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 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经微博转载后,引发了各方热议。.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 诗经 · 小雅 · 车辖 》 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 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 郑玄 ) 郑玄: (“ 高山”比喻 崇高的道德 , “仰”是 慕仰 ;

am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2. “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经微博转载后,引发了各方热议。“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经微博转载后,引发了各方热议。

  3. 高山仰止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 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玄) 郑玄:(“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 “仰”是慕仰; “止”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 。)

  5.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高山仰止:品德高尚,令人向往。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6. 文章13个章节,主要提到了哪些弟子? 子路 颜渊 子贡 伯牛 子游 闵子骞 冉有 其他:弟子总画像 这几人不同凡响,是孔门十哲中的七个,孔子弟子3000,有名的72人,在这72人中,有十个最为优秀,称为孔门十哲。

  7. [孔门十哲]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 《论语·先进》

  8. 读课文思考:本篇主要是讲什么的? 孔子与弟子 孔子眼中的弟子和弟子眼中的孔子

  9.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根据师生关系将人物作如下分组: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根据师生关系将人物作如下分组: 孔子眼中的学生 孔子对颜渊 孔子对子贡 孔子对子路 孔子对其他 弟子总画像 伯牛 子游 7.11 11.9 11.10 9.11 19.23 19.24 11.13 7.11 11.15 5.7 6.28 5.22 6.10 17.4 学生眼中的孔子 颜渊、子贡对孔子 9.11 19.23 19.24

  10. 探究文本(一) 孔子和子路

  11. 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 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我喜欢(不喜欢) 因为子路是的人。

  12. (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刚强的样子 语气词,用法同“焉”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因为子路非常刚强,但有勇无谋。孔子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话里是老师深深的担心忧虑和牵挂。 师之爱生,人之常情。

  13. [子路风采]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豭(jiā):公猪。 陵:通“凌”,陵暴,轻侮。 (戴着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黑黄翎毛,以野猪獠牙为佩带饰物以示勇武。)

  14. [子路风采] • 仲由字子路 • 是卞地方的人,小孔子九岁。 • 他本来很粗野,喜欢逞勇斗力,气性刚猛爽直,后来终于受了孔子的感化。 • 子路晚年出任卫国蒲邑的大夫,卫国发生变乱,他为了援救孔鲤与敌人展开搏斗。仲由就死于卫乱中。

  15.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yǚ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犹言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以启子路。同时又是对好勇的告诫。

  16. (为什么) 状语后置句 (在) (11.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也,未入于室也。?” (弹琴)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 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为何先批评后又表扬了呢? 先批评,后肯定。批评,为的是子路的好表现; 肯定,为的是子路的尊严。夫子用心可谓良苦也。

  17.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通“哉” 这一“喜”字又写出了子路怎样的情状? 子路扬扬自意的性格 孔子的话又意味着什么? 孔子一方面欣赏子路的勇,一方面又批评他的好勇。这正见孔子之爱,他希望子路能够谦和一些。

  18.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为何不高兴?

  19. 南子有著强烈的干政弄权欲,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南子有著强烈的干政弄权欲,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 • 卫灵公在年老之时把政权拱手让给夫人。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 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qiū)然。

  20.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为何不高兴? 知礼懂礼 率直 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得灵公宠爱,欲得到卫灵公任用,必须走南子这个后门不可,而南子在当时名声又极为不佳,这实在给以守礼著称的孔子出了一道难题,但由于求官心切,孔子还是拉下脸来,硬着头皮去见南子。 

  21. 小结: 如何看出孔子对子路的爱? 孔子 子路 刚强自信担心忧虑牵挂11.13 争强好胜有勇无谋   循循善诱,委婉告之7.11 学而未精   批评不足,惋惜感叹 遭遇不敬 表扬成绩,树立信心11.15 得意忘形喜形于色  压其威风5.7 懂礼知礼       尊重6.28

  22. 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 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 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23.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 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讳”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直率、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如6.28章。

  24. 孔子和子路的关系如何? 孔子和子路的关系既是师生,又像,又如 。

  25. 探究文本(二) 孔子和颜回

  26. (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一个叹词,一个叠句,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由叹而至于哭,哭而至于恸。

  27. [颜渊风采] •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 • 出身贫贱,一生没有做过官。小孔子三十岁。 • 他敏而好学,闻一知十。 在门人中,颜渊最像孔子,孔子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孔子也最重器重颜渊。

  2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应该有所节制,悲哀而不过分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但是在这里,孔子却 “哭之恸”,这又是为什么呢?颜渊何以能得夫子如斯之叹? (1)“天丧我”、“哭之恸” 痛惜,对颜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与”: 因其心态而惺惺相惜,欣赏安慰。爱惜,赏识。

