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83 Views
实验十四 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 主讲:闭献树 副教授. 一、实验目的: 1.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难溶 物碘化铅的溶解度; 2. 掌握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溶度积的原理; 3. 练习滴定的操作; 4.了解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离子交换法——利用被分离离子与树脂交换基团的交换能力的 不同,从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E N D
实验十四 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 主讲:闭献树 副教授
一、实验目的:1.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难溶 物碘化铅的溶解度;2. 掌握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溶度积的原理;3. 练习滴定的操作; 4.了解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离子交换法——利用被分离离子与树脂交换基团的交换能力的 不同,从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R-H+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R+OH-交换反应: R-H++ Pb2+= R2- Pb2+ + 2H+滴定反应: 2H++ 2OH- = 2H2O
2. 药品: 碘化铅、阳离子交换树脂NaOH标准溶液 玻璃棉、pH试纸、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变色范围:6.5~7)
四、基本操作:1.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装柱、离子交换、洗脱与分离、树脂再生。 2. 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检漏、洗涤、装液、读数、滴定操作。
五、实验内容及1. 装柱: 在离子交换柱内填入少许玻璃棉,然后将处理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约40g随蒸馏水一并注入离子交换柱中。注:在装柱过程中要防止树脂中产生气泡; 整个过程液面要高出树脂。
2. 转型:在进行离子交换前,用100ml 1mol/L HNO3以每分钟30~40滴的流速流过树脂,将树脂完全转变成氢型。然后用蒸馏水洗呈中性。(pH试纸检验)
3. 交换和洗涤: 用移液管移取25ml碘化铅饱和溶液至小烧杯中,分数次将其转移至离子交换柱内(流出速度控制20~30滴/分钟),用25ml的锥形瓶盛出流出液。待碘化铅饱和溶液流出后,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洗出液一并装入锥形瓶中。注:交换和洗涤过程中,流出液不要损失。
4. 滴定 流出液用0.005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溴百里酚蓝作指示剂。在pH6.5~7时溶液由黄色变为鲜艳的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5.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经蒸馏水洗涤后,再用约100ml 1mol/L HNO3淋洗,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即可重复使用。
6、微型交换柱与微型滴定的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 (1) 微型离子交换柱(直径0.6或0.8cm、长 15~20cm的滴管) (2) 微型滴定管(拉制、标定好的多用滴管) (3) 六孔井穴板 (4) 脱脂棉
微型仪器的优点:(1) 做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2)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的观念;(3) 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学校学生实验仪器用品短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每人一套、人人动手做实验。
六、数据处理:1. T饱和碘化铅溶液= K2. V饱和碘化铅溶液= ml3. CNaOH标准溶液= mol/L4. VNaOH标准溶液= ml5. nH+= mol6 .nPb2+= mol7 .C饱和溶液中Pb2+= mol/L8. Ksp=文献参考值: K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