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21 Views
12.1 體內平衡的需要. 體內平衡是指維持體內環境恒定 ( 穩定 ) 皮膚 維持體溫 胰臟 維持血糖 ( 血液中葡萄糖 ) 的濃度 腎臟 維持 體內的 鹽份 和 水份 ( 滲透調節 ). 12.2 體溫的調節. 人類能維持體溫 37 O C ,使體內的能運作,以保持代謝率及維持活躍的生命力。 保持體溫主要靠平衡產生熱能的速率和散熱的速率便可。 產生熱能的速率 散熱的速率 體溫上升 產生熱能的速率 散熱的速率 體溫下降 產生熱能的速率 = 散熱的速率 保持體溫. 12.2.1 皮膚的構造.
E N D
12.1體內平衡的需要 • 體內平衡是指維持體內環境恒定(穩定) • 皮膚維持體溫 • 胰臟維持血糖(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 • 腎臟維持體內的鹽份和水份(滲透調節)
12.2 體溫的調節 • 人類能維持體溫37OC,使體內的能運作,以保持代謝率及維持活躍的生命力。 • 保持體溫主要靠平衡產生熱能的速率和散熱的速率便可。 • 產生熱能的速率 散熱的速率 體溫上升 • 產生熱能的速率 散熱的速率 體溫下降 • 產生熱能的速率 = 散熱的速率 保持體溫
12.2.1 皮膚的構造 • 皮膚可分為表皮和真皮兩層。
表皮 毛髮 皮脂腺 真皮 毛囊 皮下脂肪 皮膚的縱切面
表皮 • 角質層 • 最外一層,由幾層扁平已死的細胞組成,經常脫落,再由下層細胞補上。 • 防止細菌感染,防水 • 指甲是由角質層轉變過來 • 顆粒層 • 由多層活細胞構成,不斷分裂並向上擠壓,形成死去的扁平細胞,取代脫落的角質層。
馬氏層 • 最內一層,由一層活躍細胞組成,分裂出來的細胞,向外推出取替較表面的細胞。 • 含有黑色素,能吸收有害的紫外光,用以產生維生素D,它能幫助身體吸收鈣質,以助骨骼維持和生長 • 真皮 • 毛囊/毛乳頭 • 毛髮是從毛囊生長出來,毛乳頭的細胞不斷分裂,使毛髮增長。 • 毛囊基部有豎毛肌,收縮時使毛髮豎起。 毛囊及毛乳頭縱切面
皮脂腺 • 附在毛囊上,分泌油性皮脂,使毛髮及皮膚柔潤和防水,及消滅細菌。 • 汗腺 • 卷曲小管,分泌汗液,經由汗管及汗孔排出。 • 當汗液蒸發時,能降低體溫。 • 出汗時可同時排泄小量鹽及尿素。 • 帶酸性,能抑制細菌生長。 皮脂腺切面 汗腺(電子掃描)
微血管 • 向皮膚細胞供應氧和養料,並帶走廢物。 • 真皮內的小動脈能收縮、舒張,控制流經表皮的血液流量,藉以調節體溫。 • 皮膚感受器 • 包括痛楚感受器、溫度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 • 皮下脂肪 • 貯存熱量、絕緣體能助皮膚控制體溫及吸收撞擊力。
12.2.3調節體溫的機制 • 改變真皮小動脈直徑 • 產生汗液 • 顫抖 • 體溫增高 • 小動脈舒張 大量血液流經皮膚表層的微血管 血液內的熱能藉對流和輻射離開
汗腺排出更多汗液,汗液蒸發時便帶走熱能。 • 骨骼肌不隨意收縮 產生熱能。 • 身體溫度下降 • 小動脈收縮 減少血液流經皮膚表層的微血管 皮膚變得較白 血液內的熱能減少藉對流和輻射離開
汗腺減少排出汗液,因汗液蒸發時而帶走的熱能減少。汗腺減少排出汗液,因汗液蒸發時而帶走的熱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