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46 Views
二、明人论 《 金瓶梅 》. 研究一书必须掌握最原始、最直接、最重要的材料. 1 、明代的笔记. 袁宏道 《 与董思白书 》《 觞政 》《 与谢在杭 》 袁中道 《 游居杮录 》 沈德符 《 万历野获编 》 李日华 《 味水轩日记 》 屠本畯 《 山林经济籍 》 薛冈 《 天爵堂笔馀 》 张岱 《 陶庵梦忆 》 听石居士 《 幽怪诗谭小引 》 峥霄主人 《 魏忠贤斥奸书凡例 》 《 平妖传 》 、 《 今古奇观 》《 东西晋演义 》 序. 明人笔记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 1 )、 《 金 》 的最早信息 —— 袁宏道 《 与董思白书 》 :
E N D
二、明人论《金瓶梅》 研究一书必须掌握最原始、最直接、最重要的材料
1、明代的笔记 • 袁宏道《与董思白书》《觞政》《与谢在杭》 • 袁中道《游居杮录》 •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 • 屠本畯《山林经济籍》 • 薛冈《天爵堂笔馀》 • 张岱《陶庵梦忆》 • 听石居士《幽怪诗谭小引》 • 峥霄主人《魏忠贤斥奸书凡例》 • 《平妖传》、《今古奇观》《东西晋演义》序
明人笔记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 (1)、《金》的最早信息——袁宏道《与董思白书》 : 一月前,石篑见过,剧谈五日。已乃放舟五湖,观七十二峰纪胜处,游竟复返衙斋,摩霄极地,无所不谈,病魔为之少却,独恨坐无思白耳。《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
本文是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十月,袁宏道在吴县任上所作。本文是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十月,袁宏道在吴县任上所作。 根据是陶望龄《游洞庭山记》载此年九月至苏州时,“丁已抵苏,上开元寺,中郎方卧疾新愈,谈于榻之右者三日。壬戌始渡胥口”。参见《关于<金瓶梅>传世的第一个信息》。周钧韬认为万历二十三年,误。 • 从“丁已”到“壬戌”,中隔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加起来是五日,故陶说“三日”是虚说。 • 《山林经济籍》“往年予过金坛”的时间,未能确证。
(2)、《金》的全本藏有者 • A、王世贞 屠本畯《山林经济籍》:“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全书,今已失散。” 谢肇淛《金瓶梅跋》:“惟弇州家藏最为完好。”
B、徐阶 • C、刘承禧 沈《野获编》:“今惟麻城刘涎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
(3)、刊印时间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万历庚戌1610吴中始有刻本”,误。 • 关键忽略了“马仲良时榷吴关”时间。《吴县志•职官表》:万历四十一年,1613
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逸典,予恨未得见。丙午,遇中郎京邸,问:“曾有全帙否?”曰:“第睹数卷,甚奇快。今惟麻城刘延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又三年,小修上公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挈归。吴友冯犹龙见之惊喜,怂恿书坊以重价购刻;马仲良时榷吴关,亦劝予应梓人之求,可以疗饥。予曰:“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吾岂以刀锥博泥犁哉!”仲良大以为然,遂固箧之。未几时,而吴中悬之国门矣。 • 丙午,万历三十四,1606;小修上公车,三十七,1609
当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 • A、东吴弄珠客序万历丁已(四十五年)。 • B、沈:马榷吴关后“未几时”; • C、薛:《天爵堂笔馀》:文吉士是文在兹,万历25-31在京庶吉士。薛冈26-30在京。二十年后得全本。相合。 不过这关系到初刻是词话本还是崇祯本的问题。因《天爵》只提弄珠客序。
(4)、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的真赝问题 • 沈德符《野获编》:未几时,而吴中悬之国门矣。然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赝作矣。
(5)、作者问题 • 籍贯问题:山东还是南方人 • 时间问题:嘉靖还是万历人 • 身份问题:“大名士”还是一般文人
(6)、个人创作还是累积型的问题 • A、突然冒出感:袁氏兄弟、沈德符等 • B、“词话”问题:张岱、听石居士
A、赞赏 B、否定 C、折中 道德评价 文学评价 (7)、评价的分歧
A、赞赏 • 袁宏道《与董思白书》: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 袁宏道 《觞政》:传奇则《水浒传》、《金瓶梅》等为逸典。不熟此典者,保面瓮肠,非饮徒也。 • 附谢肇淛 《金瓶梅跋》: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也。
B、否定 • 袁中道 《游居柿录》:追记思白言及此书曰:“决当焚之。” • 沈德符 《万历野获篇》:予曰:“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吾岂以刀锥博泥犁哉!” • 李日华 《味水轩日记》:大抵市诨之极秽者,而锋焰远逊《水浒传》。袁中郎极口赞之,亦好奇之过。 • 董其昌其人
C、折中 • 袁中道 《游居柿录》:以今思之,不必焚,不必崇,听之而已。焚之亦自有存之者,非人力所能消除。但《水浒》崇之则诲盗;此书诲淫,有名教之思者,何必务为新奇以惊愚而蠹俗乎?
