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十九章 猝 死 教学重点: 1 、猝死的概念 2 、猝死的诱因 3 、常见的猝死机理

第十九章 猝 死 教学重点: 1 、猝死的概念 2 、猝死的诱因 3 、常见的猝死机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猝死的定义 猝死( 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 )或急死( sudden death )是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死亡。 猝死可以是潜在性器质性病变发展的不可逆转的结果,也可以是由于功能失调如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因此又称为猝死综合征( sudden death syndrome )。 二、猝死的特点 (一)发病突然、死亡急骤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九章 猝 死 教学重点: 1 、猝死的概念 2 、猝死的诱因 3 、常见的猝死机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九章 猝 死 教学重点: 1、猝死的概念 2、猝死的诱因 3、常见的猝死机理

  2. 第一节 概 述 一、猝死的定义 猝死(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或急死(sudden death)是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死亡。 猝死可以是潜在性器质性病变发展的不可逆转的结果,也可以是由于功能失调如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因此又称为猝死综合征(sudden death syndrome)。 二、猝死的特点 (一)发病突然、死亡急骤 从发病开始到死亡的时间,一般以24小时为限。有的在几十秒钟内,称为即时死(instantaneous death)。 (二)意外性 (三)自然性与非暴力性

  3. (四)诱因 1、精神、心理因素 2、过冷过热 3、体力活动 4、其他 三、猝死的内外条件因素 (一)性别 猝死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 1、与体内性激素有关 2、男性嗜烟酒暴饮暴食以及性情急躁者显著多于女性。 3、男性体力劳动重,户外活动多、社会交往广,精神 和生理应激较为复杂,受影响较大等有关。

  4. (二)年龄 猝死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有两个高峰期:出生后至生后6个月;30~50岁之间。 (三)职业 可见于各种不同的职业,尤以工人和农民居多,其次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军人和学生少。 (四)季节 在北方以寒冷的冬季发生率为高,在南方以炎热的夏季猝死者多。 (五)场所 可在任何场所。

  5. 四、猝死的原因 在成人猝死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居次,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器官疾病较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猝死,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尤其羊水栓塞是青壮年孕产妇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 五、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一)现场勘查 猝死的现场有以下几种: 1、医院内猝死 2、独居一室,或有家属在一起者。 3、死于旅游或出差途中。 4、与他人争吵、斗殴、遭受轻微损伤,于气愤后突然死亡。

  6. (二)案情调查 (三)尸体解剖及辅助检查 (四)死因分析及鉴定结论 根据死亡案例的法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大致有以下几种鉴定结论: 1、猝死死因明确 2、自然性疾病同时体内有药(毒)物。 3、自然性疾病结合症状确定死因 4、病变轻不足以确定死因 5、自然性疾病与损伤并存

  7. (五)猝死尸体的一般病理所见 通常有: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呈暗红色,无鸡脂样凝血块形成,左心及腔静脉扩张、充血。肺、肝、肾、脾等各器官也多显著淤血。心和肺的浆膜及其他器官表面可有小出血点。此外可见心肌纤维断裂。 第二节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猝死在成人猝死的死因中占首位,尤其心性猝死更引人瞩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因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而增加。男多于女,且随大量吸烟和心律失常而增加。

  8. (一)病变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上1/3段,右冠状动脉,左旋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病变易引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 按肉眼观狭窄的程度分为Ⅳ级:Ⅰ级在25%以下;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以上。 2、心肌梗死 (1)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与阻塞的冠状动脉供血区一致。相当于左前降支供血区的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约占50%;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的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约25%;相当于左旋支供应区的左心室侧壁偶见。

  9. 按心肌梗死的厚度分为三种: ①薄层梗死:仅限于心内膜下层,厚度不及心壁厚度的1/2; ②厚层梗死:超过心壁厚度的1/2; ③透壁梗死:可直接引起心脏破裂或日后形成室壁瘤,破裂致猝死。 (2)心肌梗死的病变 (3)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1)心脏破裂 2)乳头肌断裂 3)室壁瘤 4)附壁血栓形成及栓塞 5)心律失常 6)心功能不全

  10. (二)猝死的机理 除心肌梗死广泛或梗死区破裂以及室壁瘤破裂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外,主要是由于致死性心律失常尤其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心跳骤停)。 (三)鉴定要点 必须首先排除暴力性损伤致死的原因,也须排除其他自然性疾病致死的死因。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一)在小儿,肺炎占首位,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小儿。主要为支气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肺结核性疾病

  11.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最多见,癫痫、脑内肿瘤也可引起猝死。 (一)脑出血 多见于内囊和基底节区。多见于老年患有高血压病的人。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有损伤性和自发性两类,自发性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引起常见而又重要的原因。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部分系由血管畸形破裂所致。 (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多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 (四)颅内肿瘤

  12. (五)暴发型脑膜炎 系脑膜炎球菌感染所致,呈散发性和流行性。以小儿和青年常见。起病凶险,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 (六)脑脓肿 (七)癫痫 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于小儿和年青人。四、消化系统疾病 (一)急性肠梗阻 主要原因有:肠腔机械性堵塞、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等。 引起猝死的机制:肠壁穿孔 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 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可致急性气道阻塞

  13. (二)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便血等。 死亡原因:穿孔后引起急性腹膜炎。 (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并可发展为休克。 死亡原因主要是休克、心跳骤停。 (四)急性大块肝坏死 五、生殖系统疾病 (一)宫外孕 绝大多数发生在输卵管。

  14. 宫外孕

  15. (二)羊水栓塞 • 原因: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广泛性肺栓塞,并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第三节 原因不明的猝死 • (一)青壮年急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 SMDS) • 多为青壮年,多在睡眠中死亡,俗称睡眠中猝死。 • 特点:1、都死于睡眠中。 • 2、多为青壮年,30~49岁,其他年龄段少见。 • 3、绝大多数为男性,男女比为13.3:1。 • 4、生前多身体健康,营养发育良好,多无明显 • 诱因。 • 5、死亡迅速,多为即时死,不过数分钟。 • 6、尸体剖验多无明显致命性病变。

  16. (二)婴幼儿急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 特点: • 1、年龄以出生后7天至2岁者为多; • 2、多死于睡眠中,一般在凌晨3时至10时; • 3、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前驱症状。 4、死亡过程迅速,有时突然发现死于母亲怀抱中。 • 5、尸体剖验常无特殊改变,仅见内脏淤血,心肺表面点状出血。 • 确定急死,必须排除外伤、窒息、中毒等其他损伤后,方能认定。

  17. 思考题 1、急死的概念 2、急死的诱因有哪些? 3、引起急死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什么? 4、青壮年急死综合征的特征是什么? 5、婴幼儿急死综合征的特征是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