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60 Views
永續能源願景與策略. 簡報人:葉珍羽 副理. 100 年 7 月 4 日. 簡報大綱. 1. 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2. 我國能源管理現況. 3. 我國政府單位推動措施. 4. 我國能源使用情況. 5. 氣候變遷的後遺症. 永續能源政策的未來展望. 6. 一、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國際能源總署 (IEA) 預測燃料使用量成長情形 至 2020 年,化石能源使用量將達到巔峰. Source: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一、二氧化碳排放持續成長.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成長
E N D
永續能源願景與策略 簡報人:葉珍羽 副理 100 年 7 月4日
簡報大綱 1 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2 我國能源管理現況 3 我國政府單位推動措施 4 我國能源使用情況 5 氣候變遷的後遺症 永續能源政策的未來展望 6
一、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 全球能源使用情形 •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燃料使用量成長情形 • 至2020年,化石能源使用量將達到巔峰 Source: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一、二氧化碳排放持續成長 •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成長 •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評估報告中,預估2030年間全球能源使用所排放二氧化碳將增加45.4%。其中增量的73%來自開發中國家。 • 化石能源使用持續成長,預估至2030年化石能源約占全球初級能源供給之80.4%。 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Source: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之發展趨勢 • 2008年6月行政院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 2009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能源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 • 立法院一讀審查「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1992 2004 2006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8 2009 1997年 行政院成立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大氣保護與能源 工作分組」 2004年 行政院永續會 因應氣候變遷 暨京都議定書 推動小組 • 2007年1月 • CNS ISO 14064-3 • 2007年7月 • 推動國家溫室氣體 • 登錄平台 2000年 召開 中美洲永續發展 整合性規劃會議 • 2009年6月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 及能源管理法」部分 • 條文修正案立院 • 三讀通過 1992年 行政院成立 「對外工作會報 全球環境變遷 工作小組」 國 內 2005年 召開第2次 全國能源會議 2002年 國家永續發展 委員會 國際環保組」 1994年 行政院成立 「全球環境變遷 政策指導小組」 1999年 行政院通過 『全國能源會議 結論具體 行動方案』 • 2008年1月 • 行政院環保署成立 • 溫室氣體減量 • 管理辦公室 • 2008年12月 • 溫減法一讀 2009年 召開第3次 全國能源會議 1998年 召開第1次 全國能源會議 • 2006年2月 •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 2006年4月 • 召開全國永續發展會議 • 2006年6月 • 成立經濟部 • 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GOMOEA • 2006年7月10日CNS ISO 14064-1 • 2006年8月24日CNS ISO 14064-2 • 2006年7月召開 • 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 2008年6月 • 行政院院會通過 • 永續能源 • 政策綱領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國內現況分析-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比高 • 自有能源貧乏,99.37% 依賴進口,能源供給平均年成長率約4.92% • 2009年能源供給量138.06百萬公秉油當量,其中化石能源占90.89 %,石油即占51.82%,煤炭占30.45%,天然氣占8.62%,核能發電占8.72% ,水力發電占0.26%,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占0.06%,太陽熱能占0.08%。 核能 天然氣 年平均成長率 1989-2009年能源結構 石油 石油 煤炭 煤炭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國內能源供給與能源消費(1989~2009)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各部門燃料燃燒溫室氣體CO2排放 • 1990年至2009年各部門CO2排放平均成長情況,依序為服務業6.5%、住宅5.4%、工業4.0%、運輸為3.3%、能源部門(自用)3.1%,而農業則衰退1.0%。 • 2009年部門總CO2排放(239,615千公噸)較2008年(252,042千公噸)低,衰退4.9 %。歸納主因,為工業衰退7.6%造成。 各部門燃料燃燒CO2之排放趨勢 各部門燃料燃燒CO2之排放占比演變圖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國內現況分析-CO2排放量逐年成長 • 台灣CO2總排放量自1990至2009年間逐漸成長,年均成長率為4.1%。2008年首度呈現衰減4.1% , 2009年亦衰減4.9% 。 • 2008年我國能源使用CO2排放量為264.29百萬公噸,占全球 0.9%,排行全世界第22名,人均CO2排放量 11.53噸,排行全世界17名。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我國2007-2008年溫室氣體排放狀況跨國比較 • 2007年與2008年全國CO2排放總量分別為276、264百萬噸,排行世界皆為第22名 • 2007年與2008年人均CO2排放量分別為12.1 、11.5噸,排行全世界分別第18 、17名 資料來源:IEA,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0 edition)。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台灣溫室氣體管理面臨問題與挑戰 1.問題 (1)台灣99%的能源為依賴進口,其中化石能源占比高達91%。 (2)國際能源價格巨幅波動,影響台灣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3)溫室氣體CO2排放量逐年成長,減量成果不如預期。 2.挑戰 (1)降低化石能源依存度如何妥適的建立永續能源的供應體系。 (2)提高能源效率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上,強化各個部門節能減碳的誘因,並引導產業結構朝向低碳化、知識化、高質化。 (3)能源結構合理化與能源市場的自由化如何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的機制,開放能源市場的同時,如何兼顧國家競爭力。 (4)發展有效、乾淨及穩定的能源 如何在有效運用相關資源以開發展最多替代能源。
二、我國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現況 • 國家節能減碳總目標 • 節能目標 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 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並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 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 減碳目標 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 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三、政府單位推動節能減碳方向及措施 • 節能減碳政策-永續能源政策原則-「二高二低」
三、政府單位推動節能減碳方向及措施 • 溫室氣體減量法相關法規制度 • 部會法規競合分析(減碳四法) 溫減法與能源法規關聯性示意圖
三、政府單位推動節能減碳方向及措施 • 推動及建置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及管理機制 擴大天然氣 使用 • 擴大天然氣使用,提高燃氣發電容量因數及增設新燃氣電廠 • 2005~2008年,達760 ~927萬噸天然氣使用量 加強推動 再生能源 • 包括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生質能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裝置總量,自2005年 2,650MW,至2008年增至2,968MW • 電價調整方案分別於2008 年分兩階段實施,累計調幅為25.2% • 2007 年1 月起正式實施汽柴油浮動油價調整機制、國內低硫燃料油浮動油價調 整機制及國內液化石油氣價格每月檢討調整機制 能源價格 合理化 節能減碳措施 • 降低輸電線路損失: 2008年底止,累計為4.75%(線損目標為5%) • 提升能源效率與節約能源:成立全方位節約能源中心,與7大集團便利商店 • 簽署自願性節約能源合作意向書 • 持續推動民營電廠開放 • 大幅降低石油輸入業者進入市場門檻 • 輔導能源產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及推動自願減量協議計畫等能力建構
國內產業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現況 溫室氣體登錄平台整合作業 環保署規劃及建立一致性之盤查程序及方法,俾瞭解國家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及排放現況,作為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配額的分配參考,成為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查證及公開之平台 第一階段 統一各部會盤查入口,已於97年6月完成整合 第二階段 建立統一盤查登錄表及統一資料庫,已於99年1月20日正式上線 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管理架構 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資料庫架構
