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35 Views
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代德伟. 内容提纲. 一、企业文化的 定义 二、企业文化的 内涵 三、为什么要 建设 企业文化 四、如何 构建 企业文化 五、 文化力 提升经济力. 一、 企业文化 的定义. 1 、 什么是 企业 ?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 (从法律和经济学角度而言) 。 企业是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和共同理想的人组成的团队 。 (“人”“止”于此即为“企”). 2 、 什么是 企业文化?. 文化: 是人们对待他(她)人或者事物的态度。
E N D
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代德伟
内容提纲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三、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 四、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一、 企业文化的定义 1、什么是企业? •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从法律和经济学角度而言)。 • 企业是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和共同理想的人组成的团队。(“人”“止”于此即为“企”)
2、什么是企业文化? • 文化:是人们对待他(她)人或者事物的态度。 •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总裁所倡导并被绝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的一种理念、氛围和态度(民企和国企,民企:体现老板意志,任正非在华为倡导的“狼”文化,国企:双重属性,中国建材的“三宽三力”、“四和谐文化”)。
华为的“狼”文化 敏锐的意识,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将狼的特性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狼性文化。 狼强烈的生存意识、群体行动、对失败的忍耐、对成功的渴望、看事物的冷静、处世的低调,体现了华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中国建材集团的“三宽三力”、“四和谐”文化中国建材集团的“三宽三力”、“四和谐”文化 “三宽”: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 “三力”: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四和谐”:与自然和谐,善用资源;与社会和谐,服务建设;与竞争者和谐,实现双赢、多赢和共赢;与员工和谐,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形成“中建材一家”的和谐氛围,更好更快地促进企业发展
3、企业文化的作用 对内:导向、凝聚、规范、激励作用 对外:展示自身风采,树立良好形象, 吸引客户,并赢得他们的信任, 铸造品牌信仰,提高经营业绩。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理念文化(总裁倡导理念) 制度文化(制度因理念而定) 物质文化(物质传播理念) 理念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根本,物质文化是保障。
1、企业文化之总裁文化 总裁所倡导的文化 总裁带头身体力行 广泛传播总裁的理念 牢固树立总裁的威信和地位
2、企业文化之诚信文化 • 诚信做人 • 诚信待人 • 诚信经营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之根本!
3、企业文化之和谐文化 员企关系(为企业创造价值,让员工体现价值) 领导班子(相互支持,相互补台) 工作团队(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社 区(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区) 外部经营环境(与对手竞合,双赢、多赢) 中 国(和谐社会) 世 界(和谐世界、孔子学院) 和谐
4、企业文化之相处文化 • 上级对下级:信任但不放任 • 下级对上级:服从但不奉从 • 员 工 之 间:团结协作,良性互动
5、企业文化之分配文化 • 能者多劳多得但要懂得分享; • 弱者勤劳也不少得但要拥戴能者; • 每个人都没有理由自傲和自卑,但都要谢天谢地!(感恩文化)
三、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 1、企业竞争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质量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TQM) 特征: 酒好不怕巷子深 第二阶段:以成本为中心(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特征:成本倒推 价格大战 第三阶段: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关系管理,CRM) 特征:人性化管理(对内)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对外)
2、客户通过感知来决定其态度 非常满意 感受值 期望值 满 意 不 满 意 客户只有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才会 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3、外部客户(客户) • 质量的定义: 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能力; • 客户大多不是“专家”,主要通过感知 来决定对供应商的印象并作出选择; • 现代企业销售的不仅是产品, 更是企业文化。
4、内部客户(员工) • 环境决定心情,心情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 任何人都不愿意被人“管”,但都怕没人“理” “管理”---- 管自己、理别人; • 治理比管理有效 管理 -- 被动而为; 治理 -- 整治环境、营造氛围、自动而发。
四、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 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 领导带头,组织推动,全员参与; • 让企业文化融入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1、首先要建立共识 • 用美好的愿景凝聚人心— 制定战略目标; • 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实现战略的方法; • 理念相同才能行动一致— 实现战略的途径。
2、团队建设 天 时 高层 人 和 中层 地 利 基层 • 总裁是天,要观天象,重在预测未来; • 中层以“和”为主,得天时地利,达人和万事兴的结果; • 基层以“利”为驱动,尽职尽责完成工作。
3、理念文化建设 • 组织专门力量跟踪并及时报导总裁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思想; • 归纳整理总裁讲话和指示精神,形成言简意赅的理念短语,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广为传播。
4、制度文化建设 • 干部任用制度——竞聘上岗,品德优先,业绩为重,能上能下(德才兼备德为先); • 薪酬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薪酬增长与业绩增长同步; • 制度是引导而非约束——只按制度办事不对,不按制度办事也不对,因为制度是对过去的总结,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未来!
