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49 Views
49191009 民文四 楊世鳳 49191045 民文四 馬美娟 49291009 民文三 沈姵樺. 外勞的社會經濟處境 — 以高捷案為反思. 前言. 研究動機 討論要點. 報告流程. 泰勞與台灣社會的互動→大貓 高捷案的經濟僱用問題→沈姵 結論→小馬. 外勞的出現 : 時代背景. 台灣地區勞力的短缺 教育程度與人力素質的提升 , 使得基層勞力的短缺程度升升高 , 是外籍勞工出現的重要因素 勞力短缺的因應之道 1 . 提高待遇或福利措施 2. 改進生產技術或操作流程 3. 自行招募外地工人. 外勞的出現 : 時代背景. 拉力 :
E N D
49191009 民文四 楊世鳳49191045 民文四 馬美娟49291009 民文三 沈姵樺 外勞的社會經濟處境—以高捷案為反思
前言 • 研究動機 • 討論要點
報告流程 • 泰勞與台灣社會的互動→大貓 • 高捷案的經濟僱用問題→沈姵 • 結論→小馬
外勞的出現:時代背景 • 台灣地區勞力的短缺 教育程度與人力素質的提升,使得基層勞力的短缺程度升升高,是外籍勞工出現的重要因素 • 勞力短缺的因應之道 1.提高待遇或福利措施 2.改進生產技術或操作流程 3.自行招募外地工人
外勞的出現:時代背景 • 拉力: 台灣地區勞動市場的需求 #勞工意識的抬頭/成本的提高/勞力短缺 #政府就業服務法的修訂 #14項建設專案引進外勞的權力
外勞的出現:時代背景 推力: 充裕的人力與鼓勵人力外出的政策 # 泰國人力公司的爭取 # 泰國政府專職機構的設置
外勞的出現:勞力型態 • 外籍勞工的引進 1.家庭幫傭者-以菲律賓女性為主 2.非技術型態勞工-以泰國籍工人為主 # 製造業-紡織成衣/製鞋/機械/電子 # 營造業-捷運系統/北二高/鐵路地下化工程
業界的看法 • 工業界的普遍需求 #工資較低 #流動率低 #願意擔任較辛苦的工作,忍受較長的工時
業界的看法 • 業界的擔憂 #違法雇用的隱憂 #流向不易掌握 #語言溝通的困難/風俗習慣的差異 #生活上的管理 #技術水準較為低落
本地勞工的觀感 • 取代國內勞動者的就業機會,失業率提高 • 廉價勞工使得台灣境內產業升級受阻 • 干擾本國非技術工的薪資,使所得分配失調
社會大眾的觀感 • 擾亂治安:社會安全與安寧的威脅 • 引發群體衝突 • 傳入疾病 • 流入禁物 • 減少本地勞工工作機會 • 破壞法規:勞動基準法/居留權問題 • 社會結構的複雜化
學者的看法 • 取代論: 對於本國勞工就業市場的擠壓 • 隔離論: 形成兩個隔離的勞動市場,與本地工人的就業互不干擾 • 人口壓力的攀升 • 外部社會成本的提高 • 雇主違反外籍勞工的基本人權
時 間 事 件 2005/8/21 晚間九點半左右 居住在高雄縣岡山高捷公司北機場宿舍的泰勞(共有1717人)與華磐公司管理人員發生衝突,約有300名泰勞群起抗爭。 8/22 凌晨一點→ 六點十五分→ 高雄縣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泰國經濟辦事處、高雄縣政府勞工局高捷公司人員組成因應小組。 泰勞提出16項訴求 8/23晚間七點 | 24日中午十二點 勞委會高雄捷運泰勞人權查察專案小組(後簡稱勞委會人權小組)實地了解情況。 8/24 本地勞工團體約六、七十人聲援外勞「反奴有理,抗暴無罪」,並成立「泰勞抗暴法律後援會」。 8/27 高雄市政府要求高捷與華磐解約。 2006 / 2 / 20 華磐對14名泰勞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其提出損害賠償,求償1967萬。
外勞在台的經濟角色 就業服務法 -第五章 外國人之聘僱與管理 第四十六條 十、為因應國家重要建設工程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工作。 十一、其他因工作性質特殊,國內缺乏該項人才,在業務上確有聘僱外國人從事工作之必要,經中央主管機關專案核定者。
事件何以發生? *外勞管理政策法制面結構(沈姵的秘密武器) 招募外籍勞工的方式 : 1.逕洽各國駐華機構,按照各國的規定自行引進。 2.委託勞委會許可的國內仲介公司代為招募。 3.委託勞委會許可的外國仲介公司代為招募。
實際上… 勞委會職訓局在2002年3月份進行訪查時 →37%比例的仲介公司收取額外的費用 →55%的外勞實際所繳費用與切結書所載不符 →「外勞第一年還錢、第二年平衡成本、第三年才賺錢」
勞動契約的受制地位 →雇主的主導地位 →聘僱許可的期限 →沒有「自由選擇工作權」 →不得轉換雇主 →無法自組工會
契約內容的鉗制 →外勞的薪資給付方面 : 外勞工資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約定,若受僱於適用勞基法的單位,其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15840元> 然而… 雇主又有許多理由扣罰外勞薪資的「契約罰」
事件發生後… 事件發生的主因: 台灣整體的奴工制度 →2006年2月20日華磐公司秋後算帳 →本勞發出不平之聲: 「泰勞抗暴法律後援會」提出三項觀點 →台灣民眾的看法 →台灣真的做到平等原則了嗎?
結論 三個面向 • 政策心態 • 仲介剝削 • 政策管制
兩個建議 • 引入勞工方面 • 勞動規定方面
參考文獻 1.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http://www.tiwa.org.tw/ 2.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外勞資訊 http://labor.kcg.gov.tw/labor.htm 3.「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侵害泰勞權益事件」政府機關管理制度與行政責任檢討報告 http://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20051003115358450.doc 4.台灣外勞行動-Taiwan Migrants’ Forum http://migrants.twblog.net/archives/001241.html
5.林佳和,〈高雄捷運泰勞暴動事件〉,《月旦法學》,頁187-196 (台北:月旦法學,2005)。 6.吳惠林,《台灣地區的勞力短缺與外籍勞工問題》(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2)。 7.顏祥鸞,《台北,請再聽我說!第三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政府,2004)。 8.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我國外籍勞工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及其因應對策》(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93)。 9.蕭新煌等,〈「東南亞外勞在臺灣:以高雄捷運局泰勞事件為例」座談會紀實〉,《亞太研究論壇》,頁288-318(台北:中研院亞太研究中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