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59 Views
第九章 危险性害虫的检疫检验与处理. 检疫检验的目的:发现、检出和鉴定植物病原物、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为出证或检疫处理提供依据。 检疫处理:通过中断或避免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而达到保证贸易和引种正常进行的目的。. 第一节 昆虫与螨类的检疫检验. 检疫检验包括现场检验与实验室检验。有害生物种类不同,适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同。适用的检验技术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2. 快速、简单、方便易行; 3. 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4. 安全,不扩散有害生物。. 一、害虫与螨类的检验方法. (一) 直接观察
E N D
第九章 危险性害虫的检疫检验与处理 检疫检验的目的:发现、检出和鉴定植物病原物、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为出证或检疫处理提供依据。 检疫处理:通过中断或避免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而达到保证贸易和引种正常进行的目的。
第一节 昆虫与螨类的检疫检验 检疫检验包括现场检验与实验室检验。有害生物种类不同,适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同。适用的检验技术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2.快速、简单、方便易行; 3.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4.安全,不扩散有害生物。
一、害虫与螨类的检验方法 (一) 直接观察 (二)过筛检验 (三)解剖检验 (四)加热分离检验 (五)比重检验 (六)染色检验 (七)软X光透视检验 (八)诱捕检验 (九)检疫犬检查 (十)其它方法
(一) 直接观察 通过肉眼或手持扩大镜,对植物及其产品、包装材料、运载工具进行检查。 适用范围:适于检验个体较大,特征较明显的害虫,或危害状明显的植物及其产品。
欧洲榆小蠹危害状 瘿蚊-虫瘿
(二)过筛检验 利用多层筛将害虫与其载体筛选分离。 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检验粮谷、种子、油料、小粒干果和生药材中混进的害虫。 2.用具与步骤 • 一般用多层筛。 • 将样品倒入筛中,回旋法筛之,而后分别将各层筛上物及筛下物倒入白瓷盘中摊成薄层,肉眼观察检查较大的害虫,筛下物收集在培养皿中,解剖镜下检查较小的虫体。
(三)解剖检验 借助刀具剖开待检物品,检查是否有害虫存在。 1.适用范围 有明显被害状、食痕或有可疑症状的种子、果实及其它植物产品,如食心虫、实蝇类危害的果实;天牛、吉丁虫为害的枝干等。 2.用具与步骤 • 采用解剖刀、水果刀或剪刀。 • 在检验中若发现有害虫的产卵孔、蛀孔、虫粪、分泌物等危害迹象时,需利用本方法进一步找到虫体。
(四)加热分离检验 原理:利用害虫在受热时苏醒或变得活泼的特点。螨类检验中,利用活螨避光,怕热的习性,加热分离之。 1.适用范围 多在冷凉季节或气温较低时 2.用具与步骤 将样品(粮谷、豆粒等)放入磁盘或培养皿中,放在灯光或其它热源上面加热,一些蛾类、小型昆虫或迟钝不动的昆虫受热后即爬动而被分离出来。
3.应用举例螨类的分离 1.烤螨法将供试品放在特制的分离器或附有孔径大小适宜的筛网的普通玻璃漏斗里,在漏斗的广口上约6cm处用一个60~100W的灯泡照射1~2h。活螨可沿漏斗内的底部细颈内壁下爬,漏斗下口处用小烧杯装半杯甘油水收集。 2.热水漂浮法将原糖样品置于锥形瓶中,温水(30~35℃)溶解,溶液量以刚好不溢出为宜,15~30min后,用载玻片沾取水面漂浮物,镜检观察是否有螨类爬出。
(五)比重检验 根据有害籽粒和正常籽粒比重不同,用盐溶液漂检分离的方法。 1.适用范围 通常用于检查粮谷、谷类中的害虫 。
2. 试剂与操作步骤 ①将试剂(如氯化钠、硝酸铁、硝酸铵等)根据需要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②将过筛后的样品倒入溶液并充分搅拌1min,后静止1min,则健粒下沉、被害粒上浮; ③捞出上浮样品,进一步检验。 试剂和溶液浓度的选择主要考虑样品的比重。如检查谷象、米象为害的粮谷籽粒时,选用2%的硝酸铁溶液;检查豆粒等的种子,可用饱和食盐水;检查松籽中是否携带落叶松种子小蜂,用清水即可。
(六)染色检验 指利用某些植物或器官被害虫为害后,经特殊的化学品处理后,可染上特有的颜色,以帮助检出害虫或判断害虫成活与否的方法。 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分为高锰酸钾染色法、品红染色法、碘或碘化钾染色法和油脂浸润法。各种方法各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
