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31 Views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教师崔明礼.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来表示。.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2 、环境人口容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 本地资源 及 其他资源 和 智力 、 技术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 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 “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辨析. 区别:.
E N D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教师崔明礼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都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来表示。 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辨析 区别: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而某地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自然资源。 联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在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实际估计中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如A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为7200万,就是根据据耕地的承载力做出的估计。
环境人口容量各制约因素地位和关系 资源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 最主要的因素 资源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决定消耗数量
具体如下: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负相关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B A 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 C D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_,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
5、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 容量无限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人多为患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P12 读图思考题 1、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会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思考讨论: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思考讨论: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有利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调入区的资源紧缺问题。有利于缓解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在保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从某种意义上讲,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P14 活动 我国的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向现代型的转变,但也该看到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新增人口过多,故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重负。所以,我国必须在今后较长历史时期内继续实行计划生育。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点: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 源及其他资源、智力、技术等条 件下,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 的物质水平条件下,该规矩或地 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 生活水平,同时不妨碍未来人口生 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强调一个地区的所有资源中承载力的最少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的生活水平条件下 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 人口(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 少人。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不同,因而制约因素不确定,使环境人口容 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在具体历史时期,制约因素相 对不变的情况下,又具有相对的确定确定性。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引发 人口城市化 环境问题 人口老龄化
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问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 人口仅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 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 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不同国家或地区所出现的人口问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有害物质 生产是地域远远超过处本国范围。 人口的消 费水平高 人口消费水平 低。但人口数 量多,一些国 家仍快速增长 按现有的经济基础,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发达 国家的相当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会更加严重。 3.如何保持人口合理容量: 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 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保证大 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1)就整个世界: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国 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2)就各国、各地区:
课堂练习:(其中第2小题为双向选择题)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2.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3.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是() 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4.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 A、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状况C、人口数量D、人口发展状况 C AD B C
。 5.为使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必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①计划生育② 环境保护③发展经济④增强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确定性 B、简单地说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D、是指在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该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7.“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 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 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 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人口的容量 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 A B B
D 8.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9.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的获取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10.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11.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 ( )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A C D
谢谢 • 201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