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76 Views
台灣地震. 組員: 鄭尉君 薛小樓 黃筱婷 指導老師: 范銚燻 老師. 地震知多少. 何謂地震 ? 地震,是由於地球表面局部地區有大宗能量釋出,而產生 短暫時間 之振動或一系列之振動,由此向各方傳布。 地震發生之原因 ? 一般深信係由於 地殼構造 之影響,地層間彈性應變能量經久之聚積,一朝應力趨過於其抑制力量,即使地表岩層產生不同向之位移而產生滑動,於是地震發生。人為因素在地面所為之爆炸行為,亦能引發局部性地震。 地震之影響 ?
E N D
台灣地震 組員:鄭尉君 薛小樓 黃筱婷 指導老師:范銚燻老師
地震知多少 • 何謂地震? • 地震,是由於地球表面局部地區有大宗能量釋出,而產生短暫時間之振動或一系列之振動,由此向各方傳布。 • 地震發生之原因? • 一般深信係由於地殼構造之影響,地層間彈性應變能量經久之聚積,一朝應力趨過於其抑制力量,即使地表岩層產生不同向之位移而產生滑動,於是地震發生。人為因素在地面所為之爆炸行為,亦能引發局部性地震。 • 地震之影響? • 在大地震之後,可見地層結構上之改變。如斷層裂隙、地層陷落諸現象。在海中所產生之地震海波,通稱海嘯。在沿海地區掀起巨浪,衝壞堤岸或他種建築。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會處。兩版塊碰撞的接觸位置在東部的花蓮至台東地區,台東縱谷被認為是該兩板塊的縫合帶。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會處。兩版塊碰撞的接觸位置在東部的花蓮至台東地區,台東縱谷被認為是該兩板塊的縫合帶。 兩板塊除碰撞作用外,在台灣東北部及南部分別有向北與向東的板塊隱沒作用。由於這兩板塊的碰撞與隱沒,使得地層容易變形進而斷裂錯動引發地震,因此地震相當頻繁激烈。 以世界地震帶的分布而言,台灣地震區屬於最大,也是最活躍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介於日本和菲律賓之間。 圖片來源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seismicmap_large.htm 資料來源http://volcano.gl.ntu.edu.tw/worldwide/taiwan_seismicmap_large.htm 台灣的地震分佈
台灣地震帶之分布情形 • (1)西部地震帶: 泛指整個台灣西部地區,大致與島軸平行。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引發地震活動,由於斷層構造多侷限在地殼部分,因此震源深度相對較淺(約 10 餘公里)。
台灣地震帶之分布情形 (2)東部地震帶: 此地震帶之地震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活動頻率最高。此一地震帶南端幾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並沿台灣本島平行方向向北延伸經台東、成功、花蓮到宜蘭,而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本地震帶南端與花蓮以北區域因板塊隱沒作用,震源深度可達到 300 公里左右。
台灣地震帶之分布情形 (3)東北部地震帶: 此帶係受沖繩海槽擴張作用影響,自蘭陽溪上游附近經宜蘭向東北延伸到琉球群島,屬淺層震源活動地帶,並伴隨有地熱與火山活動現象(龜山島附近)。
