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780 Views
手阳明大肠经.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 –Yangming,LI. 学习内容. 经脉循行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 20 穴).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 灵枢.经脉 》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⑴之端,循指上廉⑵,出合谷两骨⑶之间,上入两筋⑷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⑸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⑹,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⑺,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⑻一一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概要. 肠胃病 神志病 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病)
E N D
手阳明大肠经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 –Yangming,LI
学习内容 • 经脉循行 • 主治概要 • 本经腧穴(20穴)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⑴之端,循指上廉⑵,出合谷两骨⑶之间,上入两筋⑷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⑸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⑹,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⑺,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⑻一一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主治概要 • 肠胃病 • 神志病 • 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病) • 局部病
☻商阳(LI1) • [属性]井穴 • [定位] 在食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许取穴。 • [主治]①五官疾病;②急证。 •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商阳治急症 • 商阳主治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汤水不下。——《金鉴》
☻二间(LI2) • [属性] 荥穴 • [定位] 微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前缘桡侧,当赤白肉际处取穴。 • [主治]五官热病。 • [操作]直刺0.2~0.3寸
二间经典配穴及运用 • 《席弘赋》 牙疼,腰痛并喉痹,二间阳溪疾怎逃。 •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简称《天星秘诀》) 牙痛,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 • 《天元太乙歌》 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更有三间神妙穴。
☻合谷(LI4) • [属性] 原穴 • [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 • [主治]五官病;外感病;妇产科病. • [操作]患者手呈半握拳状,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
合谷治头面疾 • 头面合谷收——《四总穴歌》
合谷治妇产科病 • 治产生理不顺,或横或逆,胎死腹中,胞衣不下,刺足厥阴经太冲二穴……次补手阳明经合谷二穴,次泻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立时分解,决验如神。——《针经摘英集》 • 合谷……难产宜先补之,次泻三阴交(据此理而反之,若补三阴交而泻合谷,又可以安胎矣。——《循经考穴编》
合谷经典配穴及运用 • 《席弘赋》 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冷嗽先宜补合谷,却须针泻三阴交。
合谷经典配穴及运用 • 《拦江赋》 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
合谷经典配穴及运用 • 《杂病穴法歌》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加中膂。
合谷经典配穴及运用 • 《马丹阳十二穴歌》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禁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灸三壮)。
阳溪(LI5) • [属性] 经穴 • [定位]在腕背桡侧,拇指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 [主治] 五官病;局部手腕痛。 • [操作]直刺0.5~0.8寸
☻偏历(LI6) • [属性] 络穴 • [定位]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3寸取穴。 • [主治] 五官病;局部病;胃肠病;水肿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偏历治水肿 • “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标幽赋》
☻手三里(LI10) • [定位]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肘横纹)下2寸取穴。 • [主治]头面病;胃肠病;上肢病 • [操作]直刺0.8~1.2寸
手三里经典配穴及运用 • 《席弘赋》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曲池(LI11) • [属性]合穴 •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约当尺泽(手太阴肺经)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 • [主治] 胃肠病;神志病;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外科病;上肢病;高血压; • [操作]直刺0.5~1寸
曲池治高血压 • 吐泻,便秘,痢疾,肠痈,消渴,水肿,哮喘,月经不调,乳少,耳聋,颈淋巴结核,疖,丹毒,疔,无脉症,高血压,小儿麻痹后遗症。此为强壮穴之一。——《针灸学简编》
曲池经典配穴及运用 • 《杂病穴法欧》 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 • 《席弘赋》 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
曲池经典配穴及运用 • 《肘后歌》 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
☻肘髎(LI12) • [定位]屈肘,在曲池外上方l寸,肱骨边缘取穴。 • [主治]局部病 • [操作]直刺0.5~1寸
☻肩髃(LI15) • [定位]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约当三角肌上部中央)就是此穴。 • [主治]上肢病;瘾疹 •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肩髃经典配穴及运用 • 《铜人》 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 ,针进即可射。
☻迎香(LI20) •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 [主治]口鼻局部病;胆道蛔虫症. •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迎香经典配穴及运用 • 《百症赋》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 《玉龙歌》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
内容小结 • 经络循行 • 取穴要点 • 主治要点 • 注意事项
循行要点 • 起于食指桡侧——循上肢外侧前缘——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 • 从缺盆上走颈——入下齿——过人中——止对侧鼻旁。
取穴要点 迎香 肩髃 肘髎 曲池 手三里 偏历 合谷 二间 商阳
主治要点 • 头面五官病:肘部以下的穴位皆主治头面五官病。尤其是“面口合谷收”。 • 肠腑病:肘部以下的穴位基本主治肠府病。“肚腹三里留”也应指手三里。 • 局部病:各穴皆主治相应循行部位病证。尤其是上臂、肩部、颈部、面部穴位以局部作用为主。 • 热病、神志病:本经为阳经,故大多主治热病。 • 皮肤病:(阳主外) • 特殊作用:三间治嗜睡;合谷治妇科病;曲池治高血压;迎香治胆道蛔虫。
刺灸注意事项 • 合谷针刺透劳宫时,要手指呈半握拳,针尖向小指侧,要缓慢向深部进针,以防止刺破动脉,引起内出血; • 巨骨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 扶突、天鼎,位于颈部,进针必须缓慢,防止刺破颈动脉; • 前臂与肘部取穴,均需屈肘侧掌体位,以便取穴准确,便于针刺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