民 眾 節省用電減少電費 245.43億元 節電而享受電費折扣金額126.05億元 減少用電量 81.65億度 環 境 台電公司 減少CO2排放量 517萬公噸 減少燃料成本 285.61億元 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實施成效 「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 • 促進全民節電之推動,經統計97年7月至99年7月電費折扣措施實施成果,總節電度數約為81.65億度。 • 相當於節約高雄市全部住宅用戶2.2年的用電量(36.5億度),高於台北市全部住宅用戶1年的用電量(75億度) 。 資料來源:台電公司
全國用電量變化趨勢圖 2008年用電量較2007年減少1% 2009年用電量較2008年減少4.2% 全 國 人 均 用 電 量 (單位:度) 全 國 用 電 量 (單位:億度) (年) 資料來源:台電公司,用電量包括台電售電量及用戶自用發電量。
全國生活用水量變化趨勢圖 全 國 每 人 每 日 生 活 用 水 量(單位:公升) 2008年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較2007年減少1.8% 2009年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較2008年減少1.1% (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2010.4.22),「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係指國民一天生活中所需之平均實際所需用水量,包括台灣自來水公司一般用水量加上機關用水量及優惠用水量;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家庭用水、機關用水、營業用水(扣除工廠用水)加上學校用水之用水量。
2008年燃料燃燒排放CO2,較2007年減量4.1%,為20年來首度呈現的負成長2008年燃料燃燒排放CO2,較2007年減量4.1%,為20年來首度呈現的負成長 2009年燃料燃燒排放CO2,初步計算較2008年減量約達4.9%,再度呈現負成長 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量趨勢圖 • 我國2008年燃料燃燒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之年成長率首度呈現負成長(-4.5%),排放總量成長率為-4.1%。原因為: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措施、油電價格合理調整後實質反應能源需求減緩現象及全球性金融風暴造成經濟衰退等因素
歷年non-CO2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 Non-CO2排放總量 • 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 CH4排放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推測其因:發揮垃圾減量效果、推動廢棄物零掩埋政策、沼氣處理與鼓勵沼氣回收發電等 • N2O排放主要來自農耕土壤排放,大致呈現持平趨勢。 • 含氟氣體(HFCs、PFCs、SF6)整體排放量近年亦呈現持平趨勢。
2008年占比 CO2排放趨勢及減量現況 • 2008年能源部門燃料燃燒CO2排放占比(含電力消費) • 2008年燃料燃燒CO2排放量較2007年減少4.1% (2009 年減少達 4.9% ),其中以能源工業(-8.5%)、製造工業(-4.6%)及運輸業(-5%)減少較多。 • 分析2008年燃料使用量而言,進口燃料煤、車用汽油、航空燃油及燃料油用量減少,天然氣使用量增加。 • 原因為:政府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政策措施、我國油電價格合理調整後實質反應能源需求減緩現象、加上全球性金融風暴造成經濟衰退等因素。 22 資料來源:能源局
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10年9月公布全球2008年能源統計資料國際能源總署(IEA)於2010年9月公布全球2008年能源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IEA/OECD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09 & 2010 Edition
過去一百六十年間大氣溫度變化 溫度不斷上升! 2009年 資料來源:Climatic Research Unit http://www.cru.uea.ac.uk 24
極端氣候造成災害損失 極端氣候造成的氣候相關災害增加,全球經濟與保險的損失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1950-2009)。 Münchener Rückversicherungs-Gesellschaft, TOPICS GEO Natural catastrophes 2009 Analyses, assessments, positions, February 2010
北極冰層將於2020~2037年前完全融化! 資料來源:鄔乃可 26 美國航太總署(NASA)地球歷年【北極衛星空照圖】
極端氣候:水深 2010.8 巴基斯坦水患 資料來源:鄔乃可 持續1個月的水患巴國1/5仍泡水 ,造成巴基斯坦全國1539人死亡,多達2千萬人受到波及,是巴國史上最嚴重的天然災害。急性痢疾已經超過20萬四千,皮膚病也有26萬三千人, 20多萬人急性呼吸道感染,還有數千人罹患瘧疾。高溫飆到55度,災民搶糧食。 8/23/2010
極端氣候:火熱 • 巴西乾旱林火燒不停, 3萬825處地點著火,比去年多出1倍火災,3個月沒下雨和空氣濕度低是引發火災的主因(8/18)。 • 玻利維亞森林大火全國進緊急狀態,火場的數目多達兩萬五千個著火點,相當於整個台灣42% (8/20)。 • 史上最大面積森林大火吞噬加拿大,強風與帶電風暴不斷引發新的火警(8/22)。 橫掃葡萄牙的夏季野火今天燒進3座自然公園本月初在1個週末就收到1000起火災報案,創今年新高。8/12/2010 中央社 資料來源:鄔乃可
