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73 Views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 ALL 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儿科中心. 杨丽华 余晶 王斌. 基 因. 环 境. 研 究 背 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ALL ) 为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约占 25-30%. 病因 ?. 病毒 感染. 遗传 素质. 理化 因素. 现普遍认为, ALL 的发生为 基因 - 环境 相互作用所致. 基因多态性. 暴露于相同危险环境因素的儿童 , 其 ALL 发病的差异是由遗传易感性 ( susceptibility ) 来决定的.
E N D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儿科中心 杨丽华余晶王斌
基 因 环 境 研 究 背 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为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约占25-30% 病因? 病毒 感染 遗传 素质 理化 因素 现普遍认为,ALL的发生为基因-环境相互作用所致
基因多态性 • 暴露于相同危险环境因素的儿童,其ALL发病的差异是由遗传易感性(susceptibility)来决定的 危险环境 Cancer Susceptibility: Metabolism, DNA damage & repair… Cancer-free
RFC 叶酸代谢相关 基因的多态性 影响细胞的叶酸代谢 干扰正常DNA 合成和甲基化 ALL? 5-MeTHF 还原叶酸载体 图 1. 叶酸代谢途径 Dhillon et al.Mutat Res 2009; 665: 1-6 (Reduced folate carrier,RFC)
还 原 叶 酸 载 体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RFC1位于21q22.2-q22.3,编码一个含591个氨基酸的完整的膜蛋白,包含12个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TMD) 分生结构 第2外显子第80位核苷酸具有高频率的A→G多态可引起第27位密码子His→Arg 多态性 ①与正常人群的血浆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 ②可能影响儿童ALL的遗传易感性、疗效、预后等 特性
研 究 目 的 • 了解在健康儿童和ALL白血病儿童中RFC1 80位点基因型分布特征 • 探讨RFC1 A80G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研 究 对 象 • ALL组45例,2008.10-2010.2儿科和血液内科住院的初治ALL儿童。男28例,女17例,年龄1-16岁,中位年龄5.53岁。 • 对照组70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男45名,女25名,年龄1-14岁,中位年龄5.31岁。 • 两组均为华南地区出生汉族儿童
研 究 方 法 1.采集外周静脉血,抽提基因组DNA 2.PCR扩增 3.DNA片段大小检测及回收纯化 4.DNA测序 5.统计学处理
M 1 2 3 4 5 6 7 500bp 400bp 300bp 200bp 150bp 100bp 50bp 140bp 结 果 图2 RFC1基因第2外显子含80片段PCR产物2%琼脂糖凝胶电泳 M:Marker 1-7:分别为ALL标本1-7
A B C 图2RFC1基因第2外显子含80片段的测序图 A.野生型(His27His) :CAC B.杂合子突变型(His27Arg):CNC (N代表A/G杂合) C.纯合子突变型(Arg27 Arg):CGC
表1 RFC1 80基因型分布及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拟合优度χ2检验结果: 两组人群均符合H-W遗传平衡(df=2,P>0.05), 说明这两个研究人群来自大的群体,不存在明显的自然选择、 迁移等因素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表2 两组RFC1基因80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 *ALL组与对照组相比,χ2=7.633,P=0.02 两组RFC180各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RFC基因80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ALL组与对照组相比,χ2=5.983,P=0.01 两组RFC180等位基因A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RFC1 80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OR*(95%CI)经过年龄和性别校正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因素后, 携带RFC180AA基因型的儿童较80GG携带者 患ALL的风险增加4.15倍
英国健康儿童 59% 中国南方人群 47.9% 美国健康儿童 62% 讨 论(1) • 华南地区汉族健康儿童的RFC1 80A等位基因频率为45.7% Relton CL,et al 2004 de Jonge R,et al 2009 裴丽君 2004 RFC1 A80G多态性频率特征在不同种族或地域的人群间有不同差异
讨 论(2) RFC1 80AA可显著性增加儿童ALL的患病风险 • 一方面,位于TMD1内的组氨酸碱性相对较弱,可改变RFC转运功能,引起叶酸摄取率以及甲硫氨酸循环中的Hcy ,致使该循环转甲基能力 (Whetstine et al, 2001) • 另一方面,含RFC1 80A等位基因的个体的淋巴细胞微核率较其它基因型者明显 ,严重影响了染色体的稳定性 (Dhillon et al, 2009 )
结 论 • RFC1 A80G多态性频率特征在不同种族或地域人群间存在差异; • RFC1 A80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ALL易感性有关,其中RFC1 80A等位基因可增加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