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46 Views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 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2012 年 3 月 13 日.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 14 岁 间断发热 2 月余 2012 年 3 月 6 日入院. 病例摘要. 2012 年 1 月初 接触 “ 感冒患者 ” 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 41℃ ,呈弛张热,不伴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第 10 天 发热同时双手、颜面部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不突出皮面,压之可褪色,不伴瘙痒及疼痛,热退后皮疹消退 此症状持续约 3-4 天,以后发热未再出现皮疹. 病例摘要. 病程中
E N D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2012年3月13日
病例摘要 • 患者,女性,14岁 • 间断发热2月余 • 2012年3月6日入院
病例摘要 • 2012年1月初 接触“感冒患者”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1℃,呈弛张热,不伴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 第10天 发热同时双手、颜面部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不突出皮面,压之可褪色,不伴瘙痒及疼痛,热退后皮疹消退 此症状持续约3-4天,以后发热未再出现皮疹
病例摘要 • 病程中 • 发热时伴寒战、全身酸困及乏力,伴右膝关节疼痛,无肿胀,热退后症状消失 • 有胸闷、心悸,活动及平卧后可加重,不与发热伴行 • 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10余天,效差
病例摘要 • 2012年1月24日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 血常规:WBC23.38×10^9/L、NEU87.6%、LY10%、Hb 96g/L、PLT630×10^9/L CRP>160mg/L;尿常规:未见异常 钾3.19mmol/L、ALB18g/L;肾功、心肌酶:正常 心脏彩超:各房室内径正常,心包积液(极少量) 胸部CT:两肺间实质病变,部分病变呈以胸膜为基低的 楔形病变 “头孢曲松”抗感染、“白蛋白” 支持 仍发热
病例摘要 • 2012年1月26日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 住院 • 查体:T38.6℃ R26次/分 P104次/分 Bp 120/65mmHg 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颈部、颌下可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约1cm×1cm,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心音有力,肝肋下2.0cm,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各关节无肿胀及压痛,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败血症? JRA(全身型)?
病例摘要 • “舒普深、阿奇霉素”抗感染 ,“布洛芬”抗炎、“白蛋白”支持 仍发热,体温最高40.7℃,发热时无皮疹及关节症状 • 第6天 “甲强龙60mg”,体温正常1天 • 第8天 体温39.2℃ “甲强龙60mg”“帕夫林0.6 Tid、潘生丁25mg Tid” • 第9天(2012-2-3) 体温基本为37.5℃ ,“强的松20mg Tid、布洛芬0.3 Tid” • 此后 体温波动于37.4-37.7℃,诊断:JRA(全身型)?2012.2.8出院
病例摘要 • 2012.2.8-2.22 “强的松20mg Tid、布洛芬0.3 Tid、帕夫林0.6 Tid、潘生丁25mg Tid” 期间外出后发热2次,T分别为38.5℃ 、37.8 ℃,不伴呼吸道症状,口服布洛芬后降至正常,未再发热 • 2.23.-2.29 强的松15mg Bid 无发热 • 3.1 强的松10mg Bid 当天晚上、第2天发热 体温最高39℃,强的松加量至15mg Bid 未再发热 • 3.3-3.6 未再发热,3.6入住我科
病例摘要 • 既往史:体健 • 个人史:疫苗按期、按序接种,近期无牛羊接触史 • 月经史:初潮年龄14岁,持续4-6天,周期28-32天,末次2012年1月 • 家族史:父亲“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 弟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入院查体 • T 36.1℃ R 20次/分 P 120次/分 Bp 94/76mmHg H 150cm W 49kg 库欣貌,颜面部可见散在痤疮样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各关节无肿胀及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 血常规
