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第一章 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土的形成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岩石. 地球. 土. 地球. 第一节 土的形成. 土的形成. 风化剥蚀. 搬运、沉积. 第一节 土的形成. 土的演化. 土 ( 土体 ). 岩石 ( 三大岩 ). 第一节 土的形成. 一、风化.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胀缩而发生裂缝 , 或在运动过程中因碰撞和摩擦而破碎. 物理风化. 原生矿物. 母岩表面和碎散的颗粒受环境因素的作用而改变其矿物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的矿物.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土质学与土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 第一章 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土的形成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3. 岩石 地球 土 地球 第一节 土的形成 土的形成 风化剥蚀 搬运、沉积

  4. 第一节 土的形成 土的演化 土(土体) 岩石(三大岩)

  5. 第一节 土的形成 一、风化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胀缩而发生裂缝,或在运动过程中因碰撞和摩擦而破碎 物理风化 原生矿物 母岩表面和碎散的颗粒受环境因素的作用而改变其矿物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的矿物 化学风化 次生矿物 生物风化 有 机 质 动植物活动

  6. 第一节 土的形成 沉积与搬运 母岩表层经风化作用破碎 成岩屑或细小颗粒后, 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的 堆积物 残积土 无搬运 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 受自然力的作用搬运到 远近不同的地点所沉积 的堆积物 运积土 有搬运

  7. 第一节 土的形成 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成因类型 ☆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土是相系组合体 ☆土是分散体系 ☆土是多矿物组合体 土的基本特征

  8. 第一节 土的形成 残积土(体) 坡积土(体) 洪积土(体) 湖积土(体) 冲积土(体) 冰积土(体) 崩积土(体) 风积土(体) 海洋沉积土(体) 火山沉积土(体)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

  9. 水 土粒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气相 次要作用 液相 重要影响 固相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

  10.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干土 固体+气体 干粘土较硬 干砂松散 湿土 固体+液体 +气体 粘土多为可塑状态 饱和土 固体+液体 饱和粉细砂受震 动可能产生液化

  11.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一、 土的固体颗粒 颗粒形状 矿物成分 粒径级配 物理状态 力学特性

  12.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1)漂石或块石组 (2)卵石(碎石) 组 (3)砾石 (4)砂粒组 (5)粉粒组 (6)粘粒组 粒径级配 粗颗粒 筛分法 细颗粒 水分法

  13. 0.1 粗粒土 细粒土 卵石 砾石 砂粒 粉粒 胶粒 粘粒 d mm 粗 粗 中 细 中 细 极细 20 5 0.5 0.25 0.05 0.005 60 2 0.002 颗粒大小 • 粒组按粗细进行分组,将粒径接近的归成一类 • 界限粒径

  14. 粗粒土与细粒土 孔隙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 高度很小,既无可塑造性,也 无胀缩性,压缩性极弱,强度 较高。 粗粒土(无粘性土) 特征 主要由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组成, 孔隙很小,透水性极弱,毛细上 升高度较高,有可塑性、胀缩性, 强度较低。 细粒土(粘性土) 特征

  15. 筛分法 它是利用一套孔径大小 不同的筛子,将事先称 过重量的烘干土样过筛, 称留在各筛上的重量, 然后计算相应的百分数。

  16. 比重计法:利用不同大小的土粒 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于 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17. 颗粒粒径级配曲线: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颗粒粒径级配曲线: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 量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土粒的粒径(对数坐标)

  18. 颗粒级配的描述 曲率系数Cc描述颗粒级配曲线整体形态,表明某粒组是否缺失情况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Cu描述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d10、d30、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 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Cu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匀。工程上把Cu<5的土视为级配不良的土; Cu>10的土视为级配良好的土 对于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时,定名为良好级配砂或良好级配砾

  19.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及指标的用途: 1)粒组含量用于土的分类定名; 2)不均匀系数Cu用于判定土的不均匀程度: Cu ≥ 5, 不均匀土; Cu < 5, 均匀土 3)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连续程度: C c = 1 ~3, 级配连续土; Cc > 3 或 Cc < 1, 级配不连续土; 4)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级 配优劣: 如果 Cu ≥ 5且C c = 1 ~ 3 , 级配 良好的土; 如果 Cu < 5 或 Cc > 3 或 Cc < 1, 级配 不良的土 粒径级配

  20.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原生 矿物 粘土矿物 倍半氧化物 次生氧化物 矿 物 不可溶的 次生 矿物 难溶盐 中溶盐 易溶盐 可溶的 有机质 腐植质 泥炭

  21. 原生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包括三种类型 高岭石、伊里石、蒙脱石 矿 物 粘土矿物: 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合而成

  22. 蒙 脱 石 粘土矿物 蒙脱石 高岭石 伊利石

  23. 硅片的结构

  24. 铝片的结构

  25. 粘粒的带电性质 研究表明: 粘土颗粒的表面电荷,净电荷通常为负电荷

  26. 颗粒形状 • 原生矿物圆状、浑圆状、棱角状 • 次生矿物针状、片状、扁平状

  27.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结晶水 强结合水 矿物成 分水 土 中 水 沸石水 结合水 弱结合水 液态水 毛细水 孔隙中的 水 非结合水 固态水 重力水 气态水

  28. 结合水 强结合水 • 排列致密、定向性强 • 密度>1g/cm3 •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 • 具有固体的的特性 • 温度高于100°C时可蒸发 弱结合水 • 位于强结合水之外,电场引 • 力作用范围之内 • 外力作用下可以移动 • 不因重力而移动,有粘滞性

  29. 分布在土粒内部相互贯通的孔隙可以看成许多形状不一、直径互异、彼此连通的毛细管分布在土粒内部相互贯通的孔隙可以看成许多形状不一、直径互异、彼此连通的毛细管 毛细水 分析对象: 水柱 πr2hcγw=2πrTcosα • 上升高度: 毛细升高与孔径成反比 粘土 粉土 砂土 砾石 土中毛细现象

  30. 毛细压力 2πrTcosα+ucπr2 = 0 • 假定α= 0, 毛细压力 • 非饱和土中毛细张力影响 分析对象: 水膜 对砂土强度的影响:毛细边角水, 假凝聚力

  31.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1)空气 (2)生物化学作用 (3)化学反应 土 中 气 体 气体来源 (1)吸附气体 (2)溶解气体 (3)密闭气体 (4)自由气体 气体分类

  32.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连 续形式,称为土的结构。 单粒结构 粗颗粒土,如卵石、砂等. 密实的单粒结构土的工程性质最好 土 的 结 构 蜂窝结构 蜂窝状土工程性质较好 絮状结构 絮状结构土工程性质最差

  33. 粗粒土:单粒结构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粉 土:蜂窝结构 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 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单粒结构,其特点是土粒间存在点与点的接触。根据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疏松状态和密实状态

  34. 絮状结构:海水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当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絮状结构

  35. 第三节 土的结构和构造 同一土层中,土颗粒之间相互 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土层由不同颜色,不同粒径的土 组成层理,平原地区的层理通常为 水平层理。层状构造是细粒土的 一个重要特征。 层状构造 土 的 构 造 土层中土粒分布均匀,性质相近, 如砂,卵石层为分散构造。 分散构造 在细粒土中掺有粗颗粒或各种结核, 如含礓石的粉质粘土,含砾石的冰 碛土等。 结核状构造 土体中有很多不连续的小裂隙,有的 硬塑与坚硬状态的粘土为此种构造。 裂隙状构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