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760 Views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 、概念 —— 人们 变更定居地 的空间流动行为。. *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称为人口流动。. 1 、下列现象 不 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西部开发,人口西迁 B. 江西人到上海购货 C. 农村人到城市务工 D. 游牧民族的迁徙 E. 知青开发东北北大荒 F.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 G. 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的流动 H.15 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 I. 为方便在五中就读,你将户口从瓜沥迁到市区. BDFG. 2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E N D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称为人口流动。 1、下列现象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西部开发,人口西迁 B.江西人到上海购货 C.农村人到城市务工 D.游牧民族的迁徙 E.知青开发东北北大荒 F.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 G.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的流动 H.15世纪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到美洲 I.为方便在五中就读,你将户口从瓜沥迁到市区 BDFG
2、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空间移动、时间限制和居住地的变更。 *空间位移方面,至少要跨越行政区划界限。 *时间限制上至少要一年。 *居住地变更上,要长期定居或迁移户籍。
3、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分类: ▲国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科技移民(大批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劳动力输出(不发达国家向经济较发达国家输出劳工) *国际难民迁移(由于战乱、种族冲突和政治迫害等造成的大批流亡其他国家的人口)
▲国内迁移 *农村→城市 (城市化、劳动力产业转移) (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类型) 国内人口迁移举例: 中国、美国、原苏联、日本、德国、英国
4、人口迁移按方向分类: *由农村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 *由城市到城市 *由城市到农村
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1)人口由甲地流向丙地的根本原因: A.资本主义扩张和殖民的需要 B.丙地资源比甲地丰富得多 C.甲地人口分布和资源不适应 D.两地生产力水平差异过大 A
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2)人口由乙地流向丙地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人口密度过大 B.丙地严重缺乏劳动力 C.乙地经济发展太慢 D.人口贩子的掳掠买卖 D
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3)乙地人口大量流向丙地,对乙地的主要影响是: A.减轻了过多人口的压力 B.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C.使人口分布趋于合理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右图为历史上大西洋两岸国际移民流向图,联系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4)下列人口分布现象,主要是由于该时期人口迁移造成的是: A.非洲北部的白种人 B.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C.新西兰的白种人 D.南美洲的印第安人 C
① ② 归程 出程 中程 读19世纪以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和“三角贸易”图回答: (1)就人口迁移方向来说: 箭头①表示: ; 箭头②表示: 。 (2)有关此阶段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②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 ③迁移原因是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 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练习 由城市到农村 由农村到农村 ①②③
① ② 归程 出程 中程 读19世纪以前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和“三角贸易”图回答: 练习 (3)结合“三角贸易”图,你能说出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和归程中分别利用了什么洋流和风带吗?
*城市人口“钟摆式”移动的条件是: A.工农业的持续发展 B.高速公路和地铁的发展 C.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D.农村劳力过剩 B
阿伯丁 曼彻斯特 伯明翰 读英国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处的城市名称: A, B, C。 2、试分析英国人口向北迁移的原因。 环境质量较好; 新兴工业区,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较多; 人口稀疏区,房价或地价较低。
读“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区局部图”回答:读“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区局部图”回答: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箭头表示的人口迁移类型分别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 (2)按人口迁移地理范围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箭头表示_______人口迁移。 由城市到城市 由农村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 由城市到农村 国内
5、人口迁移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不影响全球的人口变动,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动产生显著影响;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机械增长)
下列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下列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A
中国的民工流动 新疆 北京 上海 四川 浙江 广东
小结: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空间移动、时间限制和居住地的变更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分类: *由农村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 *由城市到城市 *由城市到农村 4、人口迁移按方向分类: 5、人口迁移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1、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 拓展: 二战前(结合课本P16图)
对自然环境 对经济 对社会 对迁出地 对迁入地 对整体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特点: 方向: 原因: 意义(影响): 农村到城市; 内地到沿海城市、工矿区 务工、经商,多自发性 利弊
3、民工潮的原因、特点和利弊:(P17图) 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吸引力。 特点:主要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方向: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工矿地,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 利弊: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地区。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地区。 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中部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和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西部 东部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根据表1数据,说明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试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河南为正。其原因是北京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河南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北京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河南,其原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较高;两个地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不同反映了两个区域吸纳劳动力的差异(经济差异)。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环境恶化(污染、生态破坏) *自然灾害 拉力 1、自然环境因素 推力 环境移民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达拉力,经济落后推力 *经济水平、地区间经济差异 *交通、通讯 2、经济因素 减小中间阻力, 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 文化教育水平高拉力,反之推力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 3、社会文化因素 青年人迁移重要因素 为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 经济、人口政策 战争 政治变革 4、政治因素 如迁都
思考下列是哪些因素造成人口迁移 气候、环境 美国不少人口尤其老年人口由东北老工业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阳光地带”是指南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生存条件比较好的区域。
深圳市本来只是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特区后,全国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到1999年底,总人口达119万,深圳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深圳市本来只是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特区后,全国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到1999年底,总人口达119万,深圳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 经济 深圳历年人口数量变化柱状图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个在美国硅谷流行的说法是,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IC”,其实指的是“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华人在硅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有调查显示,硅谷创造的财富中,40%有华人的参与,每年涌现的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有1/4由华人创办。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个在美国硅谷流行的说法是,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IC”,其实指的是“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华人在硅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有调查显示,硅谷创造的财富中,40%有华人的参与,每年涌现的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有1/4由华人创办。 70年代初,由发展中国家迁入美国的医生人数,每年增加25%--50%,工程师增加15%--20%,科学家增加20%,而在美国,把一个婴儿培养到大学毕业需要12万美元。 经济 思考:科技移民分别会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
战争 据美国难民委员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600万难民,亚洲有340万难民逃离了他们的国家。非洲难民人数达400万,其中大部分是迫于内战和政治压迫.
。 印度东北部的暴雨使死亡人数有133人,从6月中旬开始的暴雨还造成超过1200万人流离失所。1万多个村庄的约40万所民宅被冲毁。由于缺少干净的水和食物,暴发灾后疫情的可能性很大。 人们被迫迁移。 政治因素 环境移民
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 许多人为逃避战乱,摆脱贫困,背井离乡,出现了"闯关东"(河北、山东向东北迁移)、"走西口"(山西向内蒙古、甘肃向新疆迁移)、"下江南"(四川向云南、贵州迁移)等习惯性人口迁移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衬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土地、经济 经济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少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可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少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可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经济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 大庆、攀枝花、伯明翰 政治 矿产
早期人口逐水草而居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务 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 唐朝“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 我国60—70年代的“上山下乡”、“支农支边”运动 自然条件 经济 经济 环境 政治(战争)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