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00 Views
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 第一中医院 马红云. 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 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也是 人类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形成和发展与整 个医学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着密切联系,随 着中医在临床不断发展,对临床护理工作也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情志护理 是中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它通 过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及最佳护理方 法,来达到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 中医情志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 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 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
E N D
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 第一中医院 马红云
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 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也是 人类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形成和发展与整 个医学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着密切联系,随 着中医在临床不断发展,对临床护理工作也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情志护理是中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它通 过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及最佳护理方 法,来达到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
中医情志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 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 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 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 疾病的康复。
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 作用,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早在 《内经》中就提出了心理护理的一些原则 具体方法,其后又经过两千多年来历代医 学的不断补充,至今己积累了丰富的心理护 理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 “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中医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 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 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 位置。
护理人员基本素质 • 除了熟悉掌握中医情志护理的有关医 • 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不断认真学 • 习相关学科知识。
通过望其神、察其目、闻其言、观其 行、问其疾苦所在等方法,仔细观察病 情,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体 征,从而作出正确的辨证分型诊断,因人 施护。灵活运用四诊方法
护理人员应以自己良好的情绪行为、 仪表、微笑等形体语言去感染影响病 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 的充分信任,激发病人对未来生活的 热爱,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能 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
情志护理原则 • 1、关心体贴,一视同仁孙思邈《千金要 • 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 • 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 • 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见彼苦恼,若己 • 有之”。
2、避免刺激,稳定情绪,正如清代 王燕昌《王氏医存》中所言:“善养病 者,调之护之,务期安静,医药有 当,自能速愈”。
3、观察了解,因人施护 包括年龄、性别,具体到个体来说,患者 又有形体、身体状况的差别。 例如同为男性或女性,患同一疾病,年龄 有老、中、幼之不同;体质状况有盛弱之 差异;身体有高矮,胖瘦之不同,其施护 各有不同。施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不同年龄段病人,采取不同的情志调护 • 1.婴儿给予适当的安抚,如搂抱、轻拍等。 • 2.幼儿违拗心理明显,可采用讲故事、做 • 游戏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和他 • 们亲近.
3.少年儿童自我支配意识的能力加强,能 客观地分析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从而调节 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向他们讲明住院的 原因、治疗的必要性,取得他们的信任; 4.青年病人个性强,精力旺盛,思想活 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护理人 员要经常同他们谈心,及时给予正确引 导;
5.对中年病人的护理,首先要说服他们 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 的期待,针对不同的情况,解释治疗目的 及预后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调动其 主观能动性,消除顾虑,积极同疾病作斗 争;
6.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衰退,免疫力 下降,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顾虑较 多,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 上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病人适应医院 的生活环境,嘱其家人经常来探望, 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 受治疗,早日康复。
不同证型病人的情志调护 • 1、素体阳亢型此类患者偏激固执、暴躁、 • 忧郁、多疑、神经过敏。护理人员不激惹、 • 不挑逗,应谦让、体谅,尽量回避,待病 • 人火气平息后再进行疏导。同时,用自己 • 的实际行动去感化病人,真正缩短护患之 • 间的距离,尽量避其诱因,投其所好,解 • 其郁结,以悲胜怒,耐心细致帮助病人。
2、 抑郁失望型此类患者由于过度悲伤引起 心气涣散,精神不振,睡不成眠,食之无 味,护理上宜疏导、劝慰、可采用“幽默”疗 法和“激情”法。
3、紧张恐惧型由于精神紧张及恐惧心 理,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 至出现神经官能症状。护理上顺应病 人的求生心态,因势利导,增强其信 心,鼓励其活下去的勇气,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念。
内服中药患者的情志调护 • 1.急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出疾病对 • 人体的危害性,以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 • 使病人主动配合医嘱服药,争取早日康 • 复;
2.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 谈,耐心向病人解释慢性疾病的恢复过 程,宣教治疗的优点。中药治疗具有副作 用少且便于调整,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 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 疗;
3.危重病患者,护理人员要有同情 心,善言劝慰,使患者产生求治、求生 的欲望,激励患者鼓起勇气,以顽强的 意志和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4.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 亲近,关心和爱抚小儿,赢得患儿的信任。 鼓励患儿自觉服药。
5.老年人脾胃虚弱,汤药不宜过冷服 用,且宜多次分服,以减轻脾胃的刺激 和负担,防止反胃现象的发生。并告诫 患者,服药前后,忌食生冷不洁油腻食 物。
情志护理技巧与措施 • 1、沟通根据病人的性别、性格、职业和不 • 同,与病人谈心交心,了解其心理状态, • 在不违反医疗制度的原则下尽量满足病人 • 的要求,解除病人的恐惧、紧张、苦闷等 • 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 • 受治疗。
2、转移即精神转移,是利用某些方法,转 移病人对于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消极情 绪,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护理人员可用语 言和行动将病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 面,以减轻忧虑。
3、开导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不太重 视,不能遵守病中禁忌,养病期间也 骄怒纵欲。如果任其下去,会对病人 身体不利,我们应向患者说明疾病发 展恶化的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4、解疑,病人患病以后,易产生各 种各样的猜疑心理。我们要耐心向他 们解释病情,不可加以搪塞,以免更 加怀疑。要向他们宣教有关疾病的知 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
5、激励用良好的言语,使患者情绪舒 畅,增加食欲,避免消极刺激的言语。
6、以情胜情,根据五行相克学说, 也是中医独特的情志调护法,如悲能 胜怒,有些因怒气伤肝致病的病人, 引导其大哭一场可消除怒气;对忧虑 过度而伤脾者,可与病人说笑、听音 乐等,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起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由此可见,情志调护能够调动患 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 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护理人员 应注意调整好自身的情绪、角色,多 动脑、多动嘴,把情志调护贯穿于以 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则一定会 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同 时也使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护理得以 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