1. 高锰酸钾染色法 (1)试剂 1%高锰酸钾溶液、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1%硫酸100ml加3%过氧化氢液1ml)与清水。 (2)步骤 • 将15g粮粒样品放入30℃温水中浸1min; • 然后转移到1%高锰酸钾液内染色1min; • 清水漂洗; • 滤纸吸干多余液体并镜检。将出现直径0.5mm黑斑点的子粒挑出剖检。 • 染色后转入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内处理30s,则米象的产卵处染色成褐色斑点。 (3)适用范围 检验粮粒中的谷象、米象等。
2. 品红染色法 (1)主要试剂 酸性品红溶液(蒸馏水95ml,冰醋酸5ml,酸性品红0.05g,充分混合) (2)步骤 取样品15g,30℃温水预浸1min后移入品红液中染色25min,之后取出并用清水洗净,倒在白色吸水纸上,镜检,凡有0.5mm左右樱桃红小点,即为被害粒。 (3)适用范围 同高锰酸钾法,但也适用于植物叶片中斑潜蝇卵的检验。
3.碘染色法 (1)试剂 1%碘化钾液或2%碘酒溶液、0.5%氢氧化钾(钠)溶液。 (2)步骤 • 取代表样品50g,放入纱网或包于纱布袋中,浸入配好的碘液中染色l~1.5min; • 氢氧化钾溶液固定30s; • 清水漂洗15~20s,之后镜检。凡豆粒表面有l~2mm直径的黑色圆斑者,即为虫蛀粒,再进行剖检。 (3)适用范围 • 适于被豆象类蛀害的豆粒检验。
(七)软X光透视检验 软X光透视和摄影检验种子,首先由瑞典皇家林学院Simak、Kamra等人创造并提出。 原理:利用软x光波长较长(大于0.01nm),能级较低,穿透力较弱,被检验的物体吸收率高,成像对比度强、层次清晰的特点,对种子进行透视、摄影,以判断种子、苗木及其他植物组织内钻蛀性害虫的发生情况。
1.仪器与操作方法 一般用Hy-35型农用软X光机。 操作方法:取样品100粒,单层平铺在仪器内样品台上,开通电源,调节光强度和清晰度,通过观察窗,即可在荧屏上观察。凡健康种子,全粒均匀透明;凡有阴影斑点(块),即为虫蛀粒、空壳或内部有虫体。 • 荧光屏直接观察对桧、杉、粟等小粒种子不适用,必须通过摄影、冲洗出底片才能正确检测。
2.应用举例松籽中落叶松种子小蜂的检验 • 软X光摄影检验 事先把2号或3号放大纸在暗室用黑纸包好,把种子检验样品放在放大纸具有药膜的那一面,置于X光机载物台上拍摄。 • 软X光照片判别 种皮内颜色均为暗色者为空粒种子,种皮、种仁连为一体均为白色者是健康饱满的种子。种皮内有一个呈“C”型弯曲的幼虫影像,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落叶松种子小蜂寄生的种子。种皮内有多个白色的影像重叠在一起,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小蜂的寄生昆虫。
(八)诱器检验 利用特异性诱剂,置于特制的诱捕器中诱测害虫(主要是成虫)的方法。 • 主要用于产地、港口、车站、机场、货栈、仓库等处的现场检验与疫情监测。 • 诱器由诱剂、诱芯和诱捕器三部分组成。
(九)检疫犬检查 • 检疫犬主要用于旅客携带物的现场检查。 • 在检疫人员的带领下,检疫犬对旅客包裹进行检查,若发现可疑物品(如水果、食品或毒品等),检疫犬会立即以训练出的固定姿态告知检疫人员,检疫人员可据此要求旅客开包检查。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均已组建了检疫犬队,配合X光机及检疫人员,对出入境行李进行检疫,使行李检疫更快速,并使其检出率及准确率达到90%以上。我国自2002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投入使用。 应用检疫犬,不仅可以作为旅客申报单、X光机等检疫措施的补充,提高检出率,还可以扩大检疫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有效地防止逃漏检。 2002年9~11月投入使用以后,白云机场和天河火车站旅检现场的违禁物查获批次较比年同期增长22.8%和26.7%。
(十)其他检验方法 1.饲养检验 将样品定量后置温箱内,定温在25~26℃下饲养3~5d或更长时间,测定害虫含量并鉴定种类。 2.塑料袋密封检验 将具有一定成熟度或有产卵痕的果实用塑料袋密封数小时后,其中的果实蝇幼虫因缺氧破果而出,可作形态鉴定或进一步饲养。 3.水盆观察法 将水果或蔬菜放入一个瓷盘内,支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瓷盆上,再用40目尼龙纱罩上。室温下观察7-10d,实蝇幼虫会从果中弹进大盆内。本方法主要用于新鲜成熟度不高的水果。
二、检疫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对检疫验放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努力提高检验效率成为目前各国检疫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检验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两大明显特色: (一)对策上,加强产地检疫与预检,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简化现场检验手续,提高验放速度。
