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74 Views
技職體系高職課程新趨勢. 屏東科技大學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前言. 一、 當前我國學校所修習的許多知能,有未 能連貫(過度重疊,不當跳脫或不合邏 輯)的現象。 二、 希望此一體系的課程能更連貫、統整 和適切,產出更有機、更優質的課程。. 當前技職學校的課程問題. 一、職校課程在需兼顧就業和升學下擴張而超越了學生能力範圍。 二、各學校層級之間的課程與教學因設計不當產生縱向銜接不良。 三、不同科系和同一科系之間的課程之間需有更好的橫向統整或關聯。 四、技術和實務課程的質量和專業職場需求落差變大。.
E N D
技職體系高職課程新趨勢 屏東科技大學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
前言 一、當前我國學校所修習的許多知能,有未 能連貫(過度重疊,不當跳脫或不合邏 輯)的現象。 二、希望此一體系的課程能更連貫、統整 和適切,產出更有機、更優質的課程。
當前技職學校的課程問題 一、職校課程在需兼顧就業和升學下擴張而超越了學生能力範圍。 二、各學校層級之間的課程與教學因設計不當產生縱向銜接不良。 三、不同科系和同一科系之間的課程之間需有更好的橫向統整或關聯。 四、技術和實務課程的質量和專業職場需求落差變大。
五、重視技能檢定,出現窄化技職教的副作用。五、重視技能檢定,出現窄化技職教的副作用。 六、雇主期望技職學生有更好的工作態度和習慣。 七、技職學生需充實一般素養,以提昇終身學習能力。 八、技職學生需有全人教育的課程。 九、科技需融入於課程、運用在教學。 十、教材因投資不足以致質量不當或缺乏。
修訂緣起 • 科系一貫的需求—學生進路的暢通。 • 課程一貫的需求—教育資源的善用。 • 科系整併的需求—培育供需的釐清。 • 類科進路的思維—學以致用的擴展。 ※跨世紀技職課程 →技職一貫課程→技職體系課程。
規劃目的 一、希望改善技職學校課程的銜接性、統 整性和適切性。 二、優質的技職課程應能經濟有效地培養 學生生活適應、就業發展和繼續進修 的能力。 三、符合生活世界、業界職場和上級學 校的需求。
修訂時程 • 準備期(87年~88年) • 規劃期(89年~90年) • 課程模擬期(91年) • 課程調整期(92年起) • 公布(94年) • 實施(95學年度)
技職體系課程職群 • 將目前七類70科整並為17群 1.機械群 9.餐旅群 2.動力機械群 10.水產群 3.電機與電子群 11.海事群 4.化工群 12.護理與保育群 5.土木與建築群 13.醫事與藥理群 6.商業與管理群 14.藝術群 7.農業群 15.設計群 8.家政群 16.食品群 17.外語群 *紅色部分無高職層級
技職新課程特色 1.科別的統整與簡化—70科整併為17群。 2.上下銜接的一貫化—含科系及課程的銜接。 3.學校本位課程的落實—校訂科目節數比率增加。 4.學校資源的整合—由科本位提升為校本位。
家政群暫行綱要特色 • 發展家政群各層級人力所需的專業能力,細分家政、服裝、美容、幼保四面向分別探討;再依一般與專業能力三個層級、四個面向的交集,確認出家政群共通的核心能力。 • 具有家政特色,以為「人」服務為主。建構溫馨人性、健康、具美感的服務。 • 能力導向課程設計本著業界本位標準導向的技職教育改革,重視能力標準分類分級,建構畢業生使其兼具基礎、職場、就業與科技等能力。
家政群暫行綱要特色(續) • 符合人才培育目標每一個科系都確認出擬培育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工作、職務或角色。 • 課程之自主性除核心課程外,各系科之專業能力則經由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必、選修科目,結合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社區、家長和學生需求的課程。 • 因應社會快速變遷、科技的發展、政治經濟的變動,思考解決途徑。
新舊課程差異 • 修正理念:1.以群為課程發展單位。2.減少部訂必修科目。3.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擴大學校課程自主權。4.兼顧升學與就業的進路目標。
群類別: 以群為規劃單位,並重新劃分所包含之科別。現行科別:家事類新 課 程:家政群 • 科別:食品科移至食品群規劃、室內設計科移至設計群規劃 。現行科別:家政科、幼兒保育科、服裝科、食品科 美容美髮科、室內設計科新 課 程:家政科、幼兒保育科、服裝科、 美容美髮科 欲歸屬家政群之新設科別,須涵蓋家政群之部訂必修課程,並依照職業學校法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
