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33 Views
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王瑞. 学习目标. 掌握 1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 、 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熟悉 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了解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 解剖生理概要. 解剖分段 食管起于环状软骨,下连胃贲门部,成人长 25-28cm. 解剖生理概要. 国际( 1987 年)分段标准: 1 ) 颈段 — 入口(环状软骨) → 胸骨柄上缘平面。 2 ) 胸上段 — 胸骨柄上缘平面 → 气管分叉平面。 3 ) 胸中段 — 气管分叉至贲门中点平面以上。
E N D
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王瑞
学习目标 • 掌握 1、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 熟悉 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 了解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
解剖生理概要 • 解剖分段 食管起于环状软骨,下连胃贲门部,成人长25-28cm
解剖生理概要 • 国际(1987年)分段标准: 1)颈段—入口(环状软骨)→胸骨柄上缘平面。 2)胸上段—胸骨柄上缘平面→气管分叉平面。 3)胸中段—气管分叉至贲门中点平面以上。 4)胸下段—气管分叉至贲门中点平面以下。
解剖生理概要 • 三个狭窄 肿瘤、瘢痕性狭 窄好发部位
解剖生理概要 • 问题1: • 问题2: 食管无浆膜层 食管手术后愈合能力差 食管的血供差
返流性食管炎 • 是胃食管返流病(GERD)中的一个亚群,是由于病理性的胃食管返流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
临床表现 • 胸骨后烧灼感、吞咽疼痛和困难、反胃和胃胀、多涎
护理要点 • 减少返流液刺激,减轻疼痛 -饮食:避免高脂、高酸饮食;戒烟酒;睡前 3小时避免进食 -体位:餐后直立或抬高床头 -用药护理 • 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必要时给与肠内外营养支持
食管癌 • 在我国占消化道肿瘤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北方为高发区,男多于女,40-60岁发病率高。
一、病因 病因不明: • 饮食因素:吸烟、饮酒,进食过快、嗜好过热过硬食物,长期进食腌菜、隔夜剩菜; • 食管慢性炎症刺激(如:反流性食管炎 ); • 微量元素缺乏(钼、铁、锌、氟、硒等); • 维生素缺乏(A、B2、C及动物蛋白等); • 遗传易感性; • 生物性病因(真菌)。
二、形态分类及转移途径 • 形态分类 髓质型 缩窄型 蕈伞型 溃疡型
髓质型:约占70%。食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恶性程度高。髓质型:约占70%。食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恶性程度高。
蕈伞型:约占10%, 瘤体向腔内呈蘑菇样突出。 • X线钡餐;充盈缺损。
溃疡型:瘤体的粘膜面呈溃疡深陷入肌层,边缘清楚。溃疡型:瘤体的粘膜面呈溃疡深陷入肌层,边缘清楚。 • 在X片上呈龛影。
缩窄型(硬化型):瘤体部位形成明显的环状缩窄,累计食管全周,较早出现梗阻症状。缩窄型(硬化型):瘤体部位形成明显的环状缩窄,累计食管全周,较早出现梗阻症状。 • 在X线钡餐上,表现为明显的不规则狭窄,狭窄以上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二、形态分类及转移途径 • 转移途径:主要通过淋巴转移 各段晚期最终均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适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病人逐渐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声音嘶哑、呕血、食管气管瘘、进食时呛咳及肺部感染。持续胸痛背痛。恶变质。 (二)体征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肿块,胸水、腹水。
预后 • 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总的来说是鳞状细胞癌好于腺癌;缩窄型、蕈伞型好于溃疡型、髓质型。早期食管癌无转移外侵者5年生存率60%,已外侵转移或中段食管癌5年生存率小于25%,平均5年生存率18.1%~40.8%,但国外报道食管癌预后甚劣,5年存活率不到5%。
四、治 疗 术后辅助治疗 术前放疗,间隔2-3周手术 •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 不治疗,自然发展不超过10个月 • 治疗五年生存率不超过30%
手术适应征 1、Ⅰ或Ⅱ期,一般颈段病变在3cm以内,胸上段 4cm内, 中下段病变在5cm 以内 2、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和心肺功能储备良好 3、无明显外侵或远处转移征象 能否切除还应考虑肿瘤大小,与气管、主动脉有无粘连。
手术方法 (1).食管癌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根治性切除食道癌后,胃移植法重建食管。 (2).食道癌切除横结肠代食管 适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及切除胃的患者。 切除食道肿块,将横结肠接于食道与胃之间。 (3).姑息手术 A. 胃造瘘 B. 食道内置管 C. 食管胃、空肠转流术
放疗 • 食管癌为鳞状上皮癌,对射线中敏有一定作用,放疗后可引起食管炎,紊乱、出血、食管狭窄及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
化疗 • 选用 5-Fu ,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 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术后使用(单独使用效差)。