(二)技术层面,手段多样化、技术现代化。 • 引进检疫犬,提高了旅检效率;针对斑潜蝇的传带特点,发展出叶片染色法等。 • 在种类鉴定方面,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大大加快了鉴定速度。如,采用凝胶电泳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4种多食性斑潜蝇;广州检疫局在国际上首次将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实蝇种类鉴定和近似种区分,使得鉴定周期从20d以上缩短到2d以内。
小 结 • 害虫的检疫检验包括室内检验与现场检验。 • 无论是直接检验、过筛检验、染色检验,还是解剖检验、X光检验、诱器检验,都是发现和检出的手段。各种方法在适用范围、精确度等方面均有不同。 • 实践中,往往需要从实际出发,选用一种或将几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检验目的。 • 检出害虫后,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第二节 检疫处理 检疫处理一般由检疫机关通知货主或其代理人实施,检疫机关对处理过程实施监督,以确保处理的有效性。 检疫处理往往作为进境的限制条件,有时成为进出境贸易的一种技术壁垒。
一、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指利用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除害处理的方法。 化学处理的方法有熏蒸、喷雾、涂抹、浸泡等等。植物检疫中,最常用的是熏蒸处理,其次是喷雾法与浸泡法。
(一)熏蒸处理 指利用熏蒸剂产生的有毒气体在密闭设施或容器中杀死有害生物。 1.适用范围 • 适于运输工具、贮藏所、加工厂等的消毒。 • 适于处理粮食种子、植物无性繁殖材料、水果、蔬菜、其它动植物产品、生长期植株、工业品、土壤等。
参观真空熏蒸循环设备 2.熏蒸方式 • 常压熏蒸 • 真空熏蒸 3.熏蒸剂 常用熏蒸剂有溴甲烷、磷化铝、硫酰氟等。 4.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快速、高效,费用低,残毒问题相对较轻。 局限性:须在可密闭场所或容器内进行。
依法对国际航班消毒 (二)喷雾 主要用于运输工具、贮运场所的消毒。 (三)浸泡 主要用于种子、苗木或其它繁殖材料(接穗、球根、块茎等)。
二、物理处理法 (一)高温处理 高温处理即热处理,包括干热处理、热水处理、蒸汽热处理、微波加热处理与高频加热处理。 其原理为:利用植物材料与有害生物耐热性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高温和处理时间以杀死有害生物而不损害植物材料。
1.干热处理 • 主要用于处理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有除害效果,但处理不当可能降低种子萌发率。也用于处理原粮、饲料、面粉、包装袋、干花、草制品、泥炭藓和土壤等。 • 巴西豆象:55 ℃处理1h,或60 ℃处理0.5h。 • 松墨天牛:60 ℃处理12h。 • 局限性:不能用于生活的植物材料。
2.蒸汽热处理采用蒸汽热处理炉。 • 用以处理水果和蔬菜,也用于种子、苗木消毒。 • 水果热蒸汽处理设施包括三部分: ①处理前的分级、清洁、整理车间; ②蒸汽热处理室; ③处理后的降温、去湿、包装车间。 • 蒸汽热处理的主要设备:热饱和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分配管、气体循环风扇、温度监测系统。
3. 热水处理 • 用于处理植物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杀死病原真菌、细菌、线虫和某些昆虫。 • 热水浸泡处理巴西豆象:50℃,处理1h或52℃处理0.5h。
4.微波加热处理 适于携带物检疫与邮寄物检疫中处理量较小的非种用材料。 优点:升温快,介质内部温度往往高于外部,处理快速、安全,效果可靠,费用低。 缺点:常出现被处理物品各部分温度不均匀。
5.高频加热 • 广泛用于处理粮食、种子、干果、竹木制品、中草药、贵重食品等多种农副产品。受热均匀。不宜用于含水量高于害虫含水量的物品,如鲜果、蔬菜等。
(二)低温处理 1.速冻 在-17℃或更低的温度下急速冰冻被处理的农产品。常用于加工用水果和蔬菜,杀灭害虫。 处理过程:处理时先迅速降温到-17℃以下,并保持一定时间,处理期间温度不得高于-6℃。
2. 冷处理 指应用持续的不低于冰点的低温控制害虫。多用于处理携带实蝇的热带水果。处理的时间常取决于冷藏的温度与害虫的种类。如:实蝇类在0 ℃或0 ℃以下处理10~13d即可死亡;梅象在0 ℃下需处理14d。 冷处理通常是在冷藏库内(包括陆地冷藏库和船舱冷藏库)进行。处理的要求包括严格控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低温处理前或处理后配合使用溴甲烷熏蒸可缩短处理时间,并保证除害效果。
其它处理方法 • 核辐射 • 气调处理
小 结 • 检疫处理的方法与措施有多种,除害处理最为常见。除害处理方法主要分化学处理与物理处理法。 • 化学处理以熏蒸法最常用。目前主要的熏蒸剂包括溴甲烷和磷化铝。熏蒸方法有常压熏蒸与真空熏蒸。 • 物理处理一般对环境安全、无污染,主要利用温度进行除害。分为高温处理与低温处理。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因此,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检疫处理中需要科学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