台灣-莫拉克風災 從「八八水災」省思氣候變遷重要性 莫拉克颱風釀成「八八水災」,是台灣繼民國48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水患,所帶來的雨量,是台灣百年罕見,中央氣象局的預測,從原本600毫米上修到2700毫米以上,這次天災是否與全球氣候變遷有關?探討這些年來氣候變遷、聖嬰現象與溫室氣體的排放等,是否使得我們所面對的大自然越來越不一樣?在面對日益劇烈的氣候變遷,將來我們如何與環境共存? 29
台灣-梅姬風災 • 2010 年10 月 21 日,梅姬颱風水洗大半個宜蘭,在平地的降雨紀錄,比莫拉克帶給平地的雨勢更猛烈,蘇澳在當天的時雨量達到181毫米,灌破設站紀錄;單日雨量衝上939毫米,刷新莫拉克降在台東大武的808.5毫米;從凌晨零點到晚間九點,累積雨量已達1,182毫米。
「溫室效應」 ○正常 ×異常 玻璃 太陽光 太陽光 熱 對 流 地面 熱對流被過多的二氧化碳阻止 室內溫度上升 熱對流持續運作 溫度正常調節
主要溫室氣體有哪幾種? 石油、煤等石化原料的燃燒 工業製成品(如:冷媒) 農業活動 二氧化碳 氧化亞氮 氫氟碳化物 GHG 工廠製程、半導體製造 半導體製程 六氟化硫 全氟碳化物 甲烷 化糞池、燃燒氣體
全方位部門節能減碳行動 「節能減碳」主要行動計畫 • 由標竿型計畫中,擷取與民眾息息相關及型塑低碳社會與發展低碳經濟具深遠影響項目,作為「節能減碳年」之主要行動計畫。 (一) 推動再生能源新紀元計畫 (二) 降低發電系統碳排放 (三) 推動智慧電網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四) 建構低碳社區 (五) 打造低碳城市 (六) 建設低碳島 (七) 營造綠色消費潮流,型塑節能減碳生活( 主要行動 計畫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低碳產業( 八) 推動產業節能減碳 ( 九) 推動綠能產業旭升方案 低碳運輸(十) 建構智慧便捷低碳運輸系統 (十一) 建構人本導向之交通環境 ( 十二) 全面提升新車效率水準 (十三) 獎勵電動汽、機車上路 低碳建築 (十四) 普及綠建築 (十五) 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 建構全民節能減碳風潮 (十六) 深化節能減碳教育 (十七) 全民節能減碳溝通與宣導 (十八) 節能減碳績效指標發布與評比競爭機制規劃
氣候變遷國家適當減緩行動架構 氣候變遷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 建構法制基礎 落實部門減量 善用市場機制 強化教育宣導 促進國際合作 優先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立法工作,作為本方案之核心要素,並結合「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稅條例(草案)」 等相關法令,奠定依法行政基礎 推動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措施,藉由從下而上的方式,推估其減量成本以推行優先減緩措施,落實具體行動。 適時反映能源成本及減碳支出,促使能源價格合理化;推展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碳權抵換交易等機制,使責任業者以最高成本效益方式執行減碳工作 凝聚公民意識,紮根氣候變遷環境教育,推行節能減碳新生活運動。 積極拓展國際氣候變遷合作交流,參酌各國成功溫減制度經驗、低碳技術及綠能科技、大氣觀測/風險管理/衝擊調適等作為,提昇我能力建構。
節能減碳 低碳社會 減量 低碳 調 適 低碳新政 我國立法政策工具 • 推動減碳四法,包括:「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及「能源稅條例」(草案),其中「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立法及「能源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已分別於新政府執政2009年間完成。 • 能源管理法 • 效能標準 • 管理能源使用總量 • 能源開發技術研究及 節能技術獎勵補助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 促進能源結構改變 • 再生能源獎勵補助 透過獎勵補助方案及躉購電價的設計,增加再生能源使用及民間投資再生能源發電的誘因,促進能源結構調整並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要求各種車輛及電器產品持續提升能源效率標準,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 能源稅條例 • 源頭徵收 • 達成消費行為改變 •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 鼓勵先期自願減量 • 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 (含減量目標) • 排放量管理 • 效能標準 • 總量管制及交易 • 綠色採購及教育宣導 減碳四法互補性示意圖 35
