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乙太網路演進: 快速與十億位元乙太網路. 11.0 導論. 本章主要內容是討論 乙太網路演進背後的想法,並討論兩種特殊的乙太網路技術:快速乙太網路 (Fast Ethernet) (資料傳輸率為 100 Mbps )以及十億位元乙太網路 (Gigabit Ethernet) (資料傳輸率為 1000 Mbps )。. 11.1 橋接式乙太網路. 乙太網路演進的第一步是將區域網路以橋接器 (bridges) 分隔。橋接器對乙太區域網路提供兩種效果:提高頻寬以及隔開碰撞網域。. 圖 11.1 分享頻寬. 圖 11.2 不使用∕使用橋接器的網路.

alet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乙太網路演進: 快速與十億位元乙太網路

  2. 11.0 導論 本章主要內容是討論乙太網路演進背後的想法,並討論兩種特殊的乙太網路技術:快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資料傳輸率為100 Mbps)以及十億位元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資料傳輸率為 1000 Mbps)。

  3. 11.1橋接式乙太網路 乙太網路演進的第一步是將區域網路以橋接器 (bridges) 分隔。橋接器對乙太區域網路提供兩種效果:提高頻寬以及隔開碰撞網域。

  4. 圖11.1分享頻寬

  5. 圖11.2不使用∕使用橋接器的網路

  6. 圖11.3非橋接式網路與橋接式網路的碰撞網域

  7. 11.2交換式乙太網路 第二層的交換器(switch) 就是N 埠橋接器加上更複雜精密的技術,讓它容許更快的封包處理速度。從橋接式乙太網路演進到交換式乙太網路(switched Ethernet),我們將會看到,它是轉變為更快速乙太網路型態的重要步驟。

  8. 圖11.4交換式乙太網路

  9. 11.3全雙工乙太網路 粗同軸電纜線乙太網路標準(10 Base5) 與細同軸電纜線乙太網路標準(10Base2) 都是半雙工傳輸(雙絞線乙太網路標準10Base-T 則是全雙工);工作站可以傳送或接收,但不能同時進行。 演進的第二步便是從交換式乙太網路轉變為全雙工交換式乙太網路(full-duplex switched ethernet)。全雙工模式將各個網域的容量從10Mbps 增加到20Mbps。 全雙工交換式乙太網路中,我們不需要CSMA/CD 的存取方式。

  10. 圖11.5全雙工交換式乙太網路

  11. 11.4媒體存取控制 傳統乙太網路在 MAC 子層的設計為非連結導向協定,它沒有明確的流量控制或錯誤控制來告知傳送端,訊框是否已經正確的到達目的地。 傳統乙太網路的「錯誤」有兩種來源: 訊框在傳送途中損毀;一些位元從0 變為1 或從1 變為0。 訊框因為碰撞而遺失。 全雙工交換式乙太網路,「錯誤」也有兩種來源: 訊框在傳輸過程中毀損,這情況跟在傳統乙太網路中是一樣的。 因為交換器緩衝記憶體已經滿了,交換器除了捨棄這個訊框外,沒有別的選擇時而導致訊框遺失。 在全雙工交換式乙太網路中,為了要提供流量控制與錯誤控制,稱為MAC 控制 (MAC control)的新子層,被加進邏輯連結控制層 (LLC) 與媒體存取控制層 (MAC) 中。

  12. 圖11.6MAC控制層

  13. 圖11.7將MAC 控制封包封裝在MAC訊框

  14. 圖11.8MAC控制訊框的插入

  15. 暫停封包 目前MAC 控制子層只定義了一種封包,稱為暫停封包 (PAUSE packet)。PAUSE 封包在兩部以全雙工連線的裝置之間減緩訊框的流量。如果到達任何一個裝置(交換器或工作站)的訊框超載,而且緩衝記憶體已經滿了,它會送出PAUSE封包,要求另一個裝置減速。

  16. 圖11.9PAUSE封包的格式

  17. 11.5快速乙太網路 更高資料傳輸率的需求導致了快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 (100Mbps) 協定的設計。 MAC 子層的細節會在下一節討論。 LLC子層和第9 章所討論的一樣。 在快速乙太網路的實體層是由四個子層所組成:協調、MII、PHY以及MDI。

  18. 圖11.10快速乙太網路的協定層

  19. 11.6快速乙太網路MAC子層 從10Mbps 到100Mbps 乙太網路的演進,主要的概念是保持MAC 子層不動。存取方式是一樣的 (CSMA/CD)。實作上我們保留CSMA/CD 向下相容傳統的乙太網路。 訊框格式,最短與最大訊框長度以及位址分配方面,10Mbps 和100Mbps 乙太網路都是一樣的。唯一的改變是,槽時(slot time)(以秒為單位)和網路的最大長度(碰撞網域)。 加入快速乙太網路的新特色是自動協商(auto negotiation)。它容許工作站或集線器一個範圍的能力。

