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地熱能介紹

地熱能介紹. 地熱能 大綱. 1. 什麼是地熱能 1.1 來源 1.2 地熱資源分類 1.3 地熱區 2. 地熱發電 2.1 地熱發電的原理 2.2 地熱資源探勘 2.2.1 物理探勘 2.2.2 化學探勘 2.2.3 鑽井探勘 3. 地熱能利用的優缺點 3.1 優點 3.2 缺點 4. 世界上地熱發電 5. 台灣的地熱資源 5.1 台灣地熱發電成果 5.2. 台灣的溫泉 6. 地熱的其他應用 6.1 地熱的農業利用 6.2 地熱的礦業利用. 1. 什麼是地熱能.

a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熱能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熱能介紹

  2. 地熱能 大綱 1.什麼是地熱能1.1來源 1.2地熱資源分類1.3地熱區 2.地熱發電2.1地熱發電的原理2.2地熱資源探勘2.2.1物理探勘2.2.2化學探勘2.2.3 鑽井探勘 3.地熱能利用的優缺點3.1優點3.2缺點 4.世界上地熱發電 5.台灣的地熱資源5.1台灣地熱發電成果5.2. 台灣的溫泉 6.地熱的其他應用6.1地熱的農業利用6.2地熱的礦業利用

  3. 1.什麼是地熱能 • 向內收縮所釋放的重力位能(佔20%),形成後,因放射性物質衰變輻射出來的能量(80%),這些能量累積後使得地球內部溫度很高,核心高達5650度,這些熱能傳達至地表附近,若能富集,即可被開採成為地熱能。 • 地熱資源為儲存在於某特定地區的地表與地殼當中某深度之間,以當地年平均溫度所量測得的熱能。 • 地溫梯度:從地表往下,每加深一公里,溫度約上升25-30度

  4. 1.1來源 • 按照地熱資源的分佈,世界著名五大地熱帶有:環太平洋地熱帶、大西洋中洋脊地熱帶、地中海及喜馬拉雅地熱帶、中亞地熱帶和紅海、亞丁灣與東非裂谷地熱帶。

  5. 世界地震帶及震源分佈 • 全球地震也呈帶狀分布與世界上火山活動的情況相似。 歐亞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淺至深源地震均有 中洋脊地震帶 淺源地震為主

  6. 1.2地熱資源分類地熱資源可分為二種,熱液資源、熱岩資源。(一)熱液資源:為熱水型,又稱為淺層地熱,在多孔性或裂隙較多的岩層中,儲集的熱水及蒸氣。1.2地熱資源分類地熱資源可分為二種,熱液資源、熱岩資源。(一)熱液資源:為熱水型,又稱為淺層地熱,在多孔性或裂隙較多的岩層中,儲集的熱水及蒸氣。

  7. (二)熱岩資源:為熱岩型,又稱為深層地熱,潛藏在地殼表層的熔岩或尚未冷卻的岩體,可以人工方法造成裂隙破碎帶,注入冷水使其加熱成蒸氣和熱水後收取利用。此種資源即為EGS(二)熱岩資源:為熱岩型,又稱為深層地熱,潛藏在地殼表層的熔岩或尚未冷卻的岩體,可以人工方法造成裂隙破碎帶,注入冷水使其加熱成蒸氣和熱水後收取利用。此種資源即為EGS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

  8. 1.3地熱區「地熱區」(或稱「地熱田」)泛指具明顯地熱徵兆的區域;舉凡溫泉、噴泉或噴汽孔地區或高溫岩石分佈區皆可稱之。1.3地熱區「地熱區」(或稱「地熱田」)泛指具明顯地熱徵兆的區域;舉凡溫泉、噴泉或噴汽孔地區或高溫岩石分佈區皆可稱之。 • (一)火山型地熱區 • (二)非火山型地熱區

  9. 2.1地熱發電原理

  10. 加強型地熱發電EGS儲集層技術

  11. 2.2地熱資源探勘 • 2.2.1物理探勘 • (一)電磁性調查:斷層、地熱變質帶,火山性熱源;(二)地下溫度調查:了解地下溫度分布狀況;(三)微地震調查:找出斷層、地層等的裂縫;(四)重力探勘:測量地下的地質狀況。

