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707 Views
职业规划与职业设计. 石云霞 2007 年 12 月 19 日. 一 . 职 业生涯规划概述. 1. 教学目的: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2.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二 .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了解有关职业理想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了解职业发展理论,明确大学阶段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洞悉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
E N D
职业规划与职业设计 石云霞 2007年12月19日
一.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 1. 教学目的: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 2.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二.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 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了解有关职业理想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了解职业发展理论,明确大学阶段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洞悉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 • 2.教学内容:职业理想的内涵特征;职业理想的树立与影响因素;职业评价与职业流动;职业发展理论;当代职业发展的趋势;大学生职业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首先,何谓职业? • 职业由 “职”和 “业”构成. • “职”就是职责、天职、权利与义务。 • “也”即事业、行业。 • “职业”就是一种承担了某种责任、义务的行业性、专门化的活动。 • ---词义学角度
职业的其他定义 • 1、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地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者的社会地位。 • ---赛尔兹 (美国社会学家) • 2、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有关的人群关系。 • ---泰勒(美国学者)
其他定义 • 3、职业不是别的,是可以从中得到利益的一种活动。 • ---教育家、哲学家 • 4、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的有酬工作或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 • ---我国学者
其他定义 • 5、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并向社会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 • ---保谷六郎(日本就业问题专家)
职业的三层含义 • 第一,并非任何工作都能成为职业,某项工作只有变得足够重要、足够丰富以致能吸引劳动者长期稳定地投入其中才能够成为职业。 • 并且,劳动者从事这项工作时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劳动报酬,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求。
职业的三层含义 • 第二,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劳动角色,也是社会角色,劳动者必须按照社会结构中这一角色规定的规范去行事。 • 第三,给劳动者一个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使劳动者进入一个成功的组织。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 • 1、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男子打猎、捕鱼,女子采集果实,从事原始农业,管理家务,没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人群,无所谓“职业”。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2、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分工; • 以后,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商人和商人阶级的出现便是第二、第三次分工。职业活动成为普遍现象。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3、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提高,使得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出现,导致部分职业的新旧更替和产生新的职业种类。 • 如:汽车的出现---司机、汽车修理工、汽车工程师等; • 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铅字铸造业消亡,产生汉字输入、照排等职业。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员、污水处理工程师等相关职业. • 近来,又出现广告业、房地产业、租赁业、旅游业等.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有诸如宗教神职人员.
社会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 1.职业种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快. • 2.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 • 3.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 • 4.职业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并出现综合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 5.第三产业的数量大量增加.
影响职业演变的因素 • 1.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和推动职业演变的根本原因. • 2.科学技术发明与广泛应用. • 3.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促进一些职业的演变. • 4.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社会职业产生与发展.
未来热门职业预测 • 国内:1.多媒体专家;2.房地产、 小轿车、 保险业的推销员;3.电视节目主持人;4.物业管理人员;5.职业企业家;6.外方代理人;7.科技工作者;8.心理医生;9.环保和能源专家.
未来热门职业预测 • 可能成为热门职业的职业: • 1.税务会计类; • 2.电视系统分析专家; • 3.电脑软件工程师; • 4.环境工程师; • 5.经纪人
可能成为热门职业的职 业: • 6.索赔估价师; 7.中医师; • 8.律师;9.老人医学专家; • 10.家庭护理员;11.专业公关人员;12.商业服务业代表;13.生物化学专家;14.心理学家
我国的职业分类 • 按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 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 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4.商业工作人员
我国的职业分类 • 5.服务性工作人员 • 6.农、林、木、渔劳动者; • 7.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部分体力劳动者; • 8.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我国的职业分类 • 按行业分类: • 1.农、林、木、渔、水利业; • 2.工业;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 4.建筑业;5.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6.商业、公共餐饮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我国的职业分类 • 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 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 • 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1.金融、保险业; • 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行业.
职业生涯 • 1.定义 • 所谓职业生涯简言之就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经历过程. • 不同的人职业生活不尽相同.短的几年,长的可达几十年. • 人的职业生涯就是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结束.
职业生涯 • 2.职业生涯的划分(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五个阶段 •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以幻想兴趣为中心,扮演自己喜爱的职业角色,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
职业生涯 • 2).探索阶段(15-24岁) • 对自身能力兴趣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尝试着选定自己的工作领域并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职业生涯 • 3)建立阶段(25-44岁) • 劳动者对选定的职业并不满意,尝试着变换工作,达到逐步稳定的工作. • 4)维持阶段(45-60岁) • 本阶段,劳动者在劳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劳动者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只想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职业生涯 • 5)衰退阶段(60岁以上) • 在这一阶段,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日渐衰退,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
职业生涯 • 我国专家的划分方法:(五个时期): • 1)萌发期 • 主要任务:发展职业想象力,在形成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做好知识体能及职业心理各方面的准备,等待就业. • 特点:求职者接受教育程度好,准备充分,就能很快找到理想的职业,并顺利上岗.否则,会影响职业选择的成功率.
