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84 Views
东疏中学:赵 兴 娥. 校本课程 ——. 《 古典诗词鉴赏 》. 一、为什么要开设 《 古典诗词鉴赏 》 这门课程?. 二、是怎样开发这门课程的?. 三、是怎样进行研究和实施的?. 四、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开设 《 古典诗词鉴赏 》 课程。. 1.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本课程 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 的 智慧, 汲 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E N D
东疏中学:赵 兴 娥 校本课程—— 《古典诗词鉴赏》
一、为什么要开设《古典诗词鉴赏》这门课程?一、为什么要开设《古典诗词鉴赏》这门课程? 二、是怎样开发这门课程的? 三、是怎样进行研究和实施的? 四、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开设《古典诗词鉴赏》课程。 1.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本课程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促使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教师沉下心跟学生一起去研读古典诗歌。一方面,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学生多读书;另一方面也能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
开发主体:初一年级的四位语文教师。 课程内容: 二、是怎样开发这门课程的? 1、写景抒情古诗篇 2、托物言志古诗篇 3、山水田园古诗篇 4、咏史怀古古诗篇 5、思乡送别古诗篇 6、豪放婉约古词篇
二、是怎样开发这门课程的? 开发方式:(1)调查问卷。(2)座谈。 开发程度:本课程通过半年的开发实施,正处于弥补 不足,逐渐完善的阶段。
三、是怎样进行研究和实施的? 1、课程规划 2、课程实施 3、课程评价
1.课程规划 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实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 具体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鉴赏中国古典诗词,创设一种积极的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 2、掌握正确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2、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诵读”中品,在“练习”中悟,真正领悟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3、 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汲取诗歌的营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激发意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2.课程实施 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古典诗词鉴赏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每周一课时。 2、学科渗透。根据古典诗歌的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教学中。 3、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或潜心品味,或高声吟诵,或求同探异、比较鉴别,或圈点勾画、评点批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手抄报评比、诗歌朗诵比赛、诗词情境表演等。 4、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a、早自习及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b、家庭作业:每天花十分钟读古典诗文,并读给父母听,或与父母一起读。
课程评价 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诗歌知识的获取度,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根据学生在活动情境中的学习情况,及时统计、检测、评价和反思,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促进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
四、课程实施的效果 1、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在大量诵读、欣赏古典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诗词的热情高涨,并掌握了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积极主动中积累了大量古典诗词的精华。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鉴赏,让我重新领略到了古典诗词深邃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在获得美的艺术享受,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 3、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郁书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