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04 Views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 《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师生有效回应实践研究》 结题 研究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黄萍. 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E N D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师生有效回应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黄萍
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我园随着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也逐渐庞大,面临的新教师特多,教师课堂的回应策略能力都在成长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僵硬、困顿的课堂变得更精彩,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如何通过有效回应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自然就成了教师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以上认识选择《小班化教学师生有效回应的实践研究》,从幼儿的问题出发,适时地引导,给予适当的支持,以促进孩子更有效地学习,形成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互动过程,提高教师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2、课题立项情况: 2011年4月向新北区教研室领导小组提出课题立项申请 2012年12月通过区教研室中期评估得到正式立项
1、小班化教学 2、有效回应 3、实践研究 核心概念 研究目标 1、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预设集体活动时能对幼儿生成问题的方向有一定的把握。 2、针对不同年龄的、不同性质的生成问题,建立“支持-顺应-引导-推进”的有效回应策略。 3、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探索教师有效回应幼儿的方式,提供指导方案和实践操作的依据。 4、通过教师的回应,探讨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策略,提高集体活动的实效性。
1、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研究幼儿在有效回应上的特征。1、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研究幼儿在有效回应上的特征。 2、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3、基于课堂,关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回应能力。 4、教师有效回应与建构师幼互动的关系与影响。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观察记录法 3、实践研究法
探索实践 在为期三年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总课题,制定学期课题计划,在不同年龄段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制定师生有效回应的活动形式与操作要求。 1、活动形式 (1)依据“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思想,常规课堂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在自己所执教的活动中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2)园级公开教学、教研组、项目组等活动提供现场案例教学。 (3)结合新教师共同体展开名师模仿课,微格课堂教学。
2、操作要求 • 活动中定时间、定主题、定人员、提前通知,准备学习资料。 • 人人发言,做好记录,表达见解,提出困惑,分享资料。 • 及时收集资料,发布报道,责任到人。
(二)设计制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举措。(二)设计制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举措。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
2、制订了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2、制订了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 (1)坚持提前制定课题计划
(2)坚持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个人思考设计→组内交流碰撞→形成优化活动方案→个性化修改
(三)研究探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三)研究探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 课堂中的介入 预设生成精彩 如何反思
2、加强备课质量 (1)前期准备。 (2)活动中的思考。 (3)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
3、依靠专家引领 井幼茅春蕾 市教研室庄春梅 银幼吴亚英 市教研室张小亚
4、观摩名师教学 (1)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 (2)分析名师师幼有效回应的策略 (3)学习名师师幼有效回应的处理方法。
5、开展教学研讨 结合园内公开课
6、定期教学汇报 说课竞赛 课堂竞赛
研究成效 (一)探索了具有有效回应的课堂教学和策略 1、创设良好的隐性环境、将显性与隐性回应并重。
2、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兼容两者之优势,寻找两者的平衡点。2、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兼容两者之优势,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如在“图形变变变”中,教师出示范画和制作材料时 教师:“请你仔细看看怎样变出这样一幅漂亮的图画呢?用这些图形能够完成吗?” 幼儿:“这里只有大三角形,小的三角形,在哪里呢?” 教师:“有什么好办法就用这些图形来完成作品” 幼儿:“能够撕开或者剪开吗” 教师:“有了想法就去试试吧” 就这样,幼儿的思路被打开了,从提供的单一图形变成了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图形。
3、个体回应与群体回应兼顾,使个别与共性得到有机结合与促进。3、个体回应与群体回应兼顾,使个别与共性得到有机结合与促进。 如在数学《有趣的电话号码》中展示了一位幼儿的操作单,引起了很多幼儿的不认同“错了,乱死了”“这不象电话号码,哪有这么长的!” 当即教师说:“你们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呀!”就这样,自然的调动了幼儿间的互动、让他们在交流碰撞中发挥群体的经验,在交互中妥协,达成一致(了解电话号码排列的规律性)。
4、根据年龄段特征,总结出不同年龄段回应策略4、根据年龄段特征,总结出不同年龄段回应策略 小班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公开课执教情况
(三)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三)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1、小班化教育能够进行因材施教。 2、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得到提高。 3、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育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激发教师深入研究的意识,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五)激发教师深入研究的意识,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 游戏、生活、运动中的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课题的反思与展望 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理念有所提升,但是对于理论的内化与运用还不够得心应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还存在脱节。 (2)教学的经验不足,使得教师的成长步伐不够快速。
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