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4 Views
植物對水分和 無機鹽的吸收. 水和無機鹽對植物的重要性. 植物為了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開花和結果,必須吸收多種不同元素。 大量元素: C 、 H 、 O 、 N 、 P 、 K 、 Ca 、 Mg 、 S 微量元素: Cl 、 B 、 Mn 、 Zn 、 Cu 、 Mo 、 Fe C 、 H 、 O 主要來自空氣中的 CO 2和根部所吸收的 H 2 O ,其餘元素主要以無機鹽的形式,由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 根部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 在根的成熟部進行,由根的表皮、皮層進入中柱。. conducting cell of primary phloem.
E N D
水和無機鹽對植物的重要性 • 植物為了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開花和結果,必須吸收多種不同元素。 • 大量元素:C、H、O、N、P、K、Ca、Mg、S • 微量元素:Cl、B、Mn、Zn、Cu、Mo、Fe • C、H、O主要來自空氣中的CO2和根部所吸收的H2O,其餘元素主要以無機鹽的形式,由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
根部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 • 在根的成熟部進行,由根的表皮、皮層進入中柱。 conducting cell of primary phloem conducting cell of primary xylem cells of endodermis Root vascular cylinder
水分的吸收 • 原理 • 水分利用滲透作用進入植物體。 • 滲透壓的大小:土壤溶液<表皮細胞<皮層細胞。 • 由於土壤溶液的滲透壓較根部表皮細胞的滲透壓低,故水可藉由滲透作用進入植物根部表皮細胞;再藉著皮層內外滲透壓的差異,通過皮層細胞進入中柱。
水分的吸收 • 路徑 • 質體外運輸 • 表皮細胞的細胞間隙——→皮層細胞的細胞隙 ——→內皮細胞細胞質→周鞘→木質部 • 共質體運輸 • 表皮細胞細胞質———→皮層細胞細胞質——→ 內皮細胞細胞質→周鞘→木質部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膜 原生質絲
卡氏帶 • 木栓化的不透水層,圍繞在內皮層細胞壁周圍。 • 控制物質進出根部的木質部。
無機鹽的吸收 • 土壤中的無機鹽先溶於水中形成離子隨水分擴散。 • 無機鹽離子無法自由通過細胞膜,需藉由促進性擴散、主動運輸進入植物體內。
微生物與植物根部吸收作用的關係 • 有些微生物可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
菌根 • 真菌與植物根部互利共生的共生體。 • 植物體供應真菌所需的醣類等有機物。 • 真菌的菌絲深入土壤形成網狀分佈。 • 增加植物對水及無機鹽的吸收。 • 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供植物吸收。 • 有些真菌分泌生長因子,促進根的生長和分支。 • 菌根菌與植物體間的共生關係有專一性。
種植於沒有真菌的土壤中(土壤經消毒) 種植於含有真菌的土壤中,形成菌根 植物缺乏菌根時生長不良
外生菌根 • 真菌的菌絲圍繞在植物根部的外面,形成真菌外鞘,真菌外鞘伸入最外層皮層的細胞間,並不進入細胞。 • 紅菇類與台灣杜鵑、紅楠形成外生菌根。
內生菌根 • 真菌菌絲侵入植物根部細胞內,成網狀分佈並形成吸盤直接與植物細胞交換物質。 • 95﹪維管束植物有內生菌根。
根瘤 • 根瘤是根瘤菌和植物根部的共生體。 • 植物體供應根瘤菌所需的醣類等有機物。 • 根瘤菌含有雙氮酶,可進行固氮作用,將大氣中的氮氣(N2)轉變為氨(NH3),氨溶於水形成銨離子(NH4+),供植物體合成含氮化合物。
根瘤形成的過程 • 根瘤菌感染植物根毛,進入植物體。 • 在皮層細胞中大量增殖,刺激植物根部皮層和周鞘進行細胞分裂和生長,形成根瘤。
其他具有固氮能力的生物 • 固氮桿菌 • 部分多細胞藍綠菌缺乏氮素時,會形成異形細胞,具有固氮作用,如念珠藻、葛仙米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