辅助检查 • 尿常规 • 24小时尿蛋白(我院):0.4g/24h • 便常规:正常 • 便潜血:阴性
辅助检查 • ESR及CRP
辅助检查 • 肝功能
辅助检查 • 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正常(北京住院及我院) • 心肌酶
辅助检查 • 凝血系列 • 铁蛋白
辅助检查(北京儿童医院) • 血气分析:pH 7.540、PCO2 29mmHg、 PO2 115mmHg、氧饱和度 99%、BE 2.3mmol/L(2012-1-26) • ASO <25IU/ml (2012-1-27) • 血培养:无菌生长(2012-1-27) • 鲎试验(内毒素) <10pg/ml(参考: <20pg/ml) (2012-1-31) • 鲎试验(深部真菌)38.65pg/ml(参考: <20pg/ml)(2012-1-31) • 肝炎抗原抗体检测:HbsAb(+),余均阴性 HIV、RPR:阴性(2012-1-27)
辅助检查 • 北京儿童医院 • 肺炎支原体抗体 1:160(2012-1-27,北京儿童医院) • CMV-IgG:(-) PPD: (-) • EBV-CA-IgG:(+)EBV-NA-IgG: (+) EBV-CA-IgM:(-) EBV-EA-IgA: (-) • 肥达氏伤寒H抗原:(-) 肥达氏伤寒O抗原:1:160 肥达氏-付伤寒甲: (-) 肥达氏-付伤寒乙: (-) • 运城二院(2012-1-17) • 布氏凝集试验: (-) 结核抗体: (-) • 伤寒菌H抗体:(-) 伤寒菌O抗体:(-) 甲型副伤寒: (-) 乙型副伤寒: (-) CA:衣壳抗原 EA:早期抗原 NA:核抗原
辅助检查 • 我院 • 支原体抗体 1:160 • 风疹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 • EBV-EA-IgG: (-) • 血培养:待报 • 糖化血红蛋白4.1% • 甲状腺功能:FT4 1.16ng/ml、T3 0.67ng/ml,余正常 • 肿瘤标志物:正常 • 叶酸:4.24ng/ml 维生素B12 81pg/ml
辅助检查 • 北京儿童医院 • ANA、抗ds-DNA、P-ANCA、C-ANCA:均阴性 • 我院 • RAS、抗ENA多肽、狼疮组合、Acl、抗β2GP1、抗MPO、抗PR3、P-ANCA、C-ANCA:待报
辅助检查 • 骨穿(2012-1-29,北京儿童医院) 1. 骨髓增生活跃 2. 粒系统中幼粒构成比偏高,部分细胞胞体大或可见空泡,其 他阶段细胞构成比大致正常,成熟阶段细胞中毒颗粒明显 3. 红系增生尚可,以中幼红为主,粒红比值偏高,形态大致正常 4. 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不减少 5. 浆细胞易见
辅助检查 • 北京儿童医院 • 胸片(2012-1-24):左下肺透光度减低,伴致密条索影,左侧胸膜影 著明,少量积液?心影增大,考虑心包积液可能 • 胸部CT(2012-1-25):两肺间实质病变,部分病变呈以胸膜为基底的 楔形病变,心影增大,心影周围带状稍高密度 影环绕-心包膜增厚?积液?胸膜影稍增厚 • 胸部CT(2012-2-6):两肺间实质病变较前部分吸收,心影仍增大, 心影周围带状稍高密度影消失,胸膜影稍厚变 化不著 • 我院 • 胸部CTPA:左肺下叶及上叶下舌段陈旧病变,CTPA未见明显栓子影 患者发热、胸闷、心悸,查体心率快,胸部CT可见楔形病变,考虑有无肺栓塞?化验凝血系列,做胸部CTPA ——不考虑肺栓塞
辅助检查 • 北京儿童医院 心脏彩超(2012-1-25):各房室内径正常,心包积液(极少量) 心脏彩超(2012-2-7):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及腹腔淋巴结彩超:未见异常 • 我院 心脏彩超: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 ECG: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24h ECG :窦性心律,偶发房早,单发室早,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腹部及腹腔淋巴结彩超:未见异常
病例特点总结 • 青少年,慢性病程 • 发热,体温最高41℃,呈弛张热,伴有“热现疹出、热退疹退” • 发热,伴寒战、全身酸困及乏力,伴右膝关节疼痛,无肿胀,热退后症状消失 • 多系统受累 肺脏:肺CT:两肺间实质病变,部分病变呈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 心脏:胸闷、心悸,平卧及活动后加重,心脏彩超:心包积液(极少量) 24h心电图:偶发房早、室早,房室传导阻滞 肾脏:尿常规示:尿蛋白微量、1+,此次入院24小时尿蛋白0.4g/24h 血液系统:血常规示:Hb最低72g/L • ESR、CRP、PLT、铁蛋白明显高于正常 • 抗生素治疗效差 • 激素治疗有效(加用甲强龙、强的松后体温逐渐下降)
2001年国际风湿病学儿科常委指定分类标准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指16岁以下儿童,发热至少2周以上, 伴有关节炎,同时伴随以下一项或更多症状: (1)短暂的、非固定的红斑样皮疹 (2)全身淋巴结肿大 (3)肝和(或)脾肿大 (4)浆膜炎 应除外下列情况: (1)银屑病患者 (2)8岁以上HLA-B27阳性的男性关节炎患儿 (3)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HLA-B27相关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急性前色素膜炎或骶髂关节炎) (4)两次类风湿因子阳性,两次间隔时间为3个月 该诊断为排除 性诊断,需除 外感染、恶性 肿瘤、其他CTD等
