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likes | 213 Views
大武崙砲台. 內容. 【 大紀元 11 月 17 日訊 】 大武崙是扼守台灣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西元 1840 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及光緒十西元 1884 年的中法戰爭時,清廷曾派兵駐防,創建年代約在清光緒年間,但據其構造及設計特色來看,應為日據時期所改建。 大武崙砲台規模宏大樸實,保存完整,現在雖然失去軍事用途,卻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先人披荊斬棘、捍衛國土的精神值得後人景仰,現被列為國家第二級古蹟。大武崙砲台因位處基隆郊區偏遠山上,沒有交通工具直接抵達,所以未被破壞,迄今保存良好。。
E N D
內容 • 【大紀元11月17日訊】大武崙是扼守台灣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西元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及光緒十西元1884年的中法戰爭時,清廷曾派兵駐防,創建年代約在清光緒年間,但據其構造及設計特色來看,應為日據時期所改建。 大武崙砲台規模宏大樸實,保存完整,現在雖然失去軍事用途,卻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先人披荊斬棘、捍衛國土的精神值得後人景仰,現被列為國家第二級古蹟。大武崙砲台因位處基隆郊區偏遠山上,沒有交通工具直接抵達,所以未被破壞,迄今保存良好。。 • 砲台區的結構:砲台四周設置石垣,內部可區分為入口通道,營房及炮盤區三區,入口通道窄小,有利於防禦,營房有房舍及山洞兩種類型,以平時和戰時之用,炮盤區已一條峽谷形的通道相連,每個炮座以兩台大砲為一組,分至左右,中間鑿地下室作為儲彈之用,砲台的主要射角包含基隆港口的東北、北、西北三個方向,另外在砲台北端有一觀測台,作為戰時觀察目標物之用,整個砲台區被樹木所圍繞著,十分隱密,而且居高臨下,下面海岸線一覽無疑,是一處最佳防守和觀測點,從這些進步的設備,可知大武崙砲台的軍事設施已經很完善了
地方 • 往情人湖方向步行約半小時到達情人湖風景區,繼續沿山路大約二十分鐘腳程即到達大武崙砲台
歷史由來 • 基隆在台灣近代史上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最著名的就是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中法戰爭首先在社寮揭開序幕,然後法軍轉攻基隆二沙灣,期間曾一度登岸,但又被「清國人」(當年的清軍和國人)殲滅,死傷慘重。為此,今天二沙灣海水浴場旁還有法國公墓及蔣中正所題民族英雄墓。在中日戰爭中,日本人原先要從基隆登陸侵襲台北。但獅球嶺的砲台及守軍發揮了強大的火力,逼得日軍撤退轉進到鹽寮登陸,而由後面進襲台北入城。因此在基隆,我們會看到許多砲台古蹟遺址,目前都整理得不錯,值得憑弔。
參觀資料 • http://tour.klcg.gov.tw/Scenery/Scenery.aspx?docta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