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引言:

引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第 24 个全国土地日的鲜明主题。当前,节俭养德的全民节约行动正在进行,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决定了勤俭节约首先是勤俭节地。 在几千年的 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勤俭节地的传奇。 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勤俭节地是传统美德,也应当成为时代风尚。. 潜江市熊口农场国土整治项目区. 勤俭节地 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 潜江市国土资源局 董尚华. 丰收的喜悦. 内容提要 一、一脉相承孕育勤俭节地的高尚 美 德

ali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引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引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鲜明主题。当前,节俭养德的全民节约行动正在进行,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决定了勤俭节约首先是勤俭节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数勤俭节地的传奇。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勤俭节地是传统美德,也应当成为时代风尚。

  2. 潜江市熊口农场国土整治项目区 勤俭节地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 潜江市国土资源局 董尚华

  3. 丰收的喜悦 内容提要 一、一脉相承孕育勤俭节地的高尚美德 二、绵延不绝积累勤俭节地的高深智慧 三、与时俱进追寻勤俭节地的高远目标

  4. 一、一脉相承孕育勤俭节地的高尚美德 全国国土整治摄影大赛潜江获奖作品

  5.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对土地的信仰礼俗这一重要文化载体,表达对土地的敬畏有加,顶礼膜拜。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对土地的信仰礼俗这一重要文化载体,表达对土地的敬畏有加,顶礼膜拜。 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因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有土斯有财,土能生万物,养育人类繁衍生息,其功德厚大,当奉若神明。 此类信仰习俗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仍有把土地公迎进祭供,仍有拜天地的传统婚俗。

  6. 土地是王公贵族眼中的江山社稷,庶民百姓生存的命根子。《左传》记载了晋公子重耳在逃亡路上,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送他一把泥土,他跪倒在地,郑重接过泥土放在车上。土地是王公贵族眼中的江山社稷,庶民百姓生存的命根子。《左传》记载了晋公子重耳在逃亡路上,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送他一把泥土,他跪倒在地,郑重接过泥土放在车上。 因为在他心中, 老农递给他土地,就 意味着上天赐给了他 江山。

  7. 古代把对土地管理好坏作为官员奖惩的重要标准。《孟子·告子下》称:“天子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则削其地。”古代把对土地管理好坏作为官员奖惩的重要标准。《孟子·告子下》称:“天子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则削其地。”

  8. 古圣先贤在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意境悠远,影响深厚,富有哲理,脍炙人口的勤俭节地的不朽名言。古圣先贤在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意境悠远,影响深厚,富有哲理,脍炙人口的勤俭节地的不朽名言。

  9.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 人力之生物有大限 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 则常足 取之无度 用之无节 则常不足 警醒世人节约地物,不可挥霍无度

  10. 白居易的 资源危机观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他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叹道:“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11. 范仲淹 《书扇示门人》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 还有后人在后头

  12. 唐代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3. 家传、家训,族规,对尚节约、戒奢侈、惜土地起到了特殊作用,它像遗传基因一样,上下相承,流淌在血液里,构成中华文化独特内涵和魅力。家传、家训,族规,对尚节约、戒奢侈、惜土地起到了特殊作用,它像遗传基因一样,上下相承,流淌在血液里,构成中华文化独特内涵和魅力。

  14. 朱柏庐 《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15.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叶适《留耕堂记》

  16. 二、绵延不绝积累勤俭节地的高深智慧 潜江市曹禺公园

  17. 农耕文化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文化,“男耕女织”是农耕文化的基础。几千年来,农民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文化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文化,“男耕女织”是农耕文化的基础。几千年来,农民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把汗水、深情和生命 倾注于脚下的土地, 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摸索集约高效利用土 地经验,书写了举世 无双,堪称一绝的历、 史篇章。

  18. 中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称:“凡人家营田,须量已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强调土地经营不能广种薄收,宁可少而精,要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19. 少种多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即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以增加总产量,取得更好的收益。少种多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即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以增加总产量,取得更好的收益。

  20. 农民在耕作中强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天、地、人三者有机统一。其留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农谚,并根据农事时令和气候特点划一年四季,分二十四节气,精准把握播种时机。在长期劳作思考中,他们发明创新了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推广耕作经验。农民在耕作中强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天、地、人三者有机统一。其留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农谚,并根据农事时令和气候特点划一年四季,分二十四节气,精准把握播种时机。在长期劳作思考中,他们发明创新了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推广耕作经验。

  21. 宋代扩大复种面积,土地利用率之高,举世无双。长江以南土地利用率达到200—300%,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率为150%,而当时欧洲平均仅在20%。宋代扩大复种面积,土地利用率之高,举世无双。长江以南土地利用率达到200—300%,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率为150%,而当时欧洲平均仅在20%。

  22. 变革土地使用制度是历代开荒拓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授田制,一直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了农民与土地的结合。变革土地使用制度是历代开荒拓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重大举措。授田制,一直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了农民与土地的结合。