  12. 2.2.2化學探勘 • (一)土壤及土壤氣體的探查;(二)地表、地熱井的流體探查:化學成分、同位素組成。 • 2.2.3 鑽井探勘 • 鑽鑿探井,取出岩心,分析應力狀態、岩石成分、孔隙度等物理特性,並進行井測,量取重要的地層參數,以作為開發評估。

  13. 3.地熱能利用的優缺點 • 3.1優點 • 穩定供應的基載能源;地熱場使用的空間不用太大,效能也比一般的火力發電要好,只要能找到適當的地熱場,可以源源不絕的獲得熱能。無須任何燃料,不會產生溫室氣體,運轉成本相對較低。

  14. 3.地熱能利用的優缺點 • 3.2缺點 • 有毒氣體 • 管線結垢:二氧化矽 • 分佈地點受地質條件限制 • 深層地熱開發可能引發地震

  15. 4.世界上地熱發電 • 義大利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熱發電的國家,自1904年首次利用地熱蒸氣來運轉發電機成功後 • 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熱發電國家,發電量可達3400MW,每年利用地熱所生產的電力約170億度以上,價值超過10億美元。 • 冰島在1970年代,進口煤炭佔能源使用量的70%,因為大量使用煤炭發電造成整個環境都污染的很嚴重。到了2007年。冰島82%的能源來自地熱及水力發電,原油僅佔冰島能源需求量的16%,預計到了2050年,冰島將成為一個不用石油,不用碳的國家。

  16. 冰島的地熱發電-文茜的世界週報 冰島新科研—火山深井採地熱能源 探索地球-地熱生態工程直擊

  17. 5.台灣的地熱資源 • Ⅰ、澎湖群島(更新世玄武岩) • Ⅱ、西部濱海平原(第四紀沖積層) •  Ⅲ、西部麓山地區(新第三紀碎屑岩) •  Ⅳ、中央山脈西翼地區(第三紀亞變質岩) • a、雪山山脈帶 (硬頁岩或板岩) • b、脊樑山脈帶(板岩或千枚岩) • Ⅴ、中央山脈東翼地區(先第三紀變質雜岩) • a、太魯閣帶(片岩、大理岩、花崗岩) • b、玉里帶(片岩、蛇紋岩) • Ⅵ、東部縱谷地區 (板塊縫合帶) • Ⅶ、海岸山脈地區(新第三紀火山岩)

  18. 5.1台灣地熱發電成果 地熱發電(50~80年代) 大屯火山區、清水、土場、廬山金峰、金崙 82年11月15日停止發電 宜蘭縣清水地熱發電廠

  19. 5.2. 台灣的溫泉 • 根據水質可分為三大類 • (一)碳酸鹽泉--主要分布在變質岩區,如烏來、礁溪溫泉,佔台灣溫泉總數的70%。 • (二)氯化物泉--主要分布在沉積岩區,如安通溫泉。 • (三)硫酸鹽泉--主要分布在火成岩區,如陽明山溫泉。

  20. 世界地熱發電裝機總容量(單位為MW,百萬瓦)世界地熱發電裝機總容量(單位為MW,百萬瓦)

  21. 冰島的奈斯亞威里爾地熱發電站

  22. 6. 地熱的其他應用 • 6.1地熱的農業利用 地熱水灌溉農田;利用地熱水養魚,在28℃水溫下可加速魚的育肥,提高魚的出產率;利用地熱建造溫室,育秧、種菜和養花;利用地熱給沼氣池加溫,提高沼氣的產量等。地熱溫室。各地還利用地熱大力發展養殖業,如培養菌種、養殖魚蝦等。 • 6.2地熱的礦業利用 可供提取溴、碘、硼砂、鉀鹽、銨鹽等工業原料的熱滷水資源,同時還是寶貴的醫療熱礦水和飲用礦泉水資源以及生活供水水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