2、明代的序跋 • 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 • 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人有七情,忧郁为甚。上智之士,与化俱生,雾散而冰裂,是故不必言矣。次焉者,亦知以理自排,不使为累。惟下焉者既不出了于心胸,又无诗书道腴可以拨遣。然则不致于坐病者几希。吾友笑笑生为此,爰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凡一百回。其中语句新奇,脍炙人口,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如在目前,始终如脉络贯通,如万系迎风而不乱也,使观者庶几可以一哂而忘忧也。其中未免语涉俚俗,气含脂粉。余则曰:不然。《关雎》之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富与贵,人之所慕也,鲜有不至于淫者。哀与怨,人之所恶也,鲜有不至于伤者。
观其高堂大厦,云窗雾阁,何深沉也;金屏绣缛,何美丽也;鬓云斜軃,春酥满胸,何婵娟也;雄凤雌凰迭舞,何殷勤也;锦衣玉食,何侈费也;佳人才子,嘲风咏月,何绸缪也;鸡舌含香,唾圆流玉,何溢度也;一双玉腕绾复绾,两只金莲颠倒颠,何猛浪也!既其乐矣,然乐极必悲生。如离别之机将兴,憔悴之容必见者,所不能免也。折梅逢驿使,尺素寄鱼书,所不能无也。患难迫切之中,颠沛流离之顷,所不能脱也。陷命于刀剑,所不能逃也。阳有王法,幽有鬼神,所不能逭也。至于淫人妻子,妻子淫人,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种种皆不出循环之机。故天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莫怪其然也。合天时者,远则子孙悠久,近则安享终身;逆天时者,身名罹丧,祸不旋踵。人之处世,虽不出乎世运代谢,然不经凶祸,不蒙耻辱者,亦幸矣。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观其高堂大厦,云窗雾阁,何深沉也;金屏绣缛,何美丽也;鬓云斜軃,春酥满胸,何婵娟也;雄凤雌凰迭舞,何殷勤也;锦衣玉食,何侈费也;佳人才子,嘲风咏月,何绸缪也;鸡舌含香,唾圆流玉,何溢度也;一双玉腕绾复绾,两只金莲颠倒颠,何猛浪也!既其乐矣,然乐极必悲生。如离别之机将兴,憔悴之容必见者,所不能免也。折梅逢驿使,尺素寄鱼书,所不能无也。患难迫切之中,颠沛流离之顷,所不能脱也。陷命于刀剑,所不能逃也。阳有王法,幽有鬼神,所不能逭也。至于淫人妻子,妻子淫人,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种种皆不出循环之机。故天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莫怪其然也。合天时者,远则子孙悠久,近则安享终身;逆天时者,身名罹丧,祸不旋踵。人之处世,虽不出乎世运代谢,然不经凶祸,不蒙耻辱者,亦幸矣。吾故曰:笑笑生作此传者,盖有所谓也。
东吴弄珠客序 • 《金瓶梅》,秽书也。袁石公亟称之,亦自寄其牢骚耳,非有取于《金瓶梅》也。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如诸妇多矣,而独以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命名者,亦楚《檮杌》之意也。盖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较诸妇为更惨耳。借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画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令人读之汗下。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余友人褚孝秀偕一少年同赴歌舞之筵,衍至霸王夜宴,少年垂涎曰:“男儿何可不如此!”孝秀曰:“也只为这乌江设此一着耳。”同座闻之,叹为有道之言。若有人识得此意,方许他读《金瓶梅》也。不然,石公几为导淫宣欲之尤矣。奉劝世人,勿为西门之后车可也。
廿公跋 《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盖有所刺也。然曲尽人间丑态,其亦先师不删《郑》、《卫》之旨乎。中间处处埋伏因果,作者亦大慈悲矣。今后流行此书,功德无量矣。不知者竟目为淫书,不惟不知作者之旨,并亦冤却流行者之心矣。特为白之。廿公书。
谢肇淛《金瓶梅跋》 《金瓶梅》一书,不著作者名代。相传永陵中有金吾戚里,凭怙奢汰,淫纵无度,而其门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汇以成编,而托之西门庆也。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其中朝野之政务,官私之晋接,闺闼之媟语,市井之猥谈,与夫势交利合之态,心输背笑之局,桑中濮上之期,尊罍枕席之语,驵侩之机械意智,粉黛之自媚争妍,狎客之从臾逢迎,奴佁之稽唇淬语,穷极境象,駴意快心。譬之范公抟泥,妍媸老少,人鬼万殊,不徒肖其貌,且并其神传之。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也。