如果诊断JIA(全身型) • 2.8-2.22 服用强的松20mg Tid时,外出后曾发热2次,T分 别为38.5℃ 、37.8 ℃ ——可能原因:感染?(当时无呼吸道症状,其余时间体温均正常) • 3.1 自行将强的松减为10mg Bid,当天晚上、第2天发热,体温最高39℃,3.2 强的松加量至15mg Bid,3.3-3.6未再发热 ——可能原因:激素减量? • 3.6 入院后予强的松25mg/早、15mg/晚, 3.6-3.9无发热 • 3.10 强的松改为40mg晨顿服,上午大约11点发热,T39.5℃,伴鼻塞、流涕,予阿奇霉素静点,强的松不变,3.11鼻塞、流涕明显减轻,未再发热 • 3.12 上午约11点再次发热,T38.5℃,伴头胀,无明显鼻塞及流涕,复查血常规WBC11.9→16.4、NEU80%→65.4%、PLT350.2→432.1,血沉70→35,CRP234→47.5 ——炎性指标降低,感染症状好转,发热可能原因?
细菌 病毒 感染 真菌 结缔组织病 发热 特殊病原体 肿瘤 药物热、血栓、手术、创伤 中枢性发热、内分泌性发热 恶性高热、输液反应、心梗、伪热
感染? • 多次化验血常规示:WBC明显高于正常,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骨髓象示粒系成熟阶段细胞中毒颗粒明显 • 呼吸系统:无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咳痰;查体肺部无异 常体征;仅胸部CT可见肺间实质病变,未见明显渗出病灶 (仅在住院3.10发热时伴明显鼻塞及流涕) • 循环系统:有胸闷、心悸;但查体心脏未闻及杂音,北京化验血培 养:阴性;心脏彩超未见赘生物 • 消化系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常规:正常; 腹部彩超及腹腔淋巴结未见异常 • 泌尿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尿常规:未见白细胞 • 神经系统:无头痛,头晕;查体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入院做头颅 CT结果待报 • 关节肌肉系统:无关节红肿热痛,无肌痛及肌无力 无明显感染症状和体征
化验支原体抗体1:160(北京儿童医院和我院) • IgM抗体,7天出现阳性,10~30天达高峰,12~26周逐渐降低 • 病初有乏力、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 发热高低不一,可达39℃,持续2~3周 • 2~3天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粘痰或粘液脓性痰 • 肺外表现 a. 循环系统:心包炎﹑心肌炎﹑心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b. 消化系统:腹痛、肝酶升高 c. 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 d.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 e. 皮肤关节:皮疹、多发性关节炎 f. 神经系统:脑炎 • X线:多种形态浸润影,呈节段分布,以肺下野多见,经3-4周自行消散 • 白细胞正常或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易海峰,成人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7) ——魏志粦,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45 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及实践,2011,24(4) 患者发热时间长,无咳嗽,肺外表现仅有房室传导阻滞,无其他系统表现,X线无特征改变,抗感染治疗效差-----考虑既往感染
EBV-CA-IgG:(+)EBV-NA-IgG: (+)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三个典型症状: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偶尔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脑炎) • Burkitt淋巴瘤 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和美洲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 • 鼻咽癌 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 霍奇金病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做淋巴结病检
鲎试验(深部真菌)38.65pg/ml(参考: <20pg/ml) • 用于检测念珠菌和曲菌感染 • 患者无真菌感染征象: 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神经、皮肤粘膜、创口 • 需进一步检查排查真菌感染?