課程綱要編定基本架構 1.現行課程另外編制「職業學校各類科課程標準總綱」。 2.標題部分為「課程綱要」,不再是一個標準,將課程設計之自主權下放教師。 3.教育目標以「群」為主,過去以「科」為主。 4.過去提供「校訂參考科目」,新課程將彈性交由學校發展各校特色。
課程架構 1.部訂科目比例降低,學校自主性增加,可自行發展學校特色 2.新課程綱要72-80學分包含體育、健康與護理及國防通識學分。 3.新課程包含後期中等課程教育共同核心48學分。
校訂科目參考表 1.現行課程綱要提供校訂參考科目參考表,而本次之課程綱要修訂,希望學校能夠發展校本課程,並擴大教師課程設計之自主權,因此並未規劃校訂科目之參考表。 • 基本設備 1.部訂群核心專業科目規劃「綜合教室」,其設備有長條桌、學生椅、電腦及週邊設備、網路及多媒體設備、視聽設備、櫥窗展示櫃及高腳椅、書櫃等。 2.各校訂科目之基本設備由各校依科目內容斟酌規劃。
新課程公布後學校當務之急學校發展本位課程 成立校級、群級、科級三層級之課程修訂組織,分別負責各層級之課程訂定工作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目標 • 進行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具體而言,有下列五項目標: • 落實技職體系課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精神。 • 建立以校、群、科為整體的課程架構。 • 設計發展學校本位之重點特色課程。 • 平衡專業與通識之全人化教育的課程規劃。 • 設計學生生涯規劃導向之課程與其對應之課程。
○○科教學研究會 ○○科教學研究會 ○○科教學研究會 學校本位課程組織架構 課程委員會 課程委員會 課程規劃小組 課程規劃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OO學群課程研究小組 ○○科教學研究會 ○○科教學研究會 ○○科教學研究會
SWOT分析 訂定學校目標 發展課程架構及教學科目與學分數 結果與意見調查 評鑑 修正課程 研訂教學綱要 編選教材(含教學資源) 實施教學 課程發展模式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 1.檢視產業發展特色、產業結構的變遷及未來五年之後,是否仍有該產業需求。 2.參考報章雜誌或人力求才網站廣告,列出該科畢業生可擔任之工作名稱。 3.依「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列出該科可從事之小類名稱。 4.分析三個代表性工作內容,列出職責與任務,並將所需之職責與任務分為一般能力與專業能力兩類。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續) 5.整並共同的工作職責與任務 6.分析欲達成代表性工作任務所應具備之一般知能。 7.分析欲達成代表性工作任務所應具備之專業知能。 8.彙整一般及專業知能,並填入適當之科目名稱。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續) 9. 考慮師資、設備(含現有、增添或統整其他科系設備) 10.考慮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並依學生學習之順序性、邏輯性、連慣性、完整性等特性,擬定綱要名稱或單元名稱及確立教學目標。 11.針對所發展之課程,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精神加以評鑑。
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常見之缺失 • 各階段工作的連慣性不足。 • 誤解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僅為校訂科目之研訂。 • 部訂課程綱要之彈性空間未充分運用。 • 誤解學校發展目標為部訂的職校教育目標。 • 一般科目和專業科目(含實習科目)均衡性欠缺。 • 參與成員普及性不足。 • 校定選修科目應符合學生就業、升學及適性發展的需求,不應有所偏頗。
學校本位課程可能遭遇困難 一、學校生態與文化調整 二、教師的信念與行動 三、學校缺乏對課程規劃與發展 的認知 四、缺乏課程評鑑與視導的機制
技職體系課程落實注意事項 • 群課程是否能符合技職體系課程規劃的精神? • 校本位課程的規劃是否完善?能否符合產業及學生需求? • 類、科及科目內容是否整合? • 教材、教法是否一貫? • 其他相關配合措施及法令是否周延?
