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4

振兴科技 走创新道路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 ——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 理事. 王运洪. 振兴科技 走创新道路. 一、创新理论的起源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密 ( 国富论 ): 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 , 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 , 这些 发明将减少生产中劳动的投入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振兴科技 走创新道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 理事 王运洪 振兴科技 走创新道路

  2. 一、创新理论的起源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这些发明将减少生产中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之后,技术创新理论创始人—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1950年)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他在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4. 熊彼特在研究经济发展时采用的主要是动态均衡的分析方法,并侧重于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其研究方法一方面直接来源于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同时也受到了马克思的很大影响。

  5.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科学和技术是社会经济或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反过来,社会经济又决定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辨证的发展过程)。

  6. 熊彼特十分欣赏马克思对技术发明和创新作用的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是在马克思关于技术发展和作用的观点的基础上,熊彼特深入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的决定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

  7. 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8. 二、创新理论的基本要点(一)、熊彼特创新概念二、创新理论的基本要点(一)、熊彼特创新概念

  9.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进新产品,即产品创新; (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 生产技术创新; (3)开辟新市场,即市场创新; (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即开发新的资源; (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 理创新。

  10.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也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但他强调的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因而他所说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经济上引入某种“新”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只有当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他把发明与创新分开,强调第一个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的行为才是创新。

  11. (二)、创新与企业家 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 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才会有能力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实现“创新” 。 企业家应具备三个条件: • 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商业利润; • 有能力,有胆略,敢冒经营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 • 有经营能力,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

  12. (三)、创新与经济增长 • 经济会由于创新而增长,但这种增长呈现周期性。 • 创新一旦出现,往往会引起其他企业模仿。普遍的模仿,会引发更大的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 •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

  13. 经济增长的过程是通过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过程而实现的,而创新是决定这种周期的主要因素。经济危机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的经济现象,繁荣之后,便是衰退,衰退和萧条就是危机,摆脱经济危机只有通过创新经济增长的过程是通过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过程而实现的,而创新是决定这种周期的主要因素。经济危机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的经济现象,繁荣之后,便是衰退,衰退和萧条就是危机,摆脱经济危机只有通过创新

  14.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

  15.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6.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4.把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例]: 创新思维—改进产品—方型西瓜) ([例]: 创新思维—必保自身安全消灭敌人—拐弯枪) ([例]: 科学思维— 马拉车研究—汽车)

  17. (二)、国家创新体系 在20世纪90年代由英国学者佛里曼提出: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植和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 国家创新体系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组成。其中: 企业是创新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源头,同时提供和培养创新人才;中介机构是沟通、推动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政府创造鼓励和引导创新政策和法律环境。

  18. 创业富民、创新强企,就是要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它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形成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 • 创业之本是创新,创新之核心是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全民的创业。

  19. 政府科技16字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 党群科技16字方针: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20. 今年全国工作总体要求(24字): 立足科学发展 、 着力自主创新 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

  21. (三)、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 资源环境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 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长江三峡百亿库容安全)

  2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到2020年 • 全社会R&D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 •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 • 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五位 •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五位

  23. 规划纲要中指出: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中国科协提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24. (四)、科技是先导 创新是灵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例]2:四狼策略)

  25. (五)、中国经济的伟大复兴(不同于小康指标)(五)、中国经济的伟大复兴(不同于小康指标)

  26. 四、世界科技创新十大趋势

  27. (一)、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规模强大的潮流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已被证实,科技创新成为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人类为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在现有的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

  28. (二)、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第一要素 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知识的创造和发展大大降低了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附,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

  29. (三)、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主要焦点 高新技术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在当前一代和未来几代人之间的科技发展链中蕴含着大量的机遇,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正把主攻方向瞄准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电子;细胞工程——基因技术——生命科学;核能氢能——太阳能;高磁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空间提纯——微重力成形——太空基站;海水淡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掘等前沿领域,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

  30. (四)、科技集成成为创新常用形式 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体系已相当丰富,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创新特点鲜明的计算机网络是当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成,困扰全球的2000年问题,可通过现有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创造性系统集成加以克服和解决。

  31. (五)、研究—发展—生产成为创新链必需环节(五)、研究—发展—生产成为创新链必需环节 长期以来,研究与发展活动被公认为创新,而产业过程往往被忽视。在日益讲求创新绩效的今天,创新的终端目标是市场回报,若不通过生产环节就无法实现全部创新目标,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研究、发展、生产三大环节。

