对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也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效率;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基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47.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选择 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品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 促进生产模式转变 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节能、节材、 节水的机械产品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 现代机械制造服务业

  48. 2003年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11.69百分点。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2003年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11.69百分点。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

  49. 2003年若干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50. 从低端逐渐走向高端 发展中国家要在接纳转移中, 逐步从低端走向高端 从附加值低到附加值高 从模仿类比到自主创新 从外围技术到核心技术 关键在发展自主产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