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长江 -- 滚滚长江东逝水

长江 -- 滚滚长江东逝水. 长江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 六千三百多公里 (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 6403 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 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 居世界第 3 位 。长江 干流 通航里程达 二千八百多公里 ,素有 “ 黄金水道 ” 之称。. 概况.

amos-bishop
Download Presentation

长江 -- 滚滚长江东逝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 长江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居世界第3位。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2. 概况 •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青、藏、 川、滇、 鄂、湘、赣、皖、苏、沪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有岷江、乌江、湘江、赣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在四川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

  3. 长江航道环境基本特征(水文、气象) • 一水文长江干线6、7、8、9四个月为洪水期,水位高,流速大;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低,流速小,航行条件差;4、5、10、11四个月为中水期,水位适中,为全年航行条件较好的时期。 • 二气象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地形变化大,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长江上游地处我国西部,受多重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大,有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阴雨、雷暴、冰雹、高温和大雾等气候灾害;长江中游段地处我国中部,绝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温度、降水、风和雾都对通航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下游地处我国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长江流域气候的一般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4. 长江港口发展改革30年 • 从1958年至1965年,改建和新建泊位近60个,码头岸线总长2600余米,年吞吐量从80万吨增长到210万吨。 • 在文革期间,长江全线各港共改造和扩建了207个码头泊位;岸线总长度,由1965年的9288米,发展到1975年的17534米;装卸机械台数,亦由1965年的1487台,发展到1976年的3094台;还分别轻重缓急,改造了139个小港站。 • 至2008年底,长江干流万吨级以上(含万吨级)泊位,已达到260个。

  5. 长江港口的吞吐量 • 从解放初的1949年至1960年共11年,均是逐年增长的。 • 但从1961年至1963年受大跃进后遗症的影响,吞吐量逐年下降。 • 从1964年至1966年,港口吞吐量又开始回升。 • 1976年“文革”结束那一年,长江港口吞吐量只有5178万吨,比1960年的5248万吨还少70万吨,倒退了16年。 • “文革”结束的第二年1978年长江港口的吞吐量就比1976年增加3000万吨,增长57%。 •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港口的吞吐量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至2008年,每年递增1亿吨以上。 • 2008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15亿吨,为1949年的440万吨的230倍,为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8171万吨的12倍。已超过美国密西西比河全部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6. 长江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长江港口开始发展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从2002年起年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从此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随着沿江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发展前景可观。据有关方面预测,根据沿江地区集装箱的生成量,2010年和2015年,长江干线港口(不包括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可分别达到800万标准箱和2200标准箱。

  7. 长江港口的对外开放。 • 长江港口对远洋国轮开放。 • 长江港口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 2008年底长江港口对台湾轮船开放。

  8. 与国际四大运河的比较

  9. 长江运河进入最枯期 2007年1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长江镇江段、苏南运河镇江段水位均到了一年中的最枯期,海事部门已采取措施,确保长江、运河安全畅通。 市水文水资源局昨天对长江镇江段水位观测显示,高潮位为3.2米,低潮位仅2.2米;苏南运河谏壁观测点闸内水位在3.2米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略微偏低。长江镇江潮位站华站长说,一般情况下,长江水位在一年中的1月底至2月初为最低时期,最低水位约2米左右,目前的水位对长江、运河航道运输和通行将会带来一定影响。镇江海事局交管中心唐先生告诉记者,海事部门已对大型船舶采取海巡艇护航措施,一旦有大型船舶进入长江镇江段,海巡艇就赶到现场,在前面“开道”,请中小船舶避让,空出尽量宽的水域给大型船舶,防止大型船舶搁浅,从而确保长江畅通。为应对枯水位,镇江地方海事局严格控制超大、超宽、超吃水船舶进入苏南运河及丹金溧漕河航行;对大型船舶(队)和危险品运输船舶(队)实施海巡艇护航;电子视频监控中心对航行于运河镇江段的船舶实施24小时控制及引导。(冷松明 干光磊 林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