五、护 理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 • 术前评估 • 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2.生命体征 3.伤口和管道 4.心理状况和认知程度 (1)有无不良心理反应,自我感觉如何? (2)是否掌握饮食调理原则。 (3)能否配合各种治疗护理,是否清楚出院后 的继续治疗。
护理诊断 1.焦虑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体液不足 4. 潜在并发症:出血、肺不张、肺炎、乳糜胸、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护理措施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营养支持 3.保持口腔清洁 4.呼吸道准备 5.消化道准备
5.消化道准备 (1)术前3日口服抗生素。 (2)术前禁食12h,禁水6h,术前晚灌肠 。 (3)对进食后有食物滞留或反流者,术前1日晚用甲硝唑100ml+庆大霉素16万u+NS100ml冲洗食管和胃。 (4)结肠代食管手术病人,术前3~5日口服抗生素;术前3日进食无渣流质,清洁灌肠1次/晚,术前晚清洁灌肠或全肠道灌洗后禁饮、禁食。 (5)术日晨常规置胃管。
术后护理 1.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 2.呼吸道护理 3.胃肠减压的护理 4.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 5.饮食护理 6.结肠代食管术后护理 7.放化疗护理 8.胃肠造瘘术后护理 9.并发症的护理
关于胃肠减压 • 胃肠穿孔、胃肠手术病人、腹膜炎、肠梗阻等 • 原理:负压吸引 • 目的: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张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肠腔细菌毒素吸收,有利于改善全身状况 • 基本组成部分:导管、负压、液体接收瓶 • 拔管指征:胃肠蠕动正常时,排气,即可拔管 • 胃肠减压管特别注意: 1)保护鼻黏膜,滴石蜡油; 2)口腔护理; 3)禁食; 4)口服药物用水调好从管注入,夹管1小时暂停吸引
3.胃肠减压的护理 (1)胃肠减压持续3-5日,待肠鸣音恢复或肛门排气后胃管方可拔除。 (2)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滑脱。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并作好记录。 (4)如病人因胃管刺激而感咽喉部不适,可用温开水漱口,但一定要将含漱液吐出。
4.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 • 按胸膜腔闭式引流常规进行护理。 • 观察引流液量、性质、颜色,并认真记录。
5.饮食护理 (1)禁食期间不可下咽唾液,以免引起吻合口瘘; (2)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并做好口腔护理。 (3)禁食期间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4)胃肠减压管拔除12-24小时后,若无不适可进 食。进食原则:少食多餐,由稀到干,食量逐渐 增加。 (5)固体食物细嚼慢咽。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
5.饮食护理 (6) 进食量过多、过快或吻合口水肿可导致进食时出现呕吐,严重者应禁食,给予肠外营养,3-4日待水肿消退后再继续进食。 (7)注意观察进食反应,有无呛咳、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发热。 (8)食管胃吻合术的病人,可能有胸闷、进食后呼吸困难。建议病人少食多餐,经1-2个月后,此症状多可缓解。 (9)进食后务必慢走或端坐半小时,避免睡前或躺着进食,应嘱病人饭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睡眠时把枕头垫高。
6.结肠代食管术后护理 • 保持置入结肠袢内的减压管通畅。 • 密切观察减压管内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 常可闻到大便气味,告知这是由于结肠的逆蠕动而引起,半年后会逐步缓解。 •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8.胃肠造瘘术后护理 • 观察造瘘管周围有无渗出液或胃液漏出 • 保持敷料清洁 • 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 妥善固定造瘘管,防止脱出、阻塞 • 术后48h即可管饲 • 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选择食物及配制,教会家属管饲方法
9.并发症的护理 • 吻合口瘘 • 乳糜胸
吻合口瘘 • 颈部瘘发生率高于胸内吻合口瘘,但死亡率较低。因为漏出的分泌物、唾液等多数经颈切口引流,炎症消退后瘘道常自行愈合,无需再次手术。但如果分泌物流入纵隔或胸腔形成脓肿或脓胸,则情况严重不易救治。
吻合口瘘-临床表现 •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5-10天 • 表现:呼吸困难,胸腔积气积液,畏寒高热,严重者休克。 • 辅助诊断:①多方位观察食管造影剂从吻合口外溢;②胸腔穿刺抽液有胃肠道内容;③颈部切口红肿,伴有皮下积气征。
吻合口瘘-护理 (1)嘱病人立即禁食; (2)行胸腔闭式引流; (3)加强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休克症状,积极抗休克治疗; (5)吻合口瘘需再次手术者,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乳糜胸 • 临床表现 大量胸腔积液,病人有胸闷、气急、心悸等,纵隔移向健侧,BP↓,脉率↑,重者可发生休克。 • 护理 (1)密切观察有无上述症状。 (2)胸腔闭式引流。 (3)同时采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4)行胸导管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