台灣十大災害地震震央分佈 斗六地震 梅山地震 南投地震系列 新竹-台中地震 中埔地震 新化地震 縱谷地震系列 恆春地震 白河地震 花蓮地震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1986年11月15日晨5時20分,花蓮東方約20公里海底發生芮氏地震規模6.8的強烈災害地震。1986年11月15日晨5時20分,花蓮東方約20公里海底發生芮氏地震規模6.8的強烈災害地震。 台灣全島及澎湖均為震度Ⅱ級以上,共造成15人死亡、62人輕重傷,房屋全倒35戶、半倒32戶、至少有200餘戶以上的建築物受損,其中又以台北地區較為嚴重(國立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 1987) 1986年花蓮地震-1 來源為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花蓮縣太魯閣對岸道路坍方,造成交通中斷(1986年11月15日攝,鄭世楠博士提供)。 1986年花蓮地震-2 宜蘭縣蘇澳鎮震災,磚造圍牆潰倒, 其內木製門窗亦倒落(溫國樑博士提供)。 來源為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宜蘭縣蘇澳港碼頭之混凝土地面地裂(溫國樑博士供)。宜蘭縣蘇澳港碼頭之混凝土地面地裂(溫國樑博士供)。 1986年花蓮地震-3 • 華陽市場破壞較輕微的一面,鋼筋混凝土柱斷裂、牆面呈剪力型破壞(溫國樑、陳國誠博士提供)。 來源為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九月二十一日凌晨1 時 47 分 12.6 秒, 台灣發生了芮氏7.3級地震。 經過台大地質學者追蹤,探索到車籠埔斷層帶完整的活動範圍,幾可確定因這條活斷層的快速移動並釋放大量能量,是造成此次九二一大地震的主要禍首。 1999 921大地震-1
1999 921大地震-2 • 九月二十一日凌晨1 時 47 分 12.6 秒, 台灣發生了芮氏7.3級地震,震央由南投縣集集鄉發生。位置:北緯 23.85 度, 東經 120.78 度, 即在於日月潭西偏南 12.5 公里, 地震深度:1.1 公里因此命名「集集大地震」, 這是一百年來台灣省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這一次大地震經過專家研判,極可能是車籠埔斷層和大茅埔雙冬斷層推擠造成已造成二千人以上死亡與八千人以上受傷,台中縣與南投縣嚴重受創。 • 台北縣市,彰化縣,雲林縣亦有災情。台北市「東星大樓」罹難七十人,台北縣新莊市民安路「博士的家」,台中縣大里市「金巴黎大樓」等可說是天災加上人禍。中部古蹟也創傷至鉅,霧峰林家花園整建中,如今已成廢墟,昔日風光不再......... 南投埔里倒塌的房屋有四百多間,死亡人數超過180人。台中縣災情最慘重的地方是東勢鎮。光是東勢果菜市場就發現二九八具屍體,東勢八成建物都已受損,市區多處高樓垮下,許多民眾都被活埋等待救援。 • 經過台大地質學者追蹤,探索到車籠埔斷層帶完整的活動範圍,幾可確定因這條活斷層的快速移動並釋放大量能量,是造成此次九二一大地震的主要禍首
台 灣 斷 層 分 布 圖
1999 921大地震-3 921震災紀念鐵塔 921斷橋
蠢蠢欲動的彰化斷層 • 四川發生大地震,學者語出驚人,直言中台灣的彰化斷層很可能是下一個爆發規模六以上強震的地方,彰化斷層距離上一次發生地震的時間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地殼不斷推動,累積驚人能量,加上斷層經過的地區包括台中縣市、彰化、南投等是人口密集處,要是發生地震,傷亡勢將慘重。 • 921大地震幾乎震垮了中台灣,時隔九年,又有專家預測中台灣可能爆發大地震。彰化台地上這些小山丘原本是連起來的,不過因為板塊擠壓分離成一個個小山丘,而下方就是屬於活動的彰化斷層,以破裂帶的長度研判,要是發生地震,威力不小於921。 • 來源:東森新聞http://tw.youtube.com/watch?v=7x0PjlelvTw
台 灣 斷 層 分 布 圖
蠢蠢欲動的彰化斷層 • 彰師大地理系教授蔡衡指出,「台灣西部變形帶,最前緣的地帶就是在這個地方,力量推擠現在傳到最前面,力量集中在最前緣的地帶就是彰化斷層。」 • 菲律賓海板塊就像推土機一樣不斷擠壓地表,板塊挫動形成台地隆起,地殼內推動岩層的力量不斷增加,這股強大能量經過車籠埔斷層,力量就累積在最前緣的彰化斷層上,要是能量過大造成岩層破裂,就會引發地震。 • 專家研判,能量爆發至少規模六的強震,影響層面不容小覷,因為彰化斷層北起台中縣后里,經過清水、龍井、大肚、員林、社頭、田中、二水,距離台中市彰化市也相當近,都是人口稠密的區域,要發生地震,至少上百萬人受影響。 • 來源:東森新聞http://tw.youtube.com/watch?v=7x0PjlelvTw
