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15 Views
第 七 章 休息与活动. 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 第一节 休息. 第二节 活动. 第一节 休 息. 概 念. 生理. 意义. 先决条件. 护 理. 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休息的概念. 休息的意义 休息和健康的关系 : 休息可以减轻或解除人体的疲倦和劳累,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保持健康的体质,还可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休息和康复的关系
E N D
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 第一节 休息 第二节 活动
第一节 休 息 概 念 生理 意义 先决条件 护 理
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休息的概念
休息的意义 休息和健康的关系: 休息可以减轻或解除人体的疲倦和劳累,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保持健康的体质,还可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休息和康复的关系 良好的休息,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 休息的先决条件 生理上的舒适 “” 心理上的放松 充足的睡眠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护理问题 护理评估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影响因素的评估 生理因素:年龄、疲劳、昼夜节律性、寝前习惯、内分泌等变化影响 病理因素:疾病和身体不适可导致失眠 心理因素:强烈的情绪可造成失眠 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环境会影响NREM、REM的变化 其他: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 睡眠形态的评估 每晚习惯睡多长时间及通常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 是否有午睡的习惯,睡多长时间 睡前是否服用安眠药及有无特殊习惯。 是否很快入睡,睡后是否易被惊醒,是否打鼾。 夜间醒来的次数及原因 睡眠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 晨起是否感觉精力充沛
常见的护理问题 失眠 睡眠过多 发作性睡眠 睡眠型呼吸暂停 其他:如梦游、遗尿
护 理 目 标 患者处于休息与活动的最佳平衡状态 患者能识别影响睡眠的因素,学会诱导睡眠的技巧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 安排舒适的休息环境 • 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 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 • 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 “”
第二节 活 动 • 活动的意义 • 活动受限的原因 • 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 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
活动受限的原因 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一)生理因素 疼痛、损伤、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疾病、身体残疾、医护措施的限制 (二)心理因素
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 对皮肤的影响 • 对骨骼肌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
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 常见的护理 问 题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护理目标
关节功能、骨骼肌肉、机体活动能力的评估 (1)关节功能 (2)肌肉的坚实度与力量 (3)躯体活动能力 活动型态的评估 护理评估 影响因素的评估 年龄 性别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社会因素
肌力程度 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 机体活动功能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常见的护理问题 • 躯体移动障碍 • 活动无耐力 • 有活动无耐力的危险 •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护理目标 患者能保持或促进身体各系统的最佳功能 患者活动时心率、血压正常,无不适感
护 理 措 施 • 健康教育 • 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 • 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 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ROM) • 进行肌肉的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
被动性ROM操作要点 • 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操作者方向,尽量靠近操作者。 • 操作者在完成每个关节的活动时,就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抬起患者的手脚时,移动自己的重心,尽量使用腿部的力量,以减少疲劳 • 依次对每个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的情况,以了解其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 • 每个关节每次可有节律性地作5~10次完整的ROM。 • 对急性关节炎、骨折等患者进行ROM时,应与医生商量,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 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
进行肌肉锻炼注意事项 • 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疲劳,每次运动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 • 运动效果与运动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患者充分理解、合作并使其掌握运动要领。 • 运动不应引起明显疼痛,疼痛常为损伤信号,且反射地引起前角细胞损伤,妨碍肌肉收缩,无法取得运动效果 • 运动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 •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心血管负荷的增加 • 协助患者进行室外活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即肌肉长度改变因而肢体活动。因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运动。 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运动。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休息、活动的意义,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促进休息与睡眠及异常睡眠的护理措施,同时能根据病人的需要,指导病人做正确的被动运动和主动动。 思考题 作为护士,你应如何护理失眠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