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98 Views
å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 å ±å‘Šäººï¼šä¸æ¸¯é«˜ä¸æ ¡é•· æŽé‡‘芳 100/12/06. 有教 無類. å› æ æ–½æ•™. æ ¸å¿ƒ ç†å¿µ. 優質 銜接. é© æ€§ æš æ‰. 多元 進 è·¯. 延長國民基本教育的 全民共è˜. (一) 92 å¹´å…¨åœ‹æ•™è‚²ç™¼å±•æœƒè° ï¼ˆäºŒï¼‰ 95 年「 2006 年臺ç£åœ°å€æ°‘眾å°é‡è¦æ•™ 育è°é¡Œçœ‹æ³•ä¹‹èª¿æŸ¥çµæžœå ±å‘Šã€ (三) 95 年臺ç£ç¶“æ¿Ÿæ°¸çºŒç™¼å±•æœƒè° ï¼ˆå››ï¼‰ 99 å¹´ 8 月第 8 æ¬¡å…¨åœ‹æ•™è‚²æœƒè° 2 (五) 100 å¹´ 6 æœˆåœ‹å®¶æ•™è‚²ç ”ç©¶é™¢å§”è¨—æ°‘èª¿ å…¬å¸é€²è¡Œæ°‘æ„調查. å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的 啟動.
E N 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報告人:中港高中校長 李金芳100/12/06 有教 無類 因材 施教 核心 理念 優質 銜接 適性 揚才 多元 進路
延長國民基本教育的全民共識 (一)92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 (二)95年「2006年臺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 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 (三)95年臺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四)99年8月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2 (五)100年6月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民調 公司進行民意調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啟動 吳院長於(99年)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坐而言的時代 已經結束,應該要進入起而行的階段。 馬總統在100年元旦祝詞揭示:百年樹人 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等四大 方向,並宣布自此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預定103學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 費、大部分免試入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源依據 依《教育基本法》第11條「國民基本教 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 施另以法律定之。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願景、理念、目標與配套措施(29個方案) 三大願景 五大理念 六大目標 七大面向:(包含29個方案)
三大願景 1、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 2、成就每一個孩子 3、厚植國家競爭力
五大理念: 1.有教無類 2.因材施教 3.適性揚才 4.多元進路 5.優質銜接。
六大目標 1.培養現代公民素養 2.引導多元適性發展 3.確保學生學力品質 4.舒緩過度升學壓力 5.追求社會公平正義 6.均衡城鄉教育發展
七大面向(29配套措施) 1.全面免學費(3配套方案) 2.優質化與均質化(8配套方案) 3.課程與教學(5配套方案) 4.適性輔導與國民素養(6配套方案) 5.法治(1配套方案) 6.宣導(2配套方案) 7.入學方式(4配套方案)
入學方式 高中高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 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實施方案 ※辦理順序:先辦理免試入學,再辦理特色招生
國中學生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落實教學正常化,適時進行校、班本位診斷性測驗及補救教學 國中適性輔導進行智力、性向、興趣測驗等專業測驗,提供試探及實作活動,妥善紀錄並利用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國中在學階段 國中會考(每年四月)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登記五專 免試就學區內登記高職、高中 Y Y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N N 認證優質的高中、高職及五專方能申辦特色招生 特色招生(每年六月) 報考高中高職或五專特色招生 學科或術科考試 N 錄取 登記未額滿學校 Y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國中教育會考(每年四月) 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國中基測將取消,103年四月將舉辦國中教育會考。 考科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科加考作文。 加考非選擇題且試題會有一定的鑑別度。 測驗成績只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三個等級。 【精熟】與【待加強】約各占20%左右。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1)103學年度起免試入學不採計國中生學習領域評量。 (2)高中高職及五專不訂定入學門檻或條件。 (3)當登記人數未超過主管機關核定學校之名額時, 全額錄取。 (4)學生參加就讀或畢業之國中學籍所在免試就學區 為原則。 (5)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其比序條件應符合公 平性、教育性、可操作性為原則(各校自訂),並 應於前一年公告。 非不得已時,請勿採用抽籤方式。
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 • 共同就學區: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學校、現行多元入學管道同意跨區招生之學校、部分學校、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及稀有類科。 • 五專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特色招生(每年六月) • 經由【學科測驗】考試分發入學(如資優班、實驗班、科學班…等) • 經由【術科測驗】甄選入學(如體育班、音樂班、美術班、戲劇班…等)。 • 同一類型招生以同一天辦理為原則,學校得選擇獨招或聯合數校辦理
特色招生要項 1、認證優質的高中、高職及五專方能申辦特色招生。 2、名額比率採因地、因校制宜,各招生區依地域需 求,以班級為單位招生。 3、103學年度規劃名額25%以下,並逐年調降。 109學年度調降至15%以下。 4、命題:招生學校或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 5、報考:學生僅能擇一區報考,且僅能參加該報考 區之分發。 6、報考未錄取:僅能參加原考區未足額學校之分發。
階段目標 ☆ 第一階段【啟動準備階段】 (100年8月至103年7月) ☆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 (103年8月至109年7月)
第一階段【啟動準備階段】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 前三年)的學生免學費。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學校收費。 預期目標:1.就學率達99%以上。2.免試入學率達75%以上。3.就近入學率達80%以上。4.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80%以上。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 預期目標:1.就學率達99%以上。2.免試入學率達85%以上。3.就近入學率達90%以上。4.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95%以上
優質高中職校數達成率 ※ 100學年度達60-70% 。 ※ 101學年度達70-75% 。 ※ 102學年度達75-80% 。 ※ 103學年度達80%以上。
迷惑與惶恐 ●免學費的迷失? ●學生是否有分流選擇權? ●真的不採計在校成績與國中會考成績嗎? ●免試入學真的用抽籤入學嗎? ●該選免試入學還是參加特色招生? ●真的先免試入學再特色招生嗎? ●特色招生沒考上怎麼辦? ●無法就近就學該怎麼辦? ●公私立高中誰有優勢?誰會先面臨危機?
因應之道前的問號? • 家長端:特色招生班才易考入名校? 成績好就該參加特色招生? • 國中端:是否會計較特色招生的名額? 針對特色招生辦理補救教學? • 高中端:是否會比較特色招生班數多寡? 是否不擇手段搶特色招生班數?
因應之道前的思考 每位家長所在意的都一樣,都為自己孩子而自私;每位校長所專注的卻不盡相同,校長心中那把尺的刻度也不盡相同。 其實: 教育沒有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與制度,也因如此才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學生為獨立個體,個別差異性很大,多元的教育方式可避免齊一化與過度競爭,學校應因時、因地制宜,自由發展是一種好方法。讓學生選學校,而非讓學校選學生。
報告完畢!!! 謝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