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1 Views
閱讀教育. 學校概況. 97 年創校,於 100 年 8 月 1 日正式招生。 學區 位於重劃區,近年來交通發達,機場捷運 A7.A8.A9 三站都在 林口 台地 上,外來人口快速成長,新建案很多,建案陸續完工,外來 人口 進駐 居住增多,社區屬新社區合型態,民眾以工、商混合型態為主 , 有數 棟大型集合式住宅林立,屬年輕新成立社區。居住水平屬中 高等 消費 型態,又有『林口工一工業區』專區成立,學生人數增長很多 , 目前 班級數已超過學校規劃原量體 。. 一、學校閱讀組織與運作. 閱讀推動小組成員與執掌. 一、學校閱讀組織與運作. 定期召開會議.
E N D
學校概況 • 97年創校,於100年8月1日正式招生。 • 學區位於重劃區,近年來交通發達,機場捷運A7.A8.A9三站都在林口台地上,外來人口快速成長,新建案很多,建案陸續完工,外來人口進駐居住增多,社區屬新社區合型態,民眾以工、商混合型態為主, • 有數棟大型集合式住宅林立,屬年輕新成立社區。居住水平屬中高等 • 消費型態,又有『林口工一工業區』專區成立,學生人數增長很多, • 目前班級數已超過學校規劃原量體。
一、學校閱讀組織與運作 • 閱讀推動小組成員與執掌
一、學校閱讀組織與運作 • 定期召開會議 討論本學年度閱讀計畫
一、學校閱讀組織與運作 • 閱讀計畫 閱讀環境建置 愛閱頭湖 頭湖文采正飛揚 閱讀閱有趣 讓想像飛起來 • 充實圖書館設備 • 圖書設備資訊化、自動化 • 佈置閱讀及讀報櫥窗 • 人力資源(圖書志工、小志工) • 班級圖書角 • 主題書展大樂透 • 行動圖書館 • 頭湖愛閱王 • 班級閱讀課 • 圖書館利用教育 • 閱讀護照(勇闖書海、挑戰百閱) • 讓書去旅行(好書交換) • 趣味閱讀學習活動 • 班級共讀 • 大家來讀報 • 親子共讀 • 故事媽媽(爸爸) • 故事小DJ • 故事接龍大進擊 • 閱讀心得寫作 • 作文教學 • 文章投稿 • 頭湖愛閱報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圖書館平面配置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建立圖書室自動化系統,落實圖書設備管理 資料檢索區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圖書大、小志工協助借、還書,整理書籍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圖書館利用教育— 志工向小一新鮮人介紹圖書館環境以及使用規則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每週二晨間志工講故事」 • --於每學期初招募志工,鼓勵 家長參 與學校活動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圖書館之利用率及圖書借閱率 下課時間,圖書館總是很熱鬧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圖書館之利用率及圖書借閱率 • 99學年度總借閱冊數為26750冊,平均每位學生約34冊。 • 經過一年的努力與推動,與去年同期借閱率相比,今年已有提升。
二、閱讀環境設備與資源整合 • 結合資訊科技進行網路交流與閱讀活動 教師利用班網進行親師閱讀活動交流
三、教師班級閱讀經營策略規劃與成效 • 於班親會進行宣導
三、教師班級閱讀經營策略規劃與成效 • 班級閱讀課: • 每班排定圖書館使用時間(各一節) 給孩子翻開書頁,開啟通往世界之窗的機會
三、教師班級閱讀經營策略規劃與成效 • 教室閱讀環境 教室圖書角
三、教師班級閱讀經營策略規劃與成效 • 利用教室空間分享閱讀心得
三、教師班級閱讀經營策略規劃與成效 • 辦理研習增進教師推行閱讀知能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愛閱王」--鼓勵學生借閱書籍 看看我有沒有擠進排行榜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高年級閱讀筆記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閱讀紀錄小書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創作小書展暨票選活動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公開表揚參加校外比賽得獎同學 • --2012林口、龜山地區文字創作中年級組佳作
四、學生閱讀習慣養成策略與效能 • 「週三晨間共讀運動」-- • 推進晨間閱讀運動讓孩子自內心中產出源源不絕的愛閱力量。
五、讀報教育的推動與落實 • 晨光讀報
五、讀報教育的推動與落實 • 讀報小主播—分享文章
五、讀報教育的推動與落實 • 善用教室空間進行讀報分享
五、讀報教育的推動與落實 • 剪報閱讀心得分享
六、學校特色與未來規劃 • 落實各項閱讀推行活動。 • 規劃趣味閱讀活動,讓頭湖學生借閱紀錄不再有0,大家都愛上圖書館。(目前規劃中有—書香賓果樂翻天、聖誕節主題週) • 除了閱讀量的提升,希望透過不同的活動,達到質的精進。 • 積極繼續爭取經費購置圖書,希望未來可達比例標準 • 建構網路科技空間,走出圖書館有形版圖。 • (發展QR code數位行動學習)
六、推動困難與建議 • 學生閱讀偏食現象 • 普遍借閱書籍仍以圖像為主,文學類較少
雖然我們剛起步, 但我們有信心 頭湖會成為 一個愛閱的學校
國語文能力檢測後學校作為 1.分析國語文能力檢測本校學生表現。 2.國語文領域會議依分析表討論教學策略。 3.鼓勵老師善用檢測資料,供命題形式參考。 4.規劃辦理精進國語文教學能力研習。 5.鼓勵學年會議、領域會議時 6.辦理校內四、五年級國語文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