學校本位課程成功的要件 • 集體智慧的投注 • 一致共識的達成 • 團隊精神的凝聚 • 整體心力的結合
新課程相關資訊 • 資訊網站查詢、下載及電子報。 • 課程說明會及公聽會。 • 參加教師研習等活動。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 1.校本位之輔導 • 規劃到校輔導機制,協助各校發展本位課程。 • 辦理宣導活動,讓學校、教師瞭解本位課程內涵,以利學校特色之發展。 • 規劃建議校訂參考科目及學分數,提供各校參考。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2.課程之輔導 • 挑選有意願之學校(預計家政、服裝、美容美髮、幼保各一~二校),從科目訂定、課程表單、課程內涵範例發展、課程檢核、評鑑等,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研究,以作為家政群各校發展課程之參考。 • 配合新課程公佈,規劃辦理課程發展職能研習。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3.教材之輔導 • 鼓勵教師自行發展教材,並與出版社洽談出版事宜,以設計適合學生之教材。 • 對於稀有教材,除了中心協助發展外,可協助並輔導學校教師研發稀有科目之教材。 • 制訂相關教材研發獎勵辦法,以鼓勵教師撰寫教材。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4.進修之輔導 • 視教育部經費之核定,規劃辦理短期(一、二天)或暑期家政群部定核心專業科目之教師研習,研習科目如下:家政概論、家庭教育、色彩學、衛生與安全、人際溝通、行銷與服務、法律與生活、家庭經濟與消費,以及生涯規劃等科目,提供教師專業之發展。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5.教學之輔導 • 規劃辦理教師教學相關研習,配合新課程實施,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 透過教師教學觀摩,增進教師教學知能。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6.資訊之輔導 • 蒐集教師設計之教材、教案、多媒體教材等,並建置教學資料庫,以供教師教學之參考。 • 建立人才資料庫,供學校發展課程諮詢服務。 • 充實網站資料,提供教師、學生參考。 • 持續蒐集家政、服裝、美容美髮、幼保以及教育等相關領域之書籍、期刊、研究報告等。 • 透過電子報,提供教師專業及教學相關資訊。
中心可協助辦理事項(續) 7.協助教師事項 • 推廣校際聯盟,提供各校教師意見交流之機會與場所。 • 提供多元之諮詢(電話、E-MAIL、網站客問答等)管道,以解決學校及教師之疑惑。 • 聯絡電話:08—7703202轉7652 • E-MAIL:hec@mail.npust.edu.tw • 網址:http://tve.npust.edu.tw/NPUST/tverc/housewiWeb/index.htm
相關網站 *教育部技職司網站:http://course.tvc.ntnu.edu.tw/ *技職體系課程網站: http://course.tvc.ntnu.edu.tw/ *屏科大技職中心:http://tve.npust.edu.tw/npust/tverc/mainWebRoot/index.asp *屏科大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http://tve.npust.edu.tw/npust/tverc/housewiWeb/index.htm
中心聯絡方式 *住址: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一號家事類課程發展中心 *屏東科技大學家事類課程中心e-mail:hec@mail.npust.edu.tw *聯絡電話:08-7703202轉7652 *傳真:08-774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