1604-1900彰化地區的地震記載 資料來源:http://www.cwb.gov.tw/
防震知識 -1 •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發生地震的頻率很高,因此必須隨時提高警覺,對地震多一分準備,就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 • ■ 防震應注意事項: • 1. 屋頂違建會加重屋頂樓地板負荷,地震時增加各樓層地震力,危害居住安全 • 2. 牆、柱、樑、版是建築物的骨骼,不要任意拆除,以免結構系統產生變化 • 3. 任意打通牆壁會使樓層鋼度降低、強度分佈不均,地震時造成能量集中及偏心扭轉,易使建築物崩塌。 • 4. 建築物增建、變更或牆、柱、樑、版有嚴重龜裂時,應委任建築師或結構工程師評估。 • 5. 震前:老舊建築物及重大公共建築物應委請民間專業團體進行建築物安全評估及補強工作。 • 6. 震後謹防餘震:檢查房屋是否有明顯裂痕,樑柱如遭受破壞,請暫勿使用,並請通知當地建管機關派員查核。
防震知識 -2 • 一、 預防措施-震前 • 1. 準備緊急必須品 • 2. 瞭解放置位置,熟悉使用方式。 • 3. 勿任意違法加蓋,或拆除牆、柱、樑、版,以免破壞建築結構系統,遭致地震災害。 • 4. 建築結構物體安全檢查維修。 • 5. 建築物的牆壁或地板勿開設新口,否則會降低建築物強度。 • 6. 請專家人士定期檢查瓦斯、電熱水器、電線水電安全。 • 7. 全家熟悉總開關位置及開關方式。 • 8. 固定燈具、危險巨型傢俱、化學藥品、減少懸吊擺設、易破碎物品、重型物擺放底層避免墜落。 • 9. 事前瞭解屋內避難地點及重大災害之避難中心。
防震知識 -3 • 二、 避難措施-震時 • 1. 保持鎮定,勿慌張進出建築物,遠離窗戶、玻璃、吊燈、巨大傢俱等危險墜落物,就地尋求避難點。 • 2. 關閉爐火、瓦斯、電源。 • 3. 無論震中、震後,切勿使用火柴、打火機等任何火種,以免引起爆炸。 • 4. 如有起火情況,迅速滅火。 • 5. 以軟墊保護頭部,找堅固的庇護所如堅固的桌下、牆角、支撐良好的門框下。 • 6. 若在浴室時請打開門扇,以免門扇被震歪夾緊。 • 7. 在高樓時,就所在樓層尋找庇護所。 • 8. 勿使用電梯,以免受困。 • 9. 在學校、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切勿慌張奔向出口,宜就地尋找掩護。 • 10. 震後聽從指揮,並有秩序離開。 • 11. 在室內,儘速往空曠的地方移動,遠離建築物、帷幕牆、廣告招牌、樹木、電線桿,慎防飛散的玻璃及盆栽砸傷。 • 12. 行車中,緩慢停車於路旁適當位置,避開陸橋、高價橋、巨型墜落物,靜待 • 車中。
防震知識 -3 • 三、 救災復原措施-震後 • 1. 檢查安全後才可使用電梯。 • 2. 檢查安全後才可開啟電源、瓦斯。 • 3. 確實關閉震壞的瓦斯、電線、水管線開關,除去危險外洩化學藥品,並通知事業機關派人檢修。 • 4. 檢查屋內巨型傢俱、吊燈、擺飾是否鬆動危險,屋外招牌、冷氣機、盆栽鐵架是否牢固。 • 5. 收聽廣播謹防餘震,瞭解附近災情狀況及因應行動。 • 6. 暫勿使用電話避免阻斷救災通訊。 • 7. 若在山邊應注意崩塌落石。 • 8. 若在海邊應防海嘯來襲。 • 9. 若無救災幫助切勿湧向災區觀望,暫勿開車上路,保持救災道路通暢。 • 10. 穿著長筒靴,防止異物割傷。 • 11. 受困時,請保持鎮定、清醒,等待救援。 • 12. 聽從指揮加入救援行列。 • 資料來源: http://www.arch.ncku.edu.tw/921/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