  32. (六)、技术创新成为重大创新项目必要前提 具有规模性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开发前期必须对技术体制、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进行广泛协调,避免形成多种制式、多种标准、多种规范之间的壁垒,防止因缺乏协调使创新开发和成果应用的成本增高。(全球运行的通信协议,在技术协调上堪称范例,而HDTV(高清晰度电视)开发前期未能充分协调技术体制和标准,导致一些国家和公司严重失误)。

  33. (七)、可持续发展成为创新基本使命 历史上许多创新成果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全球的人口剧增和自然资源枯竭,强制新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用,必须以不损害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切实保证地球文明的高度民主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美好未来已成为一切科技创新的基本使命。

  34. (八)、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有效途径    众多的创新主体(公司或创新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人才和技术的争夺特别重视。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为了保持和扩大其创新优势地位,不惜用重金收购相关公司的全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近几年中,产生世界影响的“超级并购”频频发生,公司并购已成为一国范围内或国际范围内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5. (九)、风险资金成为支撑创新金融支柱 科技创新需要资金投入。这些投入要面对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等等,特别是大型项目、高难度项目所承受的风险压力更大。与高风险相对应的是高回报,民间的风险投资和政府的风险基金获得了发展,它担负着风险投入的重要角色。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中,风险资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支撑创新活动并通过风险资金管理和监控改革创新过程。

  36. (十)、创新战略作为引导国家发展重要指针 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直接反映该企业、该地区、该国家的科技与经济能力及水平。注视全球科技进展,研究制定创新战略、策略是不可忽视的大事,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制定和完善国家创新战略,以创新战略作为引导国家发展的重要指针。  近10年来,我国加紧了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定,激励、支持和发展创新活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在21世纪,我国将构建出国家创新体系,在全社会加大科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发挥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

  37. 五、创新、营销

  38. (一)、 4S的营销理论 当今有一种4S的营销理论,也称之为127营销理论,分别为:创新、速度、系统和满足。

  39. 1.创新 Start over:创新可以从一切角 度、一切来源进行创造,创新的进程是螺 旋式的上升过程。(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第一条:一切从零开始。可能是对创新最好的一种诠释)。

  40. 2.速度 Speed:组织的竞争,在市场上最终的表现为竞争的速度上。因为,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创新,但只有创新速度最快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齐蒂克有这样一段描术:“在亚洲的每一天早晨,一只鹿醒了。它知道它必须比最快的老虎跑得还要快,否则,它必死无疑。在亚洲的每一天早晨,一只老虎醒了。它知道它必须比最慢的鹿跑得更快,否则,它必然饿死。无论你是鹿,还是老虎,都无关紧要――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

  41. 3.系统 System:系统是对创新和速度的一个限定条件,因为没有方向的创新,没有目标的速度,只能使组织更快的死亡,而不是更好地生存。这样的案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比比皆是(如美国的安然、中国珠海的巨人集团等等)。

  42. 4.满足 Satisfaction:组织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它为某一部分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否则它就不可能长期存在。今天顾客满意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更是营销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核心,但是只有满足和超越顾客的期待,让顾客真正感到满足,才能培养客户的高忠诚度,才能长久地获取竞争优势。

  43. (二)、创新本身还需不需要创新?[例] 西门子——“创新改变了世界, 然而创新本身也需要改变”

  44. 1.创新关键:产业化 西门子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今年(2008年)位列全球 500强第 37位。仅 2006年,西门子共有 9000项发明,申请专利 6000多项,并有 3800多项专利转化为产品。 可见,一项科学发明,要能真正转变为畅销产品。自主创新只是因,实现产业化才是果。

  45. 2.创新基础:整合资源 去年,西门子有 4.7万名科研人员在全球进行研发工作, R&D投入达 52亿欧元。 (中国80%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46. 3.创新眼光:把握未来西门子能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除了选择最合适的“创新战略”,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把握未来。(“知道 2020年的拐杖什么样子么?西门子会告诉你:轻巧的拐杖中带有智能芯片,具备实时监控、全面定位、紧急呼救等多种功能。即便用拐杖的老年人尚未发现身体不适,拐杖就会率先感知到,帮助老人联系救护车……”)

  47. 六、创新型国家

  48.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49. 创新型国家的特点 • 科技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 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 创新资金投入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R&D资金投入占GDP比重在2%以上 • 具有很强的自我创新能力 对外引进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 • 创新的产出高 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产品贸易的主体,服务业向高端迅猛发展

  50. (二)、世界一流的创新国家 [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