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98 Views
「讀書會推廣訓練-閱讀與對話學習」. 讀書 為了找自己 讀書會 為了找知己. 2013/10/12 彰化中會. 讀書會是 ……. 一種優質的生活方式 生命敲叩反思的對話 探索與發現的旅程 善解並接納的空間 發展深層關係的園子 體驗團隊激勵的場域 展現創意和智慧的舞台. 讀書會的內涵. 導. 讀. 解. 共. 文字. 分享. 書. 會. 影音. 創作. 討論. 匯談. 專業. 共讀. 關係. 匯談. 讀書會的理論架構. 論對話 學習型組織 ( 五項修練 ) 成人學習 ( 非正式學習 )
E N D
「讀書會推廣訓練-閱讀與對話學習」 讀書 為了找自己 讀書會 為了找知己 2013/10/12彰化中會
讀書會是…… • 一種優質的生活方式 • 生命敲叩反思的對話 • 探索與發現的旅程 • 善解並接納的空間 • 發展深層關係的園子 • 體驗團隊激勵的場域 • 展現創意和智慧的舞台
讀書會的內涵 導 讀 解 共 文字 分享 書 會 影音 創作 討論 匯談
專業 共讀 關係 匯談
讀書會的理論架構 • 論對話 • 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練) • 成人學習(非正式學習) • 自主學習 • 團體動力 • 社區營造(學習型社區)
帶領人的角色定位 • 一、基本角色: 1.學習者 2.服務員 • 二、基本功能: 1.催化 2.傾聽 3.指導 →不以教或給為主,而是扶、引、催 • 三、常見角色: 1.引發者 2.聆聽者 3.助產士 4.整合者 5.平衡者 6.交通指揮
意識 會談 • 五方面的意識 : 會談技巧基本功: • 1.時間意識 問聽應串化結引 • 2.空間意識 1.問:有效的層次提問 • 3.情感意識 2.聽:專注聆聽 • 4.關係意識 3.應:精確回應、激盪 • 5.隱喻意識 4.串:連結、整理出異同關係 5.化:消化、點化、轉化、深化、 內化 點化意涵、轉化映照、 深化反思、內化踐行 6.結:整理回饋,提示思考 7.引 :邀約貢獻、欣賞扶持
意識會談在自主學習培育中所關照的面向 1.因材施教:注重個別差異 2.獨立個體:講求對孩子的尊重 3.發展任務:認識學習歷程與生命週期 4.人文關懷:以人文教育為核心價值 5.學習思維: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話的過程 • 提供表達的機會 • 激發多元的思考 • 肯定平等的接納 • 省思內在的自我 • 培養豐盛的生命內涵 • 回應生命的深層呼喚
層次的思考 • 循序漸進 • 按部就班 • 由淺到深 • “熟悉”到“陌生” • “簡單”到“複雜” • “具體”到“抽象” 順暢 熱絡 豐富 深入
善問功夫:四層次提問 • 提問是刺激思考的引信 • 問題、思考、表達三者交互的過程 • 好問題的條件:清楚 單一 開放 • 問題要有助於思考的層次 • 1,2,3,4層次的提問 • 善問者靈活回應與傾聽 • 提問非直線式,而是螺旋式的轉進 • 提問真功夫 • 平時裝備是基礎,現場客觀與主觀材料以提問相扣聯
第1層次:熟悉與複習 • 目的 • 對材料的回應與完整了解 • 激發成員參與討論 • 特色 • 不需思考,快,易答,簡短 • 內容 • 人、事、物、字;已知的,材料中有的,記憶中的。
巫婆與黑貓:第1層次提問 • 1.故事裡有那兩個角色(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巫 婆怎樣叫他的貓) • 2.巫婆跟小波住在那裡? • 3.除了黑色的房子還有那些是黑色的? • 4.故事裡的災難從那裡開始? • 5巫婆最先把小波變成什麼顏色?. • 6.巫婆又把小波變成什麼顏色?(她一共揮了幾次魔術棒)? • 7.小波變成五彩貓以後開不開心?為什麼? • 8.巫婆最後變了什麼魔術讓她可以很容易看到小波?
第2層次:回應與消化 • 目的 • 對材料的想像回應 • 引發激發成員想像力 • 以不同角度看問題 • 特色 • 多方聯想/亂想/任意想,快節奏,易答 • 內容 • 對人、時空、背景、聲音作想像 • 聯想、感受、印象、喜好、疑惑
巫婆與黑貓:第2層次提問 • 1.巫婆為什麼又把小波變成一隻黑貓? • 2.你覺得巫婆是怎樣一個人? • 3.你覺得黑貓是怎樣的一隻貓? • 4.這個故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或敍述)是那一部分? • 5.如果你是巫婆的那隻貓,你會有什麼感受? • 6.巫婆一直改變貓的顏色她想解決怎樣的問題? • 7.魔棒的隱喻代表著甚麼? • 8.巫婆愛不愛小波?她的愛是以誰為中心?因為・・・
第3層次:詮釋與驗證 • 目的 • 引發成員對材料的詮釋,經驗驗證 • 幫助成員思考相關經驗 • 允許獨特不同的觀點 • 特色 • 慢,自我人我,思索多,分享長 • 內容 • 生活中的經驗或角色、個人觀念、異同思考、相關/反的經驗
巫婆與黑貓:第3層次提問 • 1.你曾經在生活中扮演過巫婆的角色嗎?其過程如何? • 2.曾經使用過神奇魔棒嗎?效果如何? • 3.你的咒語是什麼? • 4.魔棒和咒語在你使用的經驗中,有那些發現和感想? • 5.你有過黑貓的遭遇嗎?你的心情和你的回應? • 6.如果你是巫婆,你會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 7.有否急切等待解決的問題,因這篇材料自己是否會受到一些影響?因為・・・
第4層次:深化與活化 • 目的 • 引發人性深層的探討 • 幫助成員作價值深思整理 • 特色 • 深度對話、回扣材料、頓悟、疑惑、喜悅、執行的困難與因應 • 內容 • 啟示、心得、挑戰、掙扎、應用、反省、提醒、整理、發現
巫婆與黑貓:第4層次提問 • 1.這篇故事帶給你那些省思? • 2.愛的價值或實行,會在那些情形下不自覺的發生改變? • 3.對於會為你帶來麻煩的寵愛者,你有那些原則或互動哲學? • 4.無論是改變自己或對方,你會有那些基本原則或定論? • 5.魔棒和咒語在改變的過程中有那些使用要件? • 6.「愛」若是以自己為中心或是以對方為中心,會有那些可能發生的情況?
10:38 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 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 10:39 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10:40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10:41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10:42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巫婆與黑貓的題組或方向 • 角色(巫婆、黑貓) • 愛與改變 • 關係 • 親子教育 • 權威與民主
改變的目的 改變 改變的意義 改變的關鍵 巫婆與黑貓 特質 誰為中心 巫婆 愛 權威者 魔法棒 喜歡 真愛 結構圖
讀書會的材料 • 文字(文章、書) • 繪本、漫畫書 • 電影 • 圖片(相片、圖片) • 音樂CD • 藝術品
讀書會帶領人課程規畫 • 初階:18hrs(體驗) • 進階:18hrs(精耕) • 共學班:18~36hrs(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