职业生涯 • 2)选择期:即有了求职意向,并做好求职准备的基础上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 • 从准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时期.是步入市场,实实在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期.
职业生涯 求职者应明确认识到: 职业选择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你挑选职业的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选择; 只有个人愿望与社会要求真正结合,职业选择过程才真正结束.
职业生涯 • 特点: • 职业选择期的长短与社会机遇有关; • 抓紧大学第四(或第三)年,找到就业单位; • 成功的职业选择会给人带来希望; • 不成功的职业选择会埋伏下诸多危机.
职业生涯 • 3)适应期 •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变化使得劳动者职前的感觉差距很大,形成适应期或带来不安全感. • 担心别人说自己不行;怕干不好等.
职业生涯 • 应做到: • 努力学习职业技术; • 学习组织规范; • 逐步适应职业与组织;漫漫熟悉工作环境,融入职业群体和职业生活中,成为职业生活的主人.
职业生涯 • 4)成熟期,也叫稳定期 • 特点:适应期结束,对职业单位有更多认识和熟悉,工作相对稳定直到就业结束. • 主要任务:对早期职业生涯进行重新评估,强化职业理想,在工作中再接再厉.是创业的颠峰期.但失业和重新择业也有可能发生.
职业生涯 • 5)结束期(职业生涯后期) • 特点:因年老体衰或其他原因丧失职业能力或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 在这段时期,个人不再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主要靠退休金、个人积蓄生活. • 个人自主权较弱,心理上感到孤独、失落.需要社会和他人的帮助.
职业生涯设计 • 一、职业设计 • 定义:所谓职业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 • 包括: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职业的内容、性质; • 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职业生涯设计 • 职业生涯设计的定义: •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 • 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 • 1、身心健康状况:是职业对劳动者最起码的要求。 • 健康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几乎所有职业都需要健康的身心。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2、教育 • 教育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劳动能力与价值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教育能赋予一个人才能,又能开发其潜能,从而促使个人发展。 • 一个人获得不同程度的教育,在职业的选择与被选择上,就会有不同的能量。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一般说来,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人,就业后会有较大发展; • 职业不如意时,转换职业的能力和竞争力也较强。 • 职业进展深受正规教育或专业训练的影响;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人们所接受教育的专业和学科等对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般说来,人们在选择职业及转换职业时往往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来进行的,或者说,以自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进行更高层次职业岗位的流动。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教育上的成功与社会阶层的晋升有明显的关联; • 凡是社会阶层高过他们父母所属阶层的人都普遍认为,教育是改革社会阶层的主要动力 • 但是,未必尽然。雇主最感兴趣的是录用者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有什么样的教育资格。 • 他们需要既受过正规教育又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3、负担 • 即对别人(多为家人或朋友)、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 选择职业不能不考虑个人的生活状态。 • 有些学生由于家境较困难,不得不考虑现实利益,放弃了自己设计好的职业理想,而从事现实的职业。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4、性别 • 男女平等观已逐渐普及,但“性别因素”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 很少人能完全漠视性别问题(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异)在职业选择上会有差别。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条件形成的差别,也会反映在择业价值观上。 • 因此,由于性别使劳动者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形成不同的特点。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5、社会环境因素: • 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人事管理体制、文化习俗等。 • 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人们对社会职业岗位的接受程度和褒贬程度,因而决定人们开始职业生涯的态度和以后职业生涯的变化。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6、机遇 • 机遇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即由很强的时效性,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有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机遇加优秀的综合素质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 • 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 能够抓住机遇也是有能力的表现。 • 个人的能动性会导致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 许多成功人士不是靠亲友、家庭的帮助,而是靠自己的奋斗和进取,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三、职业选择与选择策略 • 职业选择是人们走向职业生活的正式开始,是人们对于就业的方向、各种岗位的比较和最终选定的过程。 • 在职业选择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双向选择,双方既是作为选择对方的主体,又是被对方选择的客体。 • 双方有合适的时候,更有冲突的时候。
三、职业选择与选择策略 • 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是否与选择职业相匹配。 • 所处的环境与职业是否相适应。 • 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最优秀的综合素质,包括最有利的环境等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