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 《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师生有效回应实践研究》 结题 研究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黄萍. 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alth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践助成长 反思促发展 ——《基于小班化教学的师生有效回应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 黄萍

  2. 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我园随着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也逐渐庞大,面临的新教师特多,教师课堂的回应策略能力都在成长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僵硬、困顿的课堂变得更精彩,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如何通过有效回应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自然就成了教师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以上认识选择《小班化教学师生有效回应的实践研究》,从幼儿的问题出发,适时地引导,给予适当的支持,以促进孩子更有效地学习,形成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互动过程,提高教师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2、课题立项情况: 2011年4月向新北区教研室领导小组提出课题立项申请 2012年12月通过区教研室中期评估得到正式立项

  3. 1、小班化教学 2、有效回应 3、实践研究 核心概念 研究目标 1、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预设集体活动时能对幼儿生成问题的方向有一定的把握。 2、针对不同年龄的、不同性质的生成问题,建立“支持-顺应-引导-推进”的有效回应策略。 3、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探索教师有效回应幼儿的方式,提供指导方案和实践操作的依据。 4、通过教师的回应,探讨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策略,提高集体活动的实效性。

  4. 1、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研究幼儿在有效回应上的特征。1、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研究幼儿在有效回应上的特征。 2、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3、基于课堂,关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回应能力。 4、教师有效回应与建构师幼互动的关系与影响。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观察记录法 3、实践研究法

  5. 探索实践 在为期三年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总课题,制定学期课题计划,在不同年龄段实施课题研究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制定师生有效回应的活动形式与操作要求。 1、活动形式 (1)依据“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思想,常规课堂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在自己所执教的活动中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2)园级公开教学、教研组、项目组等活动提供现场案例教学。 (3)结合新教师共同体展开名师模仿课,微格课堂教学。

  6. 2、操作要求 • 活动中定时间、定主题、定人员、提前通知,准备学习资料。 • 人人发言,做好记录,表达见解,提出困惑,分享资料。 • 及时收集资料,发布报道,责任到人。

  7. (二)设计制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举措。(二)设计制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举措。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

  8. 2、制订了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2、制订了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 (1)坚持提前制定课题计划

  9. (2)坚持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个人思考设计→组内交流碰撞→形成优化活动方案→个性化修改

  10. (3)坚持开设研讨课

  11. (4)坚持定期汇报交流

  12. (三)研究探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三)研究探索师生有效回应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 课堂中的介入 预设生成精彩 如何反思

  13. 2、加强备课质量 (1)前期准备。 (2)活动中的思考。 (3)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

  14. 3、依靠专家引领 井幼茅春蕾 市教研室庄春梅 银幼吴亚英 市教研室张小亚

  15. 4、观摩名师教学 (1)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 (2)分析名师师幼有效回应的策略 (3)学习名师师幼有效回应的处理方法。

  16. 5、开展教学研讨 结合园内公开课

  17. 结合教研组公开课

  18. 结合项目组公开课

  19. 课题组研讨课

  20. 6、定期教学汇报 说课竞赛 课堂竞赛

  21. 7、及时梳理罗列

  22. 研究成效 (一)探索了具有有效回应的课堂教学和策略 1、创设良好的隐性环境、将显性与隐性回应并重。

  23. 2、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兼容两者之优势,寻找两者的平衡点。2、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兼容两者之优势,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如在“图形变变变”中,教师出示范画和制作材料时 教师:“请你仔细看看怎样变出这样一幅漂亮的图画呢?用这些图形能够完成吗?” 幼儿:“这里只有大三角形,小的三角形,在哪里呢?” 教师:“有什么好办法就用这些图形来完成作品” 幼儿:“能够撕开或者剪开吗” 教师:“有了想法就去试试吧” 就这样,幼儿的思路被打开了,从提供的单一图形变成了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图形。

  24. 3、个体回应与群体回应兼顾,使个别与共性得到有机结合与促进。3、个体回应与群体回应兼顾,使个别与共性得到有机结合与促进。 如在数学《有趣的电话号码》中展示了一位幼儿的操作单,引起了很多幼儿的不认同“错了,乱死了”“这不象电话号码,哪有这么长的!” 当即教师说:“你们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呀!”就这样,自然的调动了幼儿间的互动、让他们在交流碰撞中发挥群体的经验,在交互中妥协,达成一致(了解电话号码排列的规律性)。

  25. 4、根据年龄段特征,总结出不同年龄段回应策略4、根据年龄段特征,总结出不同年龄段回应策略 小班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26. 中班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27. 大班年龄段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28. (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公开课执教情况

  29. 论文获奖情况

  30. 教学案例汇编

  31. (三)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三)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1、小班化教育能够进行因材施教。 2、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得到提高。 3、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育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32. (五)激发教师深入研究的意识,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五)激发教师深入研究的意识,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 游戏、生活、运动中的教师有效回应策略

  33. 课题的反思与展望 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理念有所提升,但是对于理论的内化与运用还不够得心应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还存在脱节。 (2)教学的经验不足,使得教师的成长步伐不够快速。

  34. 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5. 恳请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