  20. 範例 圖11.11 展示工作站與集線器協商的範例。工作站發佈它的兩種能力:半雙工模式以及10Mbps資料傳輸率。集線器發佈它的兩種能力:半雙工模式以及100Mbps 資料傳輸率。它們共同分母就是半雙工模式和10Mbps 資料傳輸率。

  21. 圖11.11自動協商範例

  22. 圖11.12自動協商訊息格式

  23. 表11.1技術能力

  24. 11.7快速乙太網路實體層 實體層是由四個子層所組成:協調、MII、PHY以及MDI。協調子層在所有實作上都是相同的。PHY 和 MDI 和媒體相關。 在快速乙太網路中協調子層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替換了10 Mbps裡的PLS子層。原本由PLS 執行的編碼與解碼工作移到PHY 子層(收發器)。 在快速乙太網路設計,AUI 被媒體獨立介面(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 MII) 所取代。 MII 定義五種訊號類型:傳輸資料、接收資料、控制訊號、管理訊號、電源 在快速乙太網路中收發器稱為PHY 子層(PHY sublayer)。 要將收發器(內部或外部)連接到媒體,我們需要媒體相關介面(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MDI)。

  25. 圖11.13快速乙太網路實體層

  26. 圖11.14MII

  27. 圖11.15MII 中的訊號

  28. 圖11.16MII 連接器

  29. 圖11.17MII纜線

  30. 11.8快速乙太網路實作 快速乙太網路可以分類為雙線或四線的做法: 雙線作法稱為100Base-X,它可以是雙絞線 (100Base-TX) 或光纖纜線 (100Base-FX)。 四線作法只被設計用在雙絞線 (100Base-T4),它有三種做法:100Base-TX、100Base-FX 以及100Base-T4

  31. 圖11.18快速乙太網路實作

  32. 100Base-TX 100Base-TX 在實體星狀拓撲上使用兩對雙絞線(類型5 UTP 或STP)。它的邏輯拓撲是星狀半雙工模式(需要CSMA/CD)或是匯流排拓撲(不需要CSMA/CD )。它在實作上容許外部收發器(使用MII 纜線)或是內部收發器。 要達到100Mbps 的資料傳輸率,編碼(與解碼)是以兩個步驟來實作,如圖11.20。 資料在125Mbps 的速率,接著使用三階多線傳輸(three levels, multilane transmission, MLT-3) 的方式編碼為訊號。

  33. 圖11.19100Base-TX實作

  34. 圖11.20100Base-TX中的編碼與解碼

  35. 圖11.21MLT-3 訊號

  36. 100Base-FX 100Base-FX 在實體星狀拓撲中使用兩對光纖纜線。它的邏輯拓撲在100Base-TX 實作中討論過,可以是星狀或匯流排。這種實作容許外部收發器(有MII 纜線)或內部收發器。 收發器負責傳送、偵測碰撞以及資料編碼∕解碼。 100Base-FX 使用兩個位階的編碼

  37. 圖11.22100Base-FX實作

  38. 圖11.23100Base-TX的編碼與解碼

  39. 圖11.24NRZ-I 編碼

  40. 100Base-T4 100Base-TX網路可以提供100Mbps 的資料傳輸率,但是它需要使用類別5 UTP或STP纜線。 100Base-T4 的新標準被設計使用類別3或更高的UTP。這個做法使用四對UTP來傳輸100Mbps。 當收發器使用在100Bas -T4時,和其他實作相似,而編碼與解碼則更加複雜。 為了保持同步並同時減低頻寬,它使用一種稱為8B/6T(八個二進位∕六個三進位)的三階線路編碼。 8B/6T 編碼將頻寬從100Mbaud 減低為75Mbaud(8/6 的比率)。

  41. 圖11.25100Base-T4 實作

  42. 圖11.268B/6T編碼範例

  43. 圖11.27在100Base-T4 使用四對線

  44. 11.9十億位元乙太網路 近來對於更高速率的要求,因而產生十億位元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 協定(1000Mbps)。 LLC 子層和第9 章討論的一樣。 在十億位元乙太網路的實體層是由四個子層所組成:協調、GMII、PHY以及MDI。

  45. 圖11.28十億位元乙太網路的協定層

  46. 11.10十億位元乙太網路MAC子層 Gigabit 乙太網路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媒體存取:使用CSMA/CD 的半雙工模式,或是不需要CSMA/CD 的全雙工模式。

  47. 半雙工 MAC 半雙工方式使用CSMA/CD,並且有三種定義的方式:傳統式、載波延伸以及訊框突爆。 傳統的方式中,我們依然保持如傳統乙太網路一樣的訊框最短長度(512位元) 載波延伸(carrier extension)方式定義最短的訊框長度為 512 位元組(4096位元)。 訊框突爆(frame bursting) 的方式,就是相較於在每個訊框加入延伸,改成一次送出多個訊框。然而,要使多個訊框看起來像一個訊框,我們在訊框與訊框之間加上填補位元(如載波延伸 式中所用的方法)使得頻道不會閒置。

  48. 圖11.29Gigabit乙太網路的兩種媒體存取方式

  49. 圖11.30使用載波延伸方式的訊框

  50. 圖11.31訊框突爆的方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