其不及《水浒传》者,以其猥琐淫媟,无关名理。而或以为过之者,彼犹机轴相放,而此之面目各别,聚有自来,散有自去,读者意想不到,唯恐易尽。此岂可与褒儒俗士见哉?此书向无镂板,钞写流传,参差散失。唯弇州家藏者最为完好。余于袁中朗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阙所未备,以俟他日。有嗤余诲淫者,余不敢知。然溱洧之音,圣人不删,则亦中郎帐中必不可无之物也。仿此者,有《玉娇丽》,然则乖彝败度,君子无取焉。其不及《水浒传》者,以其猥琐淫媟,无关名理。而或以为过之者,彼犹机轴相放,而此之面目各别,聚有自来,散有自去,读者意想不到,唯恐易尽。此岂可与褒儒俗士见哉?此书向无镂板,钞写流传,参差散失。唯弇州家藏者最为完好。余于袁中朗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阙所未备,以俟他日。有嗤余诲淫者,余不敢知。然溱洧之音,圣人不删,则亦中郎帐中必不可无之物也。仿此者,有《玉娇丽》,然则乖彝败度,君子无取焉。
明人序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 (1)、 “兰陵笑笑生”问题 • 兰陵有两个 • 笑笑生与欣欣子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这位欣欣子便是所谓“笑笑生”他自己的化身罢。这就其命名的相类而可知的。
(2)、“词话”、“传”及《金瓶梅》的问题 • 欣欣子序名称“《金瓶梅词话序》”,而文中称“作《金瓶梅传》” • 弄珠客序称“《金瓶梅》” • 廿公跋称“《金瓶梅传》”
(3)、素材与“镶嵌”问题 欣序:
A、《水浒传》袁中道《游居杮录》:“乃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A、《水浒传》袁中道《游居杮录》:“乃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 • 韩南《〈金瓶梅〉探源》,1960年伦敦大学博士论文(分析不同) • 大内田三郎《〈水浒传〉与〈金瓶梅〉》,《天理大学学报》第85辑,1973(分析不同,指出出自天都外臣序本) • 黄霖《〈忠义水浒传〉与〈金瓶梅词话〉》,《水浒争鸣》第一辑,(指出出自天都外臣序本,考证成书时间及作者问题) • 周钧韬《〈金瓶梅〉抄引〈水浒传〉考探》,《〈金瓶梅〉新探》,1987,百花(分析不同)
主要是潘金莲与武松、西门庆的故事: • 《忠义水浒传》23—27回 • 《金瓶梅词话》1—6,9—10,87
情节相同或相似:12 • 韵文相同或相似:54 • 人物:武大、王婆、郓哥、何九叔、宋江、柴进、燕青、王英、郑天寿、阎婆惜、殷天锡、刘高、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施恩、王庆、田虎、方腊、张叔夜、高俅、童贯、杨戬等。 • 李娇娇—李娇儿、李瓶儿等
《水》:……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水》:……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金》:……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把山冈也振动,□□□□□□□□□□□□□□□□□□□□武松却又闪过一边。 原来□□虎伤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谁抄谁?陆澹庵:《说部卮言》:就事实而论,乃《水浒传》剽袭《金瓶梅》,非《金瓶梅》剽袭《水浒传也》“
《水》:武大道:却怎地来有这疙瘩?郓哥道:我对你说,我今日将这一篮雪梨去寻西门大郎……《水》:武大道:却怎地来有这疙瘩?郓哥道:我对你说,我今日将这一篮雪梨去寻西门大郎…… 《金》:武大道:却怎地来有这疙瘩?□□□□ □□□我对你说,我今日将这一篮雪梨去寻西门大郎……
抄了什么本子? • 天都外臣序本《忠义水浒传》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年 • 不是: 万历二十二年余氏双峰堂刊本 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本 万历三十九年袁无涯刊本 注:天都外臣序本的成书还值得研究
抄袭与删改以合乎《金》的整体构思 • 突出对官僚机器的批判 • 人物形象的变化 • 活动环境从阳谷搬到清河 • 南方方言的流露
《水》24:知县“撰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恐到京师转除他处时要用。”《水》24:知县“撰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恐到京师转除他处时要用。” “我有一个亲戚在东京城里住,欲要送一担礼物去。” 《金》2:知县“自从到任以来,却得二年有馀,转得许多金银,要使一心腹人送上东京亲眷处收寄,三年任满朝觐,打点上司。” “我有个亲戚在东京城内做官,姓朱名勔,见做殿前太尉之职,……” 突出对官僚机器的批判
《水》27:知县“念武松是个义气烈汉,……一心要周全他”,轻判至东平府。《水》27:知县“念武松是个义气烈汉,……一心要周全他”,轻判至东平府。 《金》10:“知县受了西门庆贿赂,……一夜把脸翻了”,“把武松拖翻,雨点般篾板子打将下来。” “内中县丞佐贰官也有和武二好的,念他是个烈汉子,有心要周旋他,争奈多受了西门庆贿赂,粘住了口,做不的主张。”