5、物质文化建设 • 标识的设计和传播----院名、院徽、院歌、院的经营商标等; • 办公用品(纸、笔、信封、文化袋、饮水杯等)的设计和制作; • 宣传刊物、内部网站等的管理。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 何为文化力? 通俗地讲,乃文化的力量。 国人一直为祖国厚重的五千年文化而自豪,说五大文明古国灭了四个,只有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原因何在?不是哪个人的作用,更不是经济的支撑,而是优秀中华文化使然。此为文化力的最好体现。 备注:《世界文明史》(美国 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11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国(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西方人只认实物证据而不认学术,所以不承认五帝及夏时期)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认同最多的说法,其他说法还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玛雅”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印加,中国”。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 文化力提升也是“能力提升”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总院的“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谈到的是EPP、QPP、干粉技术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而没有涉及“软能力”方面尤其是文化力的提升,其实,从文化制胜的角度而言,文化力的提升既是上述几种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必然结果。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 提升文化力的主要举措 加强企业的“道”、“魂”、“形”、“本”建设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1、必须选准强企之“道” “道”即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经营哲学、经营宗旨。 比如,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是一家建立于新中国诞生之初的特大型骨干军工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陷入极度困境之中,连续6年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亏损大户。1997年,由许远明等同志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后,创造并成功实践了新的治厂理念“成败在人,休言结果都在天,竭尽人力可回天”,狠破等、靠、要、闹的观念。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呈现出“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产品有名气,企业有生气”的良好局面,企业以几何级数发展。经验再一次佐证了“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远,企业就可能走多远”的论断,选准强企之“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观念的转变。 总院的“客户至上,质量第一,创新动力,以人为本”企业理念和新时期的两个战略目标定位。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2、充分发挥“魂”的作用 “魂”即企业精神。 曾被誉为新中国化学工业摇篮的吉林石化,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严重亏损,进入新世纪,他们确立起“忠诚于企业,诚信于用户,奉献于岗位、坦诚于同志”的员工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重振雄风。三年创业、创新,重新跨入了先进企业行列。大庆炼化公司是一家重组企业,他们坚持资产重组与观念整合紧密结合,人员重组与文化整合同步运作,打造出了“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炼化团队,企业步入了超常发展轨道。实践表明,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总院的“务实、创新、团队、争先”企业精神和“着眼务实创新,追求完美品质,风行客户至上,强调团队精神,提倡尊重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宣贯,使员工“刻骨铭心”,从而由“自发”转为“自觉”,从“要我干”转化为“我要干”。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3、大力加强“形”的辐射 “形”即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种投资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困难企业比兴盛企业尤为显得重要。 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孜孜以求的是“产品有名气”,军品获行业之优,民品远销欧洲;通化钢铁集团“品牌领先,冲击未来”,“用心去做,创造感动”,企业树立起良好形象。 总院对外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形象宣传,对内的“5+2S”管理等,均是形象的持续打造。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4、始终坚持“本”的聚合 “本”即全体员工,是企业之根。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源作为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人是企业振兴的关键,把人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就要改变对人的管理,变“行为控制”模式为“自主管理”,变训导、驯服为“柔性与和谐管理”;以人为本,就要强化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精神的倡导、人文氛围的营造、人情的关爱、人道的关怀、人性的理解、人格的健全,使管理达到最佳;以人为本,就要加强人才开发,树立起“业绩出众就是人才,能够创新就是精英”的人才观,用待遇、感情、事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为本,就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善于给员工一个领域、一片天地、一根杠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院的“生日座谈会”、“夏季团队活动”等,均是人本精神的体现。今后要更多地发挥薪酬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人本建设的关键——差异化激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五、文化力提升经济力 人本建设的关键——差异化激励: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取差异化激励: √对高层管理人员实施以事业为主辅之以经济利益的激励措施; √高级研发人员实施以荣誉为主辅之以经济利益的激励措施; √一般员工,特别是生产性和销售型人员实施以经济利益为主辅之以荣誉或事业的激励机制。
结 语 • 企业是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 • 环境影响人的态度 • 态度决定一切 • 文化建设是企业治理的核心 • 良性互动、无为而治是企业治理的最高境界 • 文化力提升经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