肥达氏伤寒O抗原:1:160(北京儿童医院) • 菌体(“O”)、鞭毛(“H”)和表面(“Vi”)抗原 • “O”及“H”抗原性强,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辅助临床诊断 • “Vi”抗原性不强,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 • 临床诊断标准 :长程高热(40~41℃、1~2周以上),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可临床诊断 • 确诊标准:疑似病例如有以下之一者即可确诊 (1)从血尿便、骨髓、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 (2)肥达氏反应“O”抗体效价≥1∶80,“H” 抗体效价≥1∶160,恢复 期效价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者 该患者有高热,为时2周以上,化验肥达氏O抗原1:160,但无其他临 床表现,且在运城二院化验为阴性,故暂不考虑
其他: • 北京儿童医院做血培养:阴性,我院血培养:待报 • 我院风疹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 • 我院EBV-EA-IgG: (-) • 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草绿色链球菌及咽部奈瑟菌,正常菌群(2012.3.11) • 结核 无结核病史及接触史,曾接种卡介苗,但卡疤阴性 无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咳痰 胸片及胸部CT未见结核病灶 北京儿童医院化验结核抗体阴性,PPD阴性 • 布氏杆菌病感染 无牛羊接触史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
其他风湿性疾病? • 无脱发、光过敏、面部红斑、口腔溃疡 • 无口干、眼干、牙齿块状脱落、腮腺肿大 • 无炎性下腰痛、双侧腹股沟区疼痛、臀区痛、足跟痛 • 无雷诺现象、手指皮肤变硬 • 无四肢肌痛、肌无力 • 无外阴溃疡、结节红斑 • 无咳痰、咯血、脓血涕、哮喘、血尿 • 化验ANA、ds-DNA、 P-ANCA、C-ANCA:均阴性 不支持SLE、SS、DM/PM、BD、SSc,尚需抗体进一步支持 我院RAS、抗ENA多肽、狼疮组合、ANCA系列待报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 患者系青少年,有无川崎病可能 • 全身性血管炎 • 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 持续发热5天以上,符合下述4项或全部 (1) 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有红斑,恢复 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 (2) 多形性红斑,无水疱及结痂 (3) 双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4)口唇红,杨梅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5)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 如有发热只伴有其他三条,但见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患者无上述表现,做心脏彩超未见冠脉增宽,暂不考虑
噬血细胞综合征(MAS) • 患者化验铁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有无MAS • 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风湿性疾病的并发症,特别易发生在全身性JIA • 常见于男性患者,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甚至可死亡 • 急性发作,甚至可以突然发作,毫无预兆 • 认为是由于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和不可遏制的增生,导致细胞因子过度产生所致 • 血清铁蛋白增高是巨噬细胞活化的证据,发生MAS的早期迹象
临床标准 • 持续高热 • 肝和/或脾增大(肋缘下 3cm) • CNS受累 • 出血 实验室标准 • 全血细胞减低 • ESR下降( 26mm/h) • 肝功损害 • 凝血异常(纤维蛋白原 250mg/dl a/o FDP + ) • 血清铁蛋白增高( 5460 ng/ml ) 组织病理学标准 • 骨髓中吞噬血细胞 • 建议的诊断标准 患者持续高热、肝大,化验铁蛋白6194ng/ml,但无神经系统、出血表现,无全血细胞减少,血沉快,肝功正常,纤维蛋白原高,骨髓未见噬血细胞,复查铁蛋白降至399.5ng/ml,故不考虑
肿瘤? • 北京儿童医院入院查体颈部、颌下可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此次入院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 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 肿瘤标志物:正常 • 头颅CT:待报 • 胸部CT:不支持 • 腹部CT:待报 • 腹部彩超及腹腔淋巴结彩超未见异常 • 骨髓象:不支持
诊断? JIA(全身型)? • 治疗过程中反复发热原因: 感染?为什么反复感染? 激素量变化致原发病病情活动? 其他? • 目前治疗 强的松40mg晨顿服、帕夫林0.6 Tid、钙剂 叶酸口服、腺苷钴胺肌注 奥美拉唑抑酸、奥扎格雷改善循环、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 3.10(住院期间发热当天)阿奇霉素抗感染 • 下一步检查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