  29. 小结: 孔子眼中心中的颜回: 在孔子心中,颜回是贴心的: 他不仅好学,而且善学; 不仅有仁德的理想,而且在生活中能够长期的实践仁德,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 能够在其他人对孔子之道产生怀疑的时候,仍旧坚信孔子的学说,不愧为孔子的知音——这样的颜回在七十二贤人中首屈一指,这样的颜回也让孔子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孔子垂泪因颜回,伯牙焚琴为子期

  30. 颜回评价孔子 9.11颜渊喟然曰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②,瞻之在前③,忽焉在后④。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⑤,博我以文⑥,约我以礼⑦。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⑧,虽欲从之⑨,末由也已⑩。” 【注释】 ①喟(kuì)然:感叹的样子。 ②弥(mí):更加,越发。 ③瞻:往上看或往前看。 ④忽焉:忽然。 ⑤循循然:有步骤地样子。诱:诱导。 【注释】 ⑥博:广博。 ⑦约:约束。 ⑧卓尔:高远特立貌,亦作“卓然”。 ⑨从:跟从。 ⑩末由:无由,没有办法,没有路走。末:没有。 由:路途。

  31. 颜渊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和“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分别比喻什么?颜渊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和“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分别比喻什么? 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比喻老师学问与道德; 用“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比喻孔子教学生有耐心,循循善诱。 • 颜渊眼里的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1、循循善诱、善于引导的老师 2、学问、道德、修养高不可攀的老师 唯有赞美、崇敬和追随

  32. 成语: 高山仰止(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比喻崇高的德行。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卓尔不群:形容才智或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欲罢不能:想停止也不能停止。 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

  33.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师生和乐相知的画面,具体表现为: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师生和乐相知的画面,具体表现为: 孔子爱颜回, 颜回敬孔子。

  34. 探究文本(三) 子贡和孔子

  35. 颜渊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那么子贡心里是如何评论孔子的呢?颜渊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那么子贡心里是如何评论孔子的呢? 子贡看孔子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rèn) (guǎn) 1、因为子贡的这段话,后代将师门称为什么? 门墙 门墙桃李:尊称他培养出的学生。 宫墙之喻:比喻孔子学说的高深,说明自己不如老师(孔子)

  36. 2、子贡擅长辞令,曾有“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之功,在维护老师的形象上,他是不遗余力的,请你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子贡的说话艺术。2、子贡擅长辞令,曾有“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之功,在维护老师的形象上,他是不遗余力的,请你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子贡的说话艺术。 明确:巧妙地以宫墙作比,指出他不得其门而入,对孔子根本不了解, 结尾用反语,表面平和,实为坚决。

  37. 子贡看孔子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在这段话中,子贡又是如何评论孔子的? 运用丘陵和日月的对比,表现了孔子的学问道德之高深,同时也表现了对孔子的尊敬。说明毁谤仲尼只不过是自不量力。

  38. 探究文本(四) 孔子和伯牛

  39. (yoǔ)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痛苦无奈 孔子对伯牛患疾完全是的心理,表现了对学生的。 鼓励与爱惜 • 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 反复(叠句) • 作用: 1.使情感显露。 2.增强文本形象性、生动性。 3.人物神情毕现。

  40. 论语中多叠词,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等。论语中多叠词,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等。 • 说说这些叠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 叠词多为感叹词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以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 • 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的作用。 • 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的特点之一。

  41.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42. 探究文本(五) 孔子和子游

  43.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wǎn) 这段话如何表现孔子对子游的关爱? 对子游礼治武城表示由衷赞美, 对自己则是知错能改。

  44. 探究文本(六) 孔子和学生群体

  45. 孔子并非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爱,而是爱他所有的学生。孔子并非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爱,而是爱他所有的学生。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背景介绍: 当时鲁国的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 孔子的学生有什么共同特点? 1、狂简:狂是狂放、豪迈、慷慨;简是(志)大(书本注释),一说简单。 2、斐然成章:比喻,本体:学生,喻体:布帛,已经织成章了。 3、未裁:还没有确切的用处。

  46. 孔子并非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爱,而是爱他所有的学生。孔子并非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生爱,而是爱他所有的学生。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这段话如何表现孔子对所有学生的爱? 因弟子志向高远斐然成章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弟子狂放不羁、尚不知“约之以礼”而牵肠挂肚。

  47. 总结 孔子和弟子的关系 孔子爱弟子: 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  忧学生所忧  乐学生所乐…… 弟子敬孔子:至尊至敬——敬其 善于诱导、诲人不倦、 学识渊博、品行高深、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亦师亦友,和谐融洽

  48. 在林语堂看来,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多,其中幽默和近情是最为突出的 。他说:“夫孔子一多情人也,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皆是一位活灵活現之人的表记。”他概括孔子的杰出之处在於:一是道德感,這是現代人最缺乏的;二是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和生命的热心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格物致知式的悲剧精神;三是捷、达、雅的文体風格,一種智慧的思想風格。

  49. 于丹认为《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读《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使用和缓的,因循有道德,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这样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的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50. 成语积累 斐然成章、暴虎冯河、 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循循善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