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汽车点火系统

汽车点火系统. 单元一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 主要学习内容:. 1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2 、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工作原理 3 、传统点火系的控制电路.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作用: 适时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时、迅速地作功。 低压 高压 要求: 1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通常为 30kv 左右。.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2 、电火花应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一般应有 50 — 80mJ 能量,起动时应可以达到 100mJ 能量。 3 、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 1 )满足点火次序.

am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汽车点火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汽车点火系统 单元一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

  2. 主要学习内容: • 1、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 2、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工作原理 • 3、传统点火系的控制电路

  3.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 作用: • 适时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时、迅速地作功。 • 低压 高压 • 要求: •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通常为30kv左右。

  4.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 2、电火花应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 一般应有50—80mJ能量,起动时应可以达到100mJ能量。 • 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 • 1)满足点火次序

  5. 2)应有能自动调节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以适应发动机随时变化的各种工况。2)应有能自动调节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以适应发动机随时变化的各种工况。 • 4、点火电压上升快(减少泄漏)、点火持续时间长

  6. 影响击穿电压的因素: • 1)火花塞电极间隙 • 2)汽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 3)电极的温度和极性 • 4)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7. 点火系统发展 • 1、1886年,磁电机点火系 • 2、1908年,蓄电池点火系统(传统) • 3、60年代,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过渡产品 • 4、70年代,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IC控制) • 5、80年代,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ECU控制)

  8.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 1、电源:蓄电池、发电机 • 2、点火开关 • 3、点火线圈 • 4、附加电阻

  9. 5、分电器: 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机构 • 6、火花塞 • 7、高压线 • 8、阻尼电阻

  10.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11.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1、触点闭合,一次侧电流增长(20ms达最大值)

  12. 2、触点分开,二次侧绕组中因电磁感应产生高压电2、触点分开,二次侧绕组中因电磁感应产生高压电 当触点分开,一次侧电路切断,电流迅速下降为0,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初级线圈匝数少:200~300V 自感 次级线圈匝数多:15~20KV 互感

  13.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14. 3、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3、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 当二次侧电压U2 >击穿电压 Uj时,击穿放电,形成电火花,产生电流迅速增加,电压急剧下降。

  15. 点火系统工作电路

  16. 传统点火系统

  17. 影响二次侧电压的因素 • 1、发动机汽缸数   缸数增多,凸轮的凸起数越多, 每一周触点闭合和打开的次数越多,于是触点的闭合时间缩短,一次侧电流减小,从而二次侧电流也减小。

  18. 2、火花塞积碳   积碳是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产生泄露电流;相当于并联了一个电阻,使二次侧电压降低。

  19. 3、电容值的大小 C1过小时,不能很好吸收自感电动势,触点断开时火花增大,使二次侧电压降低;C1过大时,电容充放电周期长,磁场消失慢,使二次侧电压也降低。

  20. 4、触点间隙 可以进行调整,一般0.35~0.45mm 5、点火线圈温度 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80度 多由于:气温过高 发动机过热 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

  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气部件 • 1、点火线圈 • 组成:一次侧绕组、 二次侧绕组、 铁心 • 类型: 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22. 1、点火线圈

  23. 2、分电器 • 组成:1)断电器:断电器触点、凸轮 2)配电器:分电器盖、分火头 • 3)电容器 4)点火提前机构:离心式、真空式

  24.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气部件

  25. 断电器的结构特点 • 断电器主要由凸轮、触点副、点火提前装置等组成。 断电器的凸轮在旋转过程中反复地控制着触点的关闭、通断初级电流。电容器和触点是并联的,其任务是给初级感应反电势形成回路,减轻触点的烧蚀,加快初级电流的通断速率。

  26. 点火提前装置 •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装置的最终作用也反映在触点副上,使点火提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以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27. 3、火花塞 火花塞伸进燃烧室内。当点火线圈放电时,在中心电极与负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被压缩的燃油混合气。

  28. 热特性:火花塞能够冷却其中心电极的能力。热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长的绝缘层和较少的横截面积,使热量从电极传至气缸盖,从而热量离开中心电极的速度较慢,电极端维持较高的工作温度。冷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短的绝缘层和较大的面积,使热量传至气缸盖。中心电极散热较快,电极维持较低的工作温度。热特性:火花塞能够冷却其中心电极的能力。热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长的绝缘层和较少的横截面积,使热量从电极传至气缸盖,从而热量离开中心电极的速度较慢,电极端维持较高的工作温度。冷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短的绝缘层和较大的面积,使热量传至气缸盖。中心电极散热较快,电极维持较低的工作温度。

  29. 传统点火系统电路分析 分电 器轴 转动 断电器 断开 点火 线圈 产生高压

  30. 奥拓发动机点火系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l-点火线圈2-点火线圈高压线3-火花塞高压线 4-分电器总成5-火花塞

  31. 奥拓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连接

  32. 小结: • 结合实物进行比较分析。 • 作业: • 1、简述传统点火系中分电器的离心式调节器和真空式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 2、点火线圈的组成?其上的附加电阻有何作用? • 3、影响二次侧电压的因素有哪些?怎么减少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