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68 Views
第三篇 仪表进近着陆. 6 仪表进近程序概述. 仪表进近程序 航空器根据飞行仪表和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的机动飞行。. 程序构成及标准 转弯诸元的计算. 一、 程序构成及标准. 仪表进近程序的构成 仪表进近程序分类 仪表进近程序的基本形式 仪表进近程序的相关标准. 返回. 进场航段 进场图. 起始进 近航段 进近图. 中间进近航段. 最后进 近航段. 复飞航段. 仪表进近程序的构成 --五个航段. VOR/NDB. IAF. MAPt. IF. FAF. 跑道. 返回.
E N D
6 仪表进近程序概述 仪表进近程序 航空器根据飞行仪表和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的机动飞行。 • 程序构成及标准 • 转弯诸元的计算
一、程序构成及标准 • 仪表进近程序的构成 • 仪表进近程序分类 • 仪表进近程序的基本形式 • 仪表进近程序的相关标准 返回
进场航段 进场图 起始进 近航段 进近图 中间进近航段 最后进 近航段 复飞航段 仪表进近程序的构成--五个航段 VOR/NDB IAF MAPt IF FAF 跑道 返回
仪表进近程序的分类--根据最后进近航段划分仪表进近程序的分类--根据最后进近航段划分 • 精密进近--ILS和PAR; • 非精密进近--NDB、VOR、NDB/VOR结合 DME、ILS下滑台不工作 返回
仪表进近程序的四种基本型式 --根据起始进近航段划分 • 直线程序 • 直角程序 • 反向程序 • 推测航迹程序 返回
仪表进近程序的相关标准 1、飞机分类 2、进近各航段的速度限制 3、转弯坡度或转弯率 4、最小超障余度(MOC) 5、下降梯度或下降率 6、最低下降高度和决断高度 返回
仪表进近飞机分类表 • 仪表进近飞机分类标准:着陆入口速度Vat • 着陆入口速度Vat :某型飞机在着陆形态下以最大允许着陆重量着陆时失速速度的1.3倍, 即Vat=1.3Vs。 返回
速 度 限 制 • 在设计仪表进近程序时,各类飞机在不同航段的安全保护区根据每类飞机速度范围(IAS)的最大值设计。 • 飞行实施中应注意:所飞机型的进近速度(IAS)不能超过所属飞机分类各航段的最大速度限制,以保证飞机在安全保护区内飞行。 返回
转弯坡度或转弯率 • 飞机转弯要求:用标准转弯率ω3°/s对应的坡度转弯,但是一般等待和起始进近平均坡度γ≤25 °,目视盘旋γ≤20°, 复飞γ≤15 °。 • 实际使用: TAS≥170Kt(315Km/h), γ取25 °; TAS<170Kt(315Km/h),用ω3°/s对应的坡度转弯。 返回
最小超障余度(MOC) • 起始进近航段,主区300m; • 中间进近航段,主区150m; • 最后进近航段,非精密进近有FAF为75m,无FAF为90m;精密进近用高度表余度或高度损失代替。 注:副区的超障余度逐渐递减为零。 返回
下降梯度或下降率 • 下降梯度(Gr):指飞机在下降时的高距比,用百分比表示。 • 仪表进近各航段的下降梯度 • 对于反向和直角程序,不同类别的飞机出航和入航的实际航迹长度不同,因此用最大下降率进行限制。 返回
最低下降高度和决断高度 • MDA:非精密进近程序的着陆标准(最低下降高度、云高、能见度)之一,飞机下降至MDA若不能取得目视参考,或处于不能正常着陆位置时,则平飞至复飞点再复飞。 • DA:精密进近程序的着陆标准(决断高度、跑道视程)之一,飞机下降至DA若不能取得目视参考,或处于不能正常着陆位置时,则立即复飞。 • MDA/DA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高度表调QNH;若机场使用QFE,则公布MDH/DH。
二、转弯诸元的计算 1、根据转弯速度和坡度计算转弯半径和时间 TAS:Km/h、R:m、tθ:s、ω:°/s TAS:Kt、R:Nm、tθ:s、ω:°/s 2、根据转弯速度和转弯率计算转弯半径和时间及对应的坡度 TAS:Km/h、R:m TAS:Kt、 R:Nm 返回
速度为Km/h的计算尺型 转弯半径用米作单位,尺上的数据应乘以10。 θ 转弯角度 10 ω TAS 第一组 TAS R/10 ω tθ γ • 练习: 1、TAS180Km/h、γ15°,拉尺求R、t 90 °、ω。 2、TAS350Km/h,拉尺求R、t 90 °、ω。 返回
速度为Kt时的计算尺型 转弯半径用Nm作单位,尺上的数据应除以100。 θ 转弯角度 10 ω TAS 第一组 TAS 100R ω tθ γ 用红色坡度 • 练习: 1、TAS170Kt、γ25°,拉尺求R、t 90 °、ω。 2、TAS200Kt,拉尺求R、t 90 °、ω。 返回
根据ω3°/s求R、γ、tθ的计算尺型 θ 转弯角度 30 TAS 第一组 TAS R/10或100R ω tθ 速度为节时用红色;Km/h时用黑色 γ • 练习: 1、TAS90Kt,拉尺求R、t 90 °、 γ 。 2、TAS300Km/h,拉尺求R、t 180°、 γ 。 结束
IF IAF IF IAF 或者 返回
MC出 MC出 右程序 IAF MC入 MC入 IAF 左程序 返回
MC出 基线转弯 (修正角程序) IAF MC入 程序转弯 45º/180º 80º/260º 返回
S型程序 VOR/NDB IF U型程序 VOR/NDB IF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