溫減法生效前 Stage I Stage II Stage III 強制盤查登錄 自願減量 自願盤查 登錄與減量 效能標準 抵換交易 總量管制 抵換交易 分配減量責任予各 排放部門主管機關 ,再分配給排放源 指定一定 規模排放源 規範既存及新設排放源 對象 排放源 自願參與 排放額度抵換 碳中和/碳足跡 效能標準抵換 環評抵換 • 1.國內碳權取得認可 • -先期專案 • -國內抵換專案 • 2.國外碳權取得認可 • -公約機制下的CERs(單邊CDM) • 碳權來源 • -國內抵換專案 • -單邊CDM • -後京都協議認可之抵換專案 建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基礎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 台灣減量目標: • 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2020):回歸2000年排放水準(221百萬公噸CO2) • 2005年(2025):總排放量限制於361百萬公噸CO2(約需減排1.7億公噸) •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推動策略 • 1998年的「全國能源會議」 • 2005年的「全國能源會議」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措施 • 1998年的「能源會議」:以因應政策與措施為主軸,屬於「Top-down」規劃模式: • 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調整能源政策與結構、調整產業政策與結構、提升能源效率與發展能源科技 • 制定188項行動方案:40項(21.3%)為實質減量策略,148項(78.7%)為能力建構 • 經建會負責管考:已完成164項,達成率87.2% • 2005年的「能源會議」:以部門減量措施為規劃主軸,屬於「Button-up」規劃模式 • 建立行政管理機制: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法、新設排放源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建立產業部門溫室氣體盤查 • 制定191項行動方案:58項(30.4%)為實質減量策略,133項(69.6%)為能力建構 • 針對上述行動方案制定每季部會內檢討會議、每年部會間檢討會議、以及每三年舉辦擴大檢討會議
台灣主要能源政策 • 穩定能源供應:發展再生能源及擴大天然氣使用 • 發展替代能源:推動酒精汽油與生質柴油 • 提高能源效率: • 提高能源價格:油品價格調整、電價合理化 • 高效率發電設備:提高燃煤機組熱效率、推廣汽電共生 • 節約能源 • 政府部門用電零成長 • 能源查核與溫室氣體盤查 • 推動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性節能與二氧化碳減量協議 • 推動能源服務業 • 輔導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 發展節能設備產業 • 發展潔淨車輛產業
2005年六大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性節能協議與執行現況2005年六大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性節能協議與執行現況 單位:萬公秉油當量/萬公噸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200703/20)
能源資訊相關網站 能源網站:經濟部能源局 能源期刊:能源局能源報導 能源網站:工研院能資所 http://www.moeaboe.gov.tw/ http://www.tier.org.tw/energymonthly/ http://www.erl.itri.org.tw/
結論 1.1970年代期間連續發生兩次全球性的能源危機,中東國家石油禁運,及隨後突然上升的石油價格。幾乎所有人均認為能源攸關他們的健康、福祉、生活方式和經濟。許多人甚至認為,能量及能源的取得是天經地義的事。問題是「資源有限、需求無窮」,在此情況下如何將有限的資源進行最適切的分配,以及開發更多再生能源變成不可遲疑的工作。 2.節約能源及節能減碳是從日常生活中就可做的,從小地方著手,也可以進一份一己之力,為地球種下綠色種子。
參考資料 1.我國溫室氣體管理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蕭慧娟,99.12.14。 2.節能減碳教育宣導資料,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100年。 3.2010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經濟部能源局,99.04。 4.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政策分析李堅明,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能源技術服務專業人員訓練班演講,2007.03.26。
打造優質低碳臺北市 建國百年 獎金百萬 家戶節能抽獎活動 • 每階段總獎金100萬元,另參加第一~三階段未中獎者,可持續參加「百萬大獎」抽獎。 (1人獨得獎金百萬) 每階段169個獎金獎項、3台變頻冷氣喔!! 活動期間: 100.05-100.10 活動三階段: 第一階段:100.05-100.06(預計7月抽獎) 第二階段:100.07-100.08(預計9月抽獎) 第三階段:100.09-100.10(預計11月抽獎) 活動辦法: 電費收據載明「用電種類」為「表燈 非營業用」,活動期間電費收據,較去年同期之「省電比例」達10%(含)以上者。 豐富獎項: 1.獎金百萬 2.日立節能標章變頻分離式冷氣 (每階段3組,不含安裝) 參加方式: 將填寫完之電費收據正本或列印電子帳單,放入標準信封中郵寄至「臺北郵政第49-55號信箱」,並於信封註明參加「建國百年 獎金百萬」家戶節能抽獎活動。 活動網址 http://www.ftis.org.tw/energyformoney/about.htm
打造優質低碳臺北市 正確範例 建國百年 獎金百萬 家戶節能抽獎活動 參賽說明 省電比例達10%以上
打造優質低碳臺北市 建國百年 獎金百萬 家戶節能抽獎活動 參賽說明 填寫參加人資料並寄回正本。 交送完整整份電費單。
打造優質低碳臺北市 錯誤範例 建國百年 獎金百萬 家戶節能抽獎活動 參賽說明 省電比例未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