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周 彬 E-mail : bzhou@dedu.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200062) 学术思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定义与实践诠释.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吗 ?. 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提炼,为了确保教育理论的普适性与客观性,在理论提炼过程中, 教育理论过滤了教育实践者个人情感与价值观,放弃了对教育情境的关注与理解 。

ali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周 彬 E-mail: bzhou@dedu.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062) 学术思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 第一部分: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定义与实践诠释

  3.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吗? • 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提炼,为了确保教育理论的普适性与客观性,在理论提炼过程中,教育理论过滤了教育实践者个人情感与价值观,放弃了对教育情境的关注与理解。 • 为了保持理论研究的去价值化与去情境化,理论研究既需要控制研究情境,也需要控制个人情感,更主要的是追求对研究对象的抽象把握。控制研究情境与去价值化是研究技术,收集资料与抽象把握是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对技术与方法的追求,将教师排斥在外;教师的专业人员,这要求他们研究自己的专业教学;但教师又是职业人员,他并不具有掌握特定研究技术与研究方法的条件。 • 因此,一方面要寻找教师研究的特定空间(对实践者个体情感与价值观的分析,对实践情境的关注与理解),另一方面要寻找与职业生活相适应的专业研究范式——叙事研究。

  4. 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叙事研究 • 叙事,就是讲叙故事,包括故事发生的情境,故事的情节,故事主人公的价值取向与心路历程。教育叙事,就是讲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故事,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中自己与学生的切身体会以及故事情节。 • 教育叙事研究包括两种情况。 • 一种是通过对教育故事的回忆与描述,来反思与整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达到更好地理解与解释教育故事的目的;这种情况也称教育叙事的行动研究。 • 一种是通过对教育叙事材料的使用与分析,来把握教育情节,理解教育主体,体验教育情境,达到提练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的生活化与实效性,达到解释与预测教育现象的目的,这种情况也称教育叙事的人类学研究。

  5. 对叙事研究的几种误解 • 叙事研究就是对自己教育故事的素描。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表达出来。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叙事研究是通过行为者对教育故事的叙述,来反思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来重构教育实践的理论意义,优化教育实践规划质量。 • 叙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叙事研究就是远离理论的研究,它既不需要理论基础,也不以追求理论为目的。其实,研究的手段与目的,都离不开理论;叙事研究既要求通过叙事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解释与洞察力,也要求通过对叙事者个体价值与情感的认可,对故事情境的关注,来丰富理论的视野。 • 人人都可以做叙事研究,因此人人都在做叙事研究。每个人都有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都具备做叙事研究的可能;但如果只是白描事实,而不反思与重构,不通过重构来丰富个人理论,就不是做研究。(祥林嫂就不是做研究,尽管她总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6. 教育叙事研究的长处与不足 •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注重教育故事本身,而是注重教育故事所具有的意义。通过对意义的重构与解读,来反思与提高实践,来丰富与优化理论。因此,叙事研究并不只是关注实践,而是通过维持理论与实践的张力,来提高两者的切合度与各自的良性发展。 • 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育主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的形成与优化。由于在理论中接纳了个人情感与故事情境,这更有利于理论的穿透力与解释力,但却损害了推广力,因此要避免教育叙事研究结果的盲目推广与个体自大。 • 教育叙事研究去除了教师“科研焦虑”与“骗子综合症”。叙事研究基于对个体经验与故事情境的关注,降低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的理论高度,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略理论研究,可以否定教育理论的价值。失去实践就无法叙事,失去理论就无法研究。

  7.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 • 通过对教育故事的叙述而不是抽象来逼近实践。叙事研究认为现象与本质不可分,只有认识与逼近现象才可能认识本质。而常规研究认为现象与本质是两分的,本质是从现象中通过逻辑推导与思维演炼而抽象出来的。 • 叙事研究关注实然的故事而不是应然的推导。教师与学生的经验与体悟,个人的情感追求与价值取向,教学与学习的发生情境,都是叙事的材料与研究的对象;关注特定情境下,特定经验与价值取向的个体,可能的教育行为与学习行为(关注条件),而不是抽象地认为应该的教育行为与学习行为。 • 叙事研究恢复了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与教育情境的条件价值。叙事者是叙事研究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作为物的研究对象,理论不是来自理论研究者的推导,而来自于教育主体的实践演绎。教育实践者会更接受也更容易使用教育理论,同时也也清楚教育理论使用的特定情境与条件。

  8. 第二部分: 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

  9.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过程 • 关注教育现象,确定研究事件。任何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足够的兴趣。如果教师对哪类教育现象感兴趣,那就开始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确定现象中的具体事件,要么是典型的富有意义的事件,要么是特殊的有待挖掘的事件。 • 熟悉教育情境,感悟教育情节。叙事研究的价值,就在于结合情境,结合教育主体的情感与价值。因此,叙事者熟悉情境,并用心感悟教育主体(也可能是自己,但还包括事件中的多方主体)的切身体会。 • 重构教育故事,优化教育意义。通过对情境的回味与把握,对教育主体的切身感悟,对教育情节教育意义的追问,用自己的教育假设与个人理论,来重构教育故事,最终达到优化教育意义的目的。

  10. 叙事研究与教师“教学自我”的重构 • 教学自我是教师对自己作为教学专业人员的意义建构。教师在学校中有三重身份:个人,职员,专业人员;教师会有个人行为,职业行为和专业行为。其实专业人员与专业行为是教师的根本,洞悉专业规律,揭示行为专业意义,才能优化教学自我。 • 叙事研究是通过教师对教育故事发生情境的事后再认识,通过对故事多重主体情感与价值的换位与事后体悟,来认识情境中的教学自我,认识多重主体关系中的教学自我。通过这种自我与情境的事后互动,自我与他人的事后互动,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假设与教学行为,可以纠正与优化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 • 叙事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而是关注研究过程对研究者教学思想的优化功能。而且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并不具有普适性,因为他深受故事情境与个人情感的影响。

  11. 叙事研究与教学行为“适当性” • 教学行为的价值基础并不在于本身的高效与科学,而在于与特定教育情境与多重教育主体工作与学习状态的“适当性”。教学行为不但要追求行为与情境的适当,还要追求行为与受教育者的适当。从教育的目的来说,行为与受教育者的适当,比前者更有价值。 • 叙事研究与传统研究不同之处,就在于关注教育情境,关注教育主体个人的情感追求与价值选择,这就要求叙事者分析自己教学行为,关注行为与情境与受教育者学习状况的适当性。教学行为的高效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教学行为与教学情境与受教育者学习状况的适当性,却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础,正因为基础才容易被忘记,正是叙事研究揭示了这个根本之处。

  12. 叙事研究与教学假设(思想)的优化 •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价值。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只听自己教学思想的指导。因此,专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而在于教学思想与教学思维的优化与提炼。行为有效性成就技术员,思想有效性成就研究员。 • 叙事研究属于事后研究,研究价值并不在于后悔故事中的行为,而在于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在于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加深自己对教育过程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育过程的事后反思,从而达到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情感的认识,对自己教学方法与教学情感的认识,对课程过程的认识等等,对学生、教学和课程认识的综合过程,就是教学思想的形成与优化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