  23. 秦朝“废井田、开阡陌”,允许人们开荒造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有效扩大了耕地面积,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后来秦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秦朝“废井田、开阡陌”,允许人们开荒造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有效扩大了耕地面积,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后来秦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24. 唐太宗推行土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以耕种,注重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徭役征发不夺农时,大量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百姓丰衣足食,一派繁荣,才成就了贞观之治。唐太宗推行土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以耕种,注重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徭役征发不夺农时,大量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百姓丰衣足食,一派繁荣,才成就了贞观之治。

  25. 古代勤俭节地的无穷智慧已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这代人时常想起小时候看到父母在房前屋后种菜的情景。篱笆上挂着豆角、蛾眉豆,树枝上吊着丝瓜、葫芦,屋顶上躺着冬瓜、南瓜,竹园里稍有空隙,就会见缝插针地补栽一棵树。“筛子大,扁担长,见空种上庄稼王”,“女人看鞋边,男人看田边”等惜地民谣口口相传,至今记忆犹新。古代勤俭节地的无穷智慧已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这代人时常想起小时候看到父母在房前屋后种菜的情景。篱笆上挂着豆角、蛾眉豆,树枝上吊着丝瓜、葫芦,屋顶上躺着冬瓜、南瓜,竹园里稍有空隙,就会见缝插针地补栽一棵树。“筛子大,扁担长,见空种上庄稼王”,“女人看鞋边,男人看田边”等惜地民谣口口相传,至今记忆犹新。

  26. 篱笆上挂豆角 树枝上吊丝瓜

  27. 屋顶上躺着南瓜

  28. 我们也不难看到,从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革命纲领,到改革开放启端于“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制”,以至后来废除存在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无不闪烁着古人经营土地的智慧之光。我们也不难看到,从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革命纲领,到改革开放启端于“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制”,以至后来废除存在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无不闪烁着古人经营土地的智慧之光。

  29. 三、与时俱进追寻勤俭节地高远目标 潜江市熊口农场万家岭新社区

  30. 回望历史,勤俭节地、集约高效用地文化传统没有因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而阻隔,也没有因为世事兴衰、朝代更迭变迁而断层,它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打磨成文化经典,成为今天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回望历史,勤俭节地、集约高效用地文化传统没有因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而阻隔,也没有因为世事兴衰、朝代更迭变迁而断层,它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打磨成文化经典,成为今天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1. —— 必须坚守基本的文化认同。不管处在什么时代,土地依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之根;勤俭节地的传统美德依然是我们精神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是我们追求之梦。

  32. ——必须常怀土地忧患之心。今天,更加需要我们要惜土如金。可是,有人却急功近利,忽略甚至抛弃老祖宗勤俭节地的传统美德,任意无度地挥霍老祖宗传下来的福田。有的征多用少,粗放低效;有的征而未用,荒芜闲置;有的强征强拆,酿成人命;有的未征先用,违法圈地。还有,土地沙化严重,耕地污染触目惊心,地力下降令人堪忧。扪心自问,我们应该深感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大地母亲。——必须常怀土地忧患之心。今天,更加需要我们要惜土如金。可是,有人却急功近利,忽略甚至抛弃老祖宗勤俭节地的传统美德,任意无度地挥霍老祖宗传下来的福田。有的征多用少,粗放低效;有的征而未用,荒芜闲置;有的强征强拆,酿成人命;有的未征先用,违法圈地。还有,土地沙化严重,耕地污染触目惊心,地力下降令人堪忧。扪心自问,我们应该深感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大地母亲。

  33. ——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勤俭节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必须与时偕行。要将其强化在基本国策之中,固化在法律法规之中,量化在寸土寸金之中,感化在虔诚心灵之中。——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勤俭节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必须与时偕行。要将其强化在基本国策之中,固化在法律法规之中,量化在寸土寸金之中,感化在虔诚心灵之中。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34. 将十分珍惜、用心呵护、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制定完善土地管理一系列法律、法规,让每一寸土地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对土地利用的规划控制、计划管制、量化限制、监察遏制。将十分珍惜、用心呵护、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制定完善土地管理一系列法律、法规,让每一寸土地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对土地利用的规划控制、计划管制、量化限制、监察遏制。 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和深刻影响力,形成多样样,生动形象地宣传勤俭节地优秀传统,构筑敬土亲土、惜地如命的道德高地。

  35.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对于勤俭节地已经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给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以支撑,给呵护好土地生存底线以力量,给擅闯用地违法高压线者以震慑。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对于勤俭节地已经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给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以支撑,给呵护好土地生存底线以力量,给擅闯用地违法高压线者以震慑。

  36. 国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高产农田的国家标准。出台了《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办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

  37. 孙亚厅长指出: 湖北省人民政府以“实行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标题发《通知》在中部六省属第一家,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的高度重视。

  38. 结语: 面对新的时代大潮,只要我们胸怀勤俭节地、集约用地的高远目标,从点滴做起,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常抓不懈,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弘扬传统美德,谱写出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国土资源利用管理的新篇章。

  39. 映日荷花